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道教文化与诗歌意象——以有关天台山道教的唐诗为对象(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鹤飞将羽节,遥向赤城分”
    鹤,又名丹顶鹤,属鸟类涉禽类。天台山地处东海之滨,鹤来往其间,本属自然之造化。但由于道教中人视其形貌潇洒,飞翔高远,遂归之入仙禽,充当了仙人之坐骑。《初学记》卷三○对鹤作如此描绘:“(鹤)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鸣则闻于天,飞则一举千里。……千六百年饮而不食。”在有关天台山的道教文化里,流传着王子乔驾鹤升仙的传说:“子晋弃所乘马于涧下饮齕如初,子晋乘白鹤,挥手谢时人,升天而去……子晋升天为右弼,主领五岳,司侍帝晨,号桐柏真人,理金庭洞天”②这一传说,《列仙传》及《天台山全志》都有记载。杜甫就用这一传说,说明自己无法超脱:“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于是,天台山鹤的真迹与鹤的传说,一实一虚,在唐代诗人的笔下,也呈现为亦实亦虚,亦真亦幻。
    
    有的继续充当仙人的坐骑,神仙或道士出行称为“乘鹤”、“驭鹤”、“鹤飞”等。写神仙出行的如:
    鹤飞将羽节,遥向赤城分。(李益《同萧炼师宿太乙庙》)
    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刘禹锡《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及天台投龙毕却赴京》)
    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李绅《望华顶峰》)
    紫云白鹤去不返,唯有桃源溪水流。(李群玉《桃源》)
    写道士出行的如:
    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张说《寄天台司马道士》)
    归期千岁鹤,行迈五云车。(钱起《送柳道士》)
    且凭鹤驾寻沧海,又恐犀轩过赤城。(罗隐《送程尊师东游有寄》)
    闲迎仙客来为鹤,静燂灵符去是龙。(皮日休《寄题玉霄峰叶涵象尊师所居》)
    这类鹤,是怀仙遐想中的鹤,是纯粹的仙家之物,是道教的文化符号。与此类似的还有“笙歌寂寞闲深洞,云鹤萧条绝旧邻”(曹唐《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诸仙子》),“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贯休《寄天台道友》),只是这里的鹤没有充当坐骑罢了。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于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灵威,去家千岁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见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后也以鹤代仙。曹唐《仙子洞中有怀刘阮》“不将清瑟理霓裳,尘梦那知鹤梦长”,王贞白《寄天台叶尊师》“念余无俗骨,频与鹤书招”,其中的“鹤”,就是“仙”的代名词。除此之外,诗人们也通过写实有之鹤,象征或比拟仙道的清逸高雅、潇疏出尘。或比拟道士的清逸高雅、超尘脱俗:
    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司马承祯《山居洗心》)
    石桥峰上栖玄鹤,碧涧岩边荫羽人。(李绅《琪树》)
    纵云孤鹤无留滞,定恐烟萝不放回。(方干《因话天台胜景奇异仍送罗道士》)
    之子逍遥尘世薄,格淡于云语如鹤。(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
    身同云外鹤,断得世尘侵。(杜光庭《山居》)
    或象征环境的清雅潇疏、仙风道气。如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观》:“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张祜《忆游天台寄道流》:“云龙出水风声急,海鹤鸣皋日色清。”姚鹄《寻天台赵尊师不遇》:“松阴遶院鹤相对,山色满楼人未归。”任翻《宿桐柏观》:“鹤归高树静,萤过小池光。”杜荀鹤《送项山人归天台》:“龙镇古潭云色黑,露淋秋桧鹤声清。”
    四、“灵药不知何处得,古松应是长年裁”
    
    江南之山多松,写山的诗大多会写到松,这本不值得一提。但天台山的松在诗人的笔下似乎也不那么单纯。天台山道教服食的茯苓、松黄这两种药饵,皆得力于天台山多松,如“石桥峰③上栖玄鹤,碧涧岩边荫羽人……徒使茯苓成琥珀,不知松老化龙鳞”(李绅《琪树》),“南下天台厌绝冥,五湖波上泛如萍……金门后俊徒相唁,且为人间寄茯苓”(张祜《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枝偃只应玄鹤湿,根深且与茯苓生。天台道士频来见,说似株株倚赤城”(徐夤《画松》)等。茯苓,菌类植物,别名松腴,寄生于松根,状如块球。《淮南子·说出》:“千年之松,下有茯苓。”茯苓的药用价值,早就受到道士的注意,晋葛洪就说丹溪水黄初平学道,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④又说任子季食茯苓,18年玉女从之,能隐能见。⑤寄生于松根的茯苓可以使人“神王而气固”(《天台山方外志》卷十三《异产考》),生长于松顶的松黄(松树花粉)也可充当药饵:“石室地炉砂鼎沸,松黄柏茗乳香瓯。”(寒山《久住》)茯苓、松黄均生之于松,故服食它们又可直言“餐松”,如徐夤《赠董先生》:“餐松双鬓嫩,绝粒四支轻。”它们的效能提升了天台山松树的价值和声望,于是,在唐代有关天台山的道教诗中,松的形象屡屡出现,对刻画仙人风貌,增强仙境的宗教氛围,起了重要作用。
    “松花落处宿猿在,麋鹿群从林际还”(陈寡言《玉霄山居》),写“松花”,显然为了凸现松黄;“灵药不知何处得,古松应是长年裁”(方干《赠天台叶尊师》),“古松”与“灵药”对举,则是暗示“千年之松,下有茯苓”;“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司马承祯《山居洗心》),是以松之劲形容道士长期修炼而后道境更高、仙骨更硬;“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徐灵府《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则直接以“岩松”指代天台道教圣地;“松间石上有棋局,能使樵人烂斧柯”(灵一《题王乔观傅道士所居》),此“松”本身就是仙家之松;“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樾”(常建《寄天台学道者》),“松阴遶院鹤相对,山色满楼人未归”(姚鹄《寻天台赵尊师不遇》),“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林嵩《赠天台处士》),仙鹤往来其间,此松仙气弥漫;“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鸟鸣松观静,人过石桥稀”(白居易《山中寄姚员外》),“落花流涧水,明月照松林”(杜光庭《山居》),松的形象,强化了道境的幽然静谧;“飕槭松风山枣落,间关溪鸟术花开”(贯休《寄天台叶道士》),“芝术迎风香郁郁,松柽蔽日影森森”(杜光庭《题空明洞》),则描画了仙界的和谐自然。
    五、“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
    在道士祈求成道成仙的宗教行为中,有一项是举行斋醮仪式,又称为做道场。这种仪式历来名目繁多,因道门派别不同而形式不一。然而这其中却有严格的斋仪规范与制度。从整个仪式的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音响部分和造形部分。造形部分,是由道场法师们巡回、礼经、拜神等动作予以完成。音响部分包括所有的音乐,主要的乐器有钟、磬、鼓、笙、锣、木鱼等,随着法事的进展,演奏不同节律、曲调的道教乐曲,以增添宗教的感染力。道教斋醮仪式中的这些内容,在唐代有关天台山的诗歌中,也有所反映。如音乐,台州刺史柳泌就记载过这种盛况:“龙马行无迹,歌钟声沸天。”(《玉清行》)白居易《和元微之送刘道士游天台》也说到“阆宫飘渺闲,鈞⑥乐依稀闻”,贯休《秋夜玩月怀玉霄道士》有“唯宜华顶叟,笙磬有余声”,卢士衡“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寄天台道友》)等等,均描述了天台山道教斋醮仪式中的音乐。这些道教音乐,强化了宗教气氛,增强了宗教对人的感染力。在诗人看来,这既是天台山道教气氛浓烈的具体体现,也是天台山道教圣地的一道美丽风景。
    因此,天台山的道教音乐受到诗人的特别注意,其表现方式多以某种乐器加以提示。只是我们发现,在众多的乐器中,诗人们似乎对“笙”情有独钟。如:
    羽客笙歌此地违,离筵数处白云飞。(宋之问《送司马道士游天台》)
    碧海桑田何处在,笙歌一听一遥遥。(薛曜《送道士入天台》)
    何时枉飞鹤,笙吹接人间。(张说《寄天台司马道士》)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张子容《送苏倩游天台》)
    明日出林去,吹笙不可闻。(郑薰《冬暮挈家宿桐柏观》)
    笙歌寂寞闲深洞,云鹤萧条绝旧邻。(曹唐《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诸仙子》)
    唯宜华顶叟,笙磬有余声。(贯休《秋夜玩月怀玉霄道士》)
    甚至把天台山的流水声、风吹树叶声也比做吹笙,如曹唐《刘阮洞中遇仙人》“云实满山无鸟雀,水声沿涧有笙簧”,张为《秋醉歌》“动叶如笙簧,音律相怡融”。
    这一情形的出现,并不是因为在天台山的道教音乐中,笙的作用特别突出,而可能与天台山的一则道教传说有关。道教典籍《云笈七签》卷二十七云:“桐柏金庭洞天,王子晋所治。”则天朝进士崔尚也说过:“桐柏山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金庭宫,即中右弼王乔子晋之所处也。是之谓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唐天台山新桐柏观颂》)可见,关于周灵王太子王乔治桐柏山的传说,在唐代已经人所共知。而最终成仙了的王乔,有一项特别的爱好——吹笙:“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列仙传》卷上)“(王子乔)常好吹笙,作鸾凤之音,声贯行云,响满宫掖。白鸾朱凤,延颈鼓翼,集而听之;奇禽异鸟,率舞庭砌,以为常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于是,诗人们选择这一意象,在描述天台山道教氛围的同时,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灵一就利用了王乔吹笙的传说:“坛场月路几千年,往往笙歌下天半”(《题王乔观傅道士所居》),如此一来,笙,也就成为天台山道教音乐的代名词了。
    从有关天台山道教的唐诗中,我们看到道教文化如何影响唐诗意象的生成。在唐代有关天台山道教的诗作中,诗人从个人情感出发,以天台山的道教实践为基础,以天台山的自然风物为媒介,融汇天台山的历史文化传说,熔铸特定的诗歌意象。使这些诗歌意象既具有天台山的地理和文化个性,又寄寓唐代道教的相关意趣,也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时代、宗教和地域的多重特色,使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显示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不仅揭示了诗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说明诗歌的功用,并不限于我们已经认识到的范围,诗歌与人类的精神及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也许还有更多的领域值得开掘。[2]
    注释:
    ①《旧唐书·隐逸传》卷一九二,中华书局点校本,第5128页。
    ②《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王子乔》。
    ③石桥峰,即石桥山,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50里。两山对峙,绵延百里。上有石桥,长三丈许,悬架两崖间。
    ④见《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
    ⑤见《天台山方外志》卷十三《异产考·茯苓》。
    ⑥《国语·周下》:“细钧有钟无镈,昭其大也;大钧有镈无钟,甚大无镈,鸣其细也。”
    参考文献:
    [1]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道教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2]朱易安,王书艳.物象的“诗化”和意象的“实化”——以唐诗中的“径”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4).
    文章登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5期     
    作者简介:陈再阳(1974- ),女,浙江天台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