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两宋张伯端、白玉蟾开创道教南宗以来,南宗丹法主要在南方一带传播。伴随着蒙元的政治一统,隔绝百余年之久的南北文化开始融合,原在华北诞生、发展的全真道(即道教内丹北宗)在元室的扶植和支持下迅猛发展,势力开始向南扩张,引发了道教南北二宗的交锋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道兼南北、学贯三教的杰出人物,从而使有元一代道教的发展最富有活力和生机。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道纯、陈致虚和牧常晁等,讨论他们的以心性论为旨趣的三教融合思想,有助于从理论上揭橥和认识元代南方全真道教的新发展及特色,另一方面似可为当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启迪。 一 李道纯(1219—1296),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盱眙(今属江苏淮安市)人,《凤阳府志》卷三,列李道纯于盱眙县道流之中,谓: 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博学长才。所著《中和集》并注《太上大道德经》三章、《道德会元》等书行世。[1] 李道纯原为茅山道士,后吸收金丹南宗内修理论,从而转入道教南宗系统、其授受源流根据《玄教大公案》所述: 帝君(东华帝君)传正阳钟离权仙君,钟传纯阳吕仙君,吕传海蟾刘仙君,刘南传张紫阳玉紫,北传王重阳七真。道统一脉,自此分为二。惟清庵李君得玉蟾白真人弟子王金蟾真人授受,为玄门宗匠,继道统正传以袭其明,亦多典集见行于世。[2] 李道纯著述丰赡,有《中和集》、《道德会元》、《三天易髓》、《全真集玄秘要》、《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太上大通经注》、《无上赤文洞古真经注》等,还有其门人辑有《清庵莹蟾子语录》六卷。他的著作皆撰于元初,自称其宗曰全真,《中和集》有“全真道人,当行全真之道”。此外,他把自己的易学著作定名为“全真集玄秘要”,《中和集》内有《全真活法》之篇,这就充分说明他及有南宗至元已经逐步合流于全真道之中。陈教友在《长春道教源流》中论及李道纯时说: 观其所言,颇得全真派养生之要。盖欲挽南宗流弊而归诸北宗者。[3] 李道纯除了融合道教南北二宗,其对儒家理学和佛教禅宗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他以道教南北二宗心性理论构架为核心,对理学和禅宗的心性理论大量融摄和吸收,更以“道儒释三教,名殊理不殊”[4]的观点作为其指导思想,荣南北二宗丹法于一炉,大量吸收儒、佛尤其是禅宗的理论,从而成就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成为有元一代道教中融合三教最具特色的代表人物,成为宋元道教三角融合思想的集大成者。同宋元儒学的中和说相比较,李道纯“中和说”的最大特色在于,他不仅用一“中”字统摄三教在理想境界上体悟和认知上的纷纭,而且用一“中”字,圆融了道教南北二宗有关性命之修孰先孰后、孰轻孰重之争执。这种“中”字丹法,以其统和儒、佛、道三教,整合道教的博大而圆融之性格,独成一家之言,对后世内丹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上也激发了元代以降理学及心学在心性学说上的深入争论和发展。 “中和”一词,本为儒家伦理观念,是指不偏不倚,不乖不戾之意。在先秦儒家看来,人的情感、情绪如喜怒哀乐在还没有被激发的时候是既不喜也不怒,既不哀也不怒,其心境、心态是不偏不倚的,这种状态谓之“中”。至宋元理学,对此又有发挥,认为“中和”是体现了心性从“寂然不动”至“感而遂通”,从心之“未发”到心之“已发”的过程。北宋程颐在《近思录》中说: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也,故曰天下之达道。 南宋朱熹则发挥为性和情,他说: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便宜,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5] 李道纯吸收了儒家理学的这些思想,并把他们改造成为内丹修炼的核心思想,他引《礼记·中庸》并加以发挥: 未发谓静定中谨所存也,故曰中;存而无体,故谓天下之大本;发而中节,谓动时谨其所发也,故曰和;发无不中,故谓天下之达道。诚能致中和于一身,则本然之体虚而灵,静而觉,动而正,故能应天下无穷之变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子思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同一意。中也,和也,感通之妙用也,应变之枢机也,《周易》“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之全体也。[6] 这完全是从儒家的理论视角来阐发和演绎道教的心性理论。然李道纯的“中和说”,与理学朱熹的“中和说”有同有异,朱子以主敬为涵养功夫,以“敬”字来贯通“已发”和“未发”,未发之中体基本上是指莹然无私、廓然大公的道德本体或本心;李道纯则主张重视未发时的静定功夫,将“中”看作是虚灵而静觉的本然之体,并以“中”字来统摄“已发”和“未发”。李道纯的中和观主要来源于儒家理学,但他对“中”的诠释则融摄了儒、佛、道三家之养料,集中表现了宋元三教融合思潮在其思想中的影响。 李道纯认为: 中是儒宗,中为道本,中是禅机,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7] “中”既是儒、佛、道三教之根本,又是体认三教之捷径。而“中”的基本含义应是澄明无念、超越善恶是非的本然境界。如他所说: 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释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此禅家之中也。儒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此儒家之中也。道曰:“念头不起处谓之中。”此道家谓之中也。此乃三教所用之中也。《易》曰:寂然不动,中之体也;感而遂通,中之用也。《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易》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且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者静也,阳者,动也,静极生动,只是这动处便是玄关也。[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