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李刚:道教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4)我们说道家道教的着眼点是生命,此所谓生命不仅是肉体生命,而且是德性生命。道家的道德观与儒家不同,道教则吸取儒家伦理思想,形成自己的一套生命伦理学。道教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生要获得幸福快乐、健康长寿乃至神仙长生,首先必须践履德性,德性生命的完满具足是肉体生命最终成仙的前提。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美德遭受重创,道德水准滑坡,乃至一些人患了道德冷漠症,严重者甚至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而“当社会失去了耻辱感时,腐败就开始流行,什么事都可能出现一一这时习俗和法规不再受人尊重,平等导致了怂恿,卑鄙和妒忌取代了仁爱”[25]。这样,道德重建便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道德重建不是玩空手道可以获得的,它必须要有资源,否则即成无米之炊。中外学者都有人发现当代道德资源匮乏,现代人把伦理学变成一种纯外在性的社会规范问题,而对人的内在心性理想、对人的生命终极走向缺乏关怀,由此不能为现代人提供充分有效的道德资源,不能料理和解决全部道德问题。此正如万俊人的《宗教与道德之间:关于“信念伦理”的对话一一论宗教作为一种可能的现代道德资源》一文所说:“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种现代性规范伦理既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哪怕是最基本的道德生活需要,也缺乏足够的文化解释性资源,亦由于它自身固有的外在化特征所致,使它无法洞察和切入现代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终极关怀问题。”[26]现代伦理的这种不足或许可由传统宗教道德的某些因素予以弥补。道教生命伦理学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道德资源,其中精华的东西可以成为道德重建的结构成分,对道德下滑、道德冷漠症起到某些对治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人们的道德修养,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社会道德风气。换言之,就是以其独特的道德精神风貌来施加影响并努力促进现代人生的健康存在和良性发展。道教伦理的约束力不仅是一些外在的戒规戒条,而更主要的还是某种深层次的宗教心理活动,它能够洞察和切入信仰者的内在精神世界,以此左右信徒的行为,使之对信徒的人生起到一些积极的调节作用。道教经典当中所确定的基本道德规范,凝结了中华传统文明发展的部分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为现代人的道德重建工作服务。而道教神仙人格的魅力,在信徒心目中那就是光辉的道德典范,给信众以安身立命的力量源泉,令他们肃然起敬。道教生命伦理学中不乏代代留传的传统美德,如先人后己,损己济物,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大度宽容,不取非义之财等等,构成道教艺术人生的基调之一。这些对现代人搞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不无裨益,而道德沦丧、见利忘义正是现代人生的严重问题。总之,道教生命伦理以个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为出发点,要人通过为善去恶,提高生命的质量,延长生命的时间,最终为人生寻找到一个光明的、充满希望的归宿,现代人从中是可以发现价值连城的人生启迪的。


     (5)道家道教这套大智大慧的此在的人生哲学对于现代人正确处理人生成败,冷静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不无指导意义。道教人生哲学中不乏人类生活经验、处世经验的总结[27],可资现代人借鉴。道教人生哲学主张对人生得失成败的超越,对功利物欲的淡然,对美德的崇尚,对无忧无虑、安时处顺的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道家道教的艺术人生哲学与现代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也并不相悖,它在一种更高的境界层实现人的自我需求,它是种大智能,而非小聪明,它在充满诗意的氛围中开发人的潜能,使人完成大事业,使人生有一番大作为!牟宗三先生认为:尤其是担当大事的人需要道家这套学问,所以它是帝王之学。[28]其实对现代人来说,建功立业是多元化的,而非单向度的,不仅仅是以从政做官为本位。道家道教的“功名”就不落实在政治上,而是多途径的,于是人生的路向越走越宽。


     海德格尔自称他是“在途中”的思想家,道教诗化的艺术人生也追求“在途中”,永远只在这途中而无终结,以求永恒,神仙就是此种人生的形象化展现,是道教试图获取的最高人生目标。这种成仙不死的目标在我们看来显然是实现不了的,但其价值意义就在于追求的“途中”,在追求的途中,人便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人就实现了过一种诗化般生活的艺术人生。讨论道教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人的启示至此,我们情不自禁地又要反复吟诵荷尔德林的诗:“人建功立业,但他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注释:


     [1]《海德格尔诗学文集·人诗意地栖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206页。
      [2]《悟真篇》。
      [3]《老子注》卷一。
      [4]《饮酒二十首》,《陶渊明集校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页。
      [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明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7页。
      [6]《老子注》卷四第19页。
      [7]《老子注》卷四第20页。
      [8]《庄子·庚桑楚疏》。
      [9]《庄子·寓言疏》。
      [10]《庄子·大宗师疏》。
      [1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51、107页。
      [1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页。
      [13]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14]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1页。
      [15]钱穆:《灵魂与心》,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第44页。
      [16]详参拙作《劝善成仙——道教生命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7]《墉城集仙录》卷一。
      [18]《太上老君戒经》。
      [19]张伯端:《悟真篇自序》。
      [20]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第8章第4节《当代技术社会》,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55-360页。
      [21]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0、458页。
      [22]《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32页。
      [23]南怀瑾:《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页。
      [24]《鲁迅全集》第1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6页。
      [2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5页。
      [26]收载《东西方宗教伦理及其它》,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页。
      [27]这一点我们已在上文论述道教人生哲学此在性时有详细阐说,此不赘述。
      [28]《中国哲学十九讲》,台湾学生书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