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养生的三重境界(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存想有象,对于迷惑者有偏执的危险;存想虚无,对迷惑者也有失控的危险。唯“有与无”统一不二, 以道观身、观心、观万物,才能不迷不滞,这方法最简便易行,但前提却是要心性觉悟、明达道德,故 能行者也稀。修道是件简单的事情,修道也是件艰苦的事情,唯心地慈悲、精诚有志、勤于探索者,或 可深得道法之益。
    5、桩功、睡功、房中
    桩功是站立姿势的功法,重在意守,兼含吐纳、导引,作用在通经络、固精气、虚灵神识。种类也很多 ,如:太极桩、大成桩等。
    睡功是卧式功法,方法与存想、吐纳相近。陈抟《蛰龙法》睡功诀讲:“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 龙,我却蛰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是说内观心肾气相交,神气精混一。
    站功、动功有利于调动精气神,但不能久长;卧功宁静放松,但易昏沉。坐功居中,适于较长时间的调 神调息。行、站、坐、卧,皆可练功,古人云:“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神虚息深,绵绵若存,活泼泼、圆陀陀。不只练功时练功,日常生活劳作中无时无处不在练功,直至最 后,与道合真,不着意守也不离道,自然圆成。
    房中,是道教形成之前就在社会上流传的养生术之一,也不外调节精气神而已,大致分为清修派、泥水 派两大类。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时期流传过的房中著作有8家,共186卷。后来又有发展。《汉 书•艺文志》总序中说:“房中者,情性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 :‘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房事是 居家生活的一部分,贵乐而有节,后世不明道德、引火焚身者,也不乏其人。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向社会推广健身气功——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为了更准 确地掌握功法,他们向全国二十多所具有科研实力的体育、中医院校和科研单位公开招标,进行了数百 万字文献检索考证和广泛的交流研讨,并在各地举办了观摩研讨会。这四种功法主要属于吐纳、导引类 ,这也是有原因的:吐纳、导引功法练习出偏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相比而言,服食养生则需要专业的中 医药学知识,存想养生则需要清静智慧、无私心杂念做根基。我们始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正 确掌握养生功法、不能正确地练习,养生功法也可能伤生。
    三、与道合真
    上面所述种种却病、延年的方法都属于术,还不是道。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可道可名的东西都是有局限性的,有生灭的。追求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与道合真, 超越“可道可名”的局限,达到“天地有坏,这个不坏”的永恒,也就是所谓神仙。
    那么如何实现与道合真呢,方法非一,但其中最为成熟完善的当属内丹。内丹道是唐宋之际发展成熟的 ,它继承了早期道教理论与修炼诸术,并吸收了佛教心性之学,性命兼重,有无合一。其传承有“文始 最高,东华最广”之说。文始直接继承于老子,其法无为、无言,故非一般根器人能行。东华则传于钟 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而后南五祖、北七真,再后又衍生出中派、东派、西派等,虽各有特 点,但其过程不外炼己明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合道。其方法是从有入无,存无守有,渐 修渐进。虽比前面所列养生诸术为难,但毕竟有法可依,循序可成,有大志者,往往潜心于此。
    1、内丹道的原理
    《老子》第42章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天地人万物。《易.系辞》说:“易生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一生阴阳,阴阳再分为四 相。这两者所述为同一种生成观。
    圣人仰观俯察,将宇宙之理用之于身。唐末五代时谭峭《化书》就讲:“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 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明代伍冲虚祖师在《天仙正理直论》则述为:在人身则是从父母合气时为一;到婴儿降生时为二,此时 先天元炁在脐,后天呼吸气在口鼻,先天元神在心,后天识神情欲产生;到十六岁情识旺盛时为三。
    顺者生人,逆者成仙:以智慧化情识,炼精化炁,所谓百日筑基,由“三”至“二”;再将神入炁,炼 炁化神,神炁抱一,所谓十月怀胎,则由“二”至“一”;再炼神还虚,所谓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由 “一”至道,返本还源。
    整个修炼过程不外一性一命、一神一炁,也常将之比喻为铅汞坎离等,与外丹道相类比,也常称精气神 为药物,称炼守精气神的上中下丹田为鼎,运神调息则为火候。
    道教丹经百家千卷,虽各有侧重,但不离于此。下面略述其过程。
    2、炼己明心
    此处之“己”是戊己之己,戊己居中,戊为先天,己为后天,从后天心炼至先天心,名曰炼己。古云: “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先修心。” 割绝贪爱、禁止旧习、精进励志都曰炼。炼至内景不生、外景不入,一切动静之间,心不动摇,才算合 格。之所以要炼己,是因为整个修炼过程都要以明道真心真性为主宰,否则:药将得复失,胎将结复脱 ,神将出复堕……
    3、炼精化炁
    也名百日筑基,百日不是定期,因人而异。精炁旺,则神亦旺而法力大。精炁耗,则神亦耗而弱。炼精 归炁,再无泄漏,是修炼之基。
    采药先当知老嫩浊清:炁微时名嫩,怠惰炁散时名老,老嫩皆不足结丹;杂念纷呈,此谓水源浊;一念 不生,此谓水源清,水源清则药物可用。当一念不生之时,静极生动,非觉而动,实动而觉,即当起火 用意调呼吸采取药物,此时名小药。
    进火退符,卯酉沐浴,以小周天功法炼之,一动即采即炼,久久则精尽化为炁,则当止火封固。
    此时炁足不饥,自然辟谷;身轻体健,百病不生。
    4、炼炁化神
    又名十月怀胎,十月亦非定期。是将神入炁,炁化为神,神炁混一。凝神入炁,则神返身中炁自回。所 以归根者,由此也。
    小周天功足,真炁较前更充实、丹田发热,即行采大药。行火与前采小药不同:小药是生而后采,大药 是采而后生。若行火冷意怠,大药不得;若用火急躁,大药也耗。得大药之际,有六种震动之景:丹田 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胸后鹫鸣、身涌鼻搐。皆是真炁冲动之象。听其转尾闾、夹脊 、玉枕三关,直灌顶门,过鹊桥,下重楼,入于丹田。
    此后即行大周天火候,所谓“心入虚无行火候”、“从今别鼓没弦琴” 。若亡若存,存无守有。
    至此时则渐可胎息,胎息非世间勉强闭息,是入于大定,虚极静笃,达“父母未生时、五行不到处”, 无始无终,亘万古而无一息,与神俱虚、俱静,所谓形神俱妙。
    炼炁而息定、化神而胎圆,阳神将升于天门。此时阳渐长阴渐消,体内、心内宿世所积杂质业障,易生 魔幻,唯有大智慧大志向者才能立住根脚,不为所扰,炼至炉火纯青。
    5、炼神还虚合道
    又名三年乳哺、九年面壁。瓜熟蒂落,胎神自就,阳神自出,劫运自超 ,所谓 “身外有身”是也。此时无生无灭,已成天仙,是养生的极致。
    所谓乳哺,是说阳神初出,如婴儿初生,需要细心呵护,“十步百步,切宜照顾”。
    面壁还虚,是达于无极,形神俱妙,神通无碍,与道合真。
    于此之时,既不恋世,也不慕仙,或行愿济世,或上升虚无,出世入世,皆听自然。
    神仙之妙,非世人易知,昔秦皇汉武也求仙急切,终无成就。怀着私欲、贪图享乐,却想成仙不死,是 谓缘木求鱼、南辕而北辙。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有一段话也许有助于对神仙的理解: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 ,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 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此时与道合真,万物有生死,使万物生成和消亡的“道”却无生死,其行事则无不送、无不迎、无不毁 、无不成。也如《老子》第五章所言:“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结语
    养生的方法有多种,唯量力而行,适于自己,可行能行,就是最好。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化是漫长的,也 是艰苦的,更是光明的、有希望的,因为我们看到古代圣哲为我们留下那么多、那么好的爱护生命的方 法,我们也相信,圣哲们一定也会关心我们的现在,关心人类的未来。但不论圣哲怎样慈悲,都代替不 了人类自己的努力,要获得智慧、健康、快乐的生命,更需要我们自己不懈修炼、勇猛精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