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空模式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生命意识和时间意识,很早就有关于生与死的论辩。“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庄子•人间世》)可谓凝聚着庄子的时间观念和人生意识,揭示了时间的无限性和人生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于人的生命具有一次性和不再性,所以古人常常感叹时光倏忽,韶华易逝,人生易老,渴望通过各种方式来延长生命,超越生老病死的束缚。“(刘商)每叹光阴甚促,筋骸渐衰,朝驰暮止,但自劳苦,浮荣世官,何益于己。”可谓道出了求仙修道之人的心声。道教的时空观念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度的观念,所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刘义庆《幽明录》),所谓“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庄子•逍遥游》)仙境和人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时间和空间,凡人受时间的控制和束缚,而仙境则超越时间和空间。时间代表着生命,神仙之所以长生不老,是因为他们永远摆脱了时间的大限,避免了衰老和死亡的威胁;空间代表着上下四方,他们能够摆脱肉身的束缚,跨越天地乾坤,自由来往于仙境与人世,在无极的空间自由变换。道教教人们向往仙境乐土,相信凡人只要到达那里,便能超越生死,享受绝对的自由。 道教典故中有关时间的典故有:丁令威辽东鹤、王质烂柯、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蓬莱清浅)、兔走乌飞等。以下介绍烂柯、沧海桑田两个典故。 王质烂柯,喻指世事变迁。出自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所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沧海桑田,喻指世事变迁。晋葛洪《神仙传》卷三:“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 有关空间的典故有:桔中二老、壶天以及道教仙境志《十洲记》中所载十洲五岛(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沧海岛、方丈岛、扶桑岛、蓬莱岛、昆仑岛)。十洲五岛作为道教仙境和道教空间,在道教文化中占据着基石的地位,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壶天,喻仙境。见《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累,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日:‘子可明日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人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有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 道教的时空观念皆是由其核心信仰——神仙信仰而来的,由其时空观念衍生出了许多时间典故和空间典故,这些典故分别昭示了仙人的本质特点:仙人生命的长久与仙人天地乾坤任“飞”翔的本领。仙人都是无所不能的,但在仙人的诸种本领中,长寿和“飞翔”是他们最基本的本领,也是他们区别凡人最基本的标志。在神仙的辞典中是没有“死”和“距离”两个词语的。 (四)梦幻模式 道教往往喜欢以梦为喻,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或隐逸及神仙志趣。有关梦的道教典故有:庄生梦蝶、黄粱梦、南柯梦、、华胥梦、鹿梦、均天梦等。 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俄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周梦蝶的本意是象征人与外物的和谐交感,人与梦境合而为一,达到浑然一体、物我其一的境界。 黄粱梦和南柯梦都出自唐人传奇。黄粱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大致内容为:卢生在邯郸旅馆邂逅吕洞宾,吕借一青瓷枕头给卢生。睡梦中,卢生娶妻应试,官运亨通,出将入相五十年。虽也两次被贬,但毕竟享尽了荣华富贵。最后在接到皇帝关怀他的诏书的当晚死去。一觉醒来,方知是梦,店主人的“蒸黍未熟”,于是彻悟人生而去。南柯梦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游侠之士淳于棼某日因酒醉梦入槐安国,被招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二十载荣耀显赫。后因与檀罗国交战失败,公主又谢世,受疑遭谗,被国王遣送还乡。恍然梦醒,掘古槐树,乃见树下有一大穴,群蚁隐聚其中,乃梦中槐安国也。此二传奇皆指功名富贵的虚幻短暂、人生得失的无常。明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据此二传奇编撰成了《邯郸记》和《南柯记》,大大扩大了黄梁梦与南柯梦两个典故的影响。 高唐梦,此典出自宋玉《高唐赋》,言巫山神女与楚王之事,多喻男女之欢,偶有其他用法。原始宗教以为梦是一种灵魂出游现象,是沟通人神、获得神灵启示、预见未来的重要方式。原始宗教是道教的渊源之一,道教自然也接受并发展了原始人关于梦的观念。《庄子•齐物论》说:“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道教的人生如梦思想主要指人生短促、世事无常,身外的功名利禄皆为虚幻,不值得人去追求。只有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它不但不虚幻,而且要用各种方式来保养它,以求长生和永生,长生了就能享尽人间的欢乐,永生了就能成为天地之间任往来的神仙。在生命与功名面前,舍功名而求生命。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1、鬼魂托梦;2、神庙祈梦;3、因情或因思成梦;4神灵掌梦。神灵掌梦是道教典故中贯常见的一类。神灵为了度脱某人或教育某人,往往将某人引入梦中,神灵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梦境,以达到所要达到的目的。长篇巨著《红楼梦》从内容到形式应该都受了黄梁梦、南柯梦的影响。,贾宝玉十九年的“梦”完全是在一僧一道的掌控下完成的,贾宝玉在人世享尽了富贵,最后遁入空门,不过是红楼一梦也。 (五)隐逸模式 关于隐逸的典故主要有庞公采药、韩康卖药、山中宰相、变名吴市、梅妻鹤子等。 庞公采药,咏隐士。出自《后汉书•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山中宰相,出自《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系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隐居江苏茅山。梁武帝萧衍屡请不出,“书问不绝”,“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梅妻鹤子:北宋诗人林逋,谥和靖先生。“少孤力学,恬淡好古,虽衣食不足,毫无介意。结庐西湖的孤山,二十年不至城市。……逋不娶无子,所居植梅畜鹤,人因谓‘梅妻鹤子’。”除了这些典故以外,还有鸥盟、东陵瓜、五湖春、河上公、挂冠、金华牧羊、孙登长啸、南山、沧洲、渔樵等等具有隐逸色彩的道教典故和意象,由于篇幅限制,不能一一列举。 隐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隐居山野,不慕功名,不求显贵,不为功名利禄所累,而以修身养性为务。这个群体大约有两大类人,一类是出家的道士与僧人(当然这类人是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一类是看破功名或不得志(或功成身退)的文人。山是道教信仰的“物质”基础。没有山,就没有神仙,也就没有道教。“仙”,从人从山,人迁入山则为仙。神仙信仰决定道士必定与山结下不解之缘。道教的洞天福地全都分布在名山大壑之中,其宫观庙庵也多建在深山茂林之中。道人们远离喧嚣的市井,在山里读经、山里传道、山里练功、山里采药、山里种地。山居生活,就是神仙般自由的生活,也就是文人们向往的与污浊的官场大异其趣的隐逸生活。隐逸文人往往既服膺致虚守静的道家哲学,以为人生信条;又信奉长生久视的道教仙学,以为生命寄托。隐逸同时追求长生,修道兼得遁栖山水,两者联袂而进。隐逸文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人们的推崇。在古代,神仙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仙话了的隐士,而隐士则是未被仙话的神仙,两者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转换,没有根本的区别。 道家哲学是道教的哲学基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自然是道家哲学的第一要义。道家清静无为,归真返璞,崇尚自然的处世态度以及超然物外、清心寡欲、物我同一的养生方式,全盘被道教接受并发展成了道教隐逸文化,这种文化对历代文人的人格和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道教的隐逸文化造就了许多的隐逸典故,隐逸典故又丰富了道教的隐逸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