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太平经》是《正统道藏》太平部中第一部经,也可以说是三洞四辅诸道经中最古的一部, ( 周秦诸子不算在内 ) ,原书共一百七十卷,残缺甚多,现在所存者不满五十卷 ( 《太平经钞》在外 ) ,而且字句脱误,篇幅错乱,读之尚未终卷,即感觉苦闷。五十年前一般的读书人并不知有《太平经》这个书名;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学者们垒喜欢考订古籍,也未曾注意到此。唯一的原因,就是除了《道藏》而外, 《太平经》别无单行本,而《道藏》又保存在国内少数的几个大道观中:不肯轻易供人阅览,所以这部书就埋没无闻。自从公元 1925 年涵芬楼影印《道藏》出版后,《太平经》才渐渐地受到研究家的重视。 用现代人的心理和眼光来看一千八百年以前的古道经,无论如何努力,总嫌格格不入。公元 1912 至 1914 年,我借住上海白云观,看原版《道藏》(此时涵芬楼影印本《道藏》尚未出世),对于残留的数十卷《太平经》不感兴趣,仅粗枝大叶的浏览一遍,没有多费时间; 1940 至1942 年,第二次在上海看影印版《道藏》,又碰着《太平经》,勉强耐心翻阅过两遍,仍是索然无味,只好把它放弃; 1959 年住在北京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看《太平经》,这次下了一个决心,不惜时间,不怕困难,从头到尾细看,同时并参考有关的书籍,才识认了《太平经》在历史上和道教上的重要性。 今将管见所得,先写上几条大纲,然后再依次作补充的说明。 大 纲 第一、 《太平经》是个简称,是于吉的《太平青领书》和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两种的混合物,作于东汉时代,比较其它道经最先出世,若要研究道教经典来源,此书应该首屈一指。 第二、 东汉的《太平经》又脱胎于西汉的《天宫历包元太平经》,此书当初只有十二卷,因为秘密相传,日久年深,漫无稽考,传经者各自运用手腕,逐渐地使它篇幅扩大,数量增多,遂成为后来的一百七十卷之钜著。 第三 、西汉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又是根据秦汉之交燕齐一带海上方士所传授的资料而编写出来的,他们的老祖师就是战国时代以谈天说地、名重诸侯的齐国稷下人驺衍。 第四、 有了《太平经》,就产生了黄巾张角的 “太平道”。东汉灵帝来年,张角等发动数十万人起义 ( 其中大部分是穷苦的农民 ) ,虽不幸失败,但间接的为他人造成了机会。此后群雄并起,共逐汉鹿,曹操更以受降黄巾为终身事业发轫之始,魏、蜀、吴三国遂由此开基。 第五、 有了《太平经》,就产生了天师张道陵的 “五斗米道”。他的孙子张鲁用“五斗米道”治理汉中,闭关自守,独霸一方,不参预他方的混战,别处受战祸的难民都以汉中为避难所。张道陵的曾孙张威,于西晋时迁居龙虎山,一姓传统六十三代,历史经过一千八百年,可谓宗教界中特殊的现象。 第六、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但因地理上和人事上的关系,彼此结果遂大不相同。于吉往来都市,招摇过分,致遭孙策之忌,柱作牺牲,死得没有价值;张道陵隐居深山,避免众害,专心研究古代的修炼方法,并为后世道教建立一个深远的基础。张角所发动的群众,都在平原,无险可守,容易被人击破;张鲁所占据的地盘,形势巩固,易守难攻,暂时足以自保。张角以行道为手段;以革命为目的,推翻了封建统治的局面,结果曹氏篡汉,天下三分;张鲁以政治为手段,以行道为目的,只谋地方一时期的安全,最后见机投降,专务道业。 大纲的说明 汉朝有三种太平经 道经创造的时代,大概都在魏晋以降,而三种太平经则出现于汉朝: (1) 《天宫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传经者为西汉成帝时人甘忠可 ( 根据《前汉书第七十五卷。李寻传》。成帝年代当公元前 32 一前 7) ; (2) 《太平洞极经》一百四十四卷,传经者为东汉顺帝时人张道陵 ( 根据《道教义枢第二卷.七部义》。顺帝年代当公元 126 一 144) ; (3) 《太平青领书》一百七十卷,传经者为与张道陵同时的人于吉 ( 根据《后汉书第六十卷襄楷传》 ) 。 以上第一种《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在当时算是禁书;世难得见,东晋《抱朴子内篇.遐览》篇中只列《包元经》一卷,或是原书的残余;第二种 “太平洞极经”,在六朝梁陈间,孟安排作《道教义枢》时,尚未说它亡佚,到北宋真宗天禧年间,张君房作《云笈七签》时,才说“今此经流亡,殆将欲尺”,后来就更无影踪了;第三种《太平青领书》,即是今《道藏》中残缺不全的《太平经》,此书所言,不外乎天地、阴阳,五行、干支、历数、气运、灾异、鬼神、仙真、男女、邪正、善恶、贫富、贵贱、寿夭,以及国家的治乱兴衰、人事的吉凶祸福,并无后世道经中那些佛道混杂的名词和荒诞无稽的论调,还保持了初期道教的朴素面目,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一般的情况和人民渴望太平的心理。 两种太平经之异同 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于吉的《太平青领书》,都说是老君所授,而且都在东汉顺帝时代出现,这两种书的名称和卷数虽不一致,内容大概是相同的。今考《道教义枢·七部义》和《云笈七签》第六卷,有同样的记述如下: (1) “太平者,此经以三一为宗”。此言《太平经》的宗旨,修身以精、炁、神三者浑而为一,治国以天、地、人三者合而为一,故曰,三一为宗。 (2) “然其卷数或有不同”。此言《太平经》的卷数或多或少,不是一律。 (3) “甲乙十部,合一百七十卷,今世所行”此言于吉的《太平经》,全书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有十七卷,十部共为一百七十卷,是当时所通行的。 (4) “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此言张道陵的《太平经》比较于吉的《太平经》少二十六卷。 (5) “甲乙十部,是周赧王时老君于蜀授琅琊干吉 ( “于吉”在道书上多作“干吉” ) ,至汉顺帝时,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经》 ”。此言于吉的《太平经》是老君所授。这是道书上惯用的神话,而且周赧王至汉顺帝,其间相距四百多年, 更不足信,我们只能以宫崇诣阙上书的时代为凭 ( 宫崇上书事见《后汉书·襄楷传》末段 ) 。 (6) “《洞极经》者,汉安元年,太上亲授天师,流传兹日”。此言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也是老君所授。其实没有这么一回事,都是人的手笔制造出来的。 ( 汉安元年是东汉顺帝丰号,即公元 142 年。 ) (7) “此之二经,并是威明治道、证果、修因、禁忌、众术也”。此言于吉的书和张遗陵的书内容性质相同。 两种太平经之混合 根据以上所引《道教义枢》和《云笈士签》之说,并参考《后汉书·襄槽传》,可知《太平洞极经》和《太平青领书》都出现于汉顺帝时代,为什么到了北宋时就一存一亡 ? 我想这两种书的名称虽然不同,卷数虽有多有少,实际上无甚区别,既有卷数多的一种行世,那个卷数少的一种就渐渐地归于自然淘汰了。 明《正统道藏》中残留的《太平经》提到 “洞极”之说者,已有二十几处,可以证明这两种书名异而实同,今择要列举如下: (1) “其为道乃拘校天地开辟以来天文、地文、人文、神文,皆撰简得其善者以为《洞极之经》”。 ( 《太平经》第四一卷.第五十五章 ) (2) “今天师言,乃都合古今河洛神书善文之属及贤明口中诀事,以为《洞极之经》,乃后开辟以来灾悉可除也”。 ( 《太平经》第八十八卷·第一百二十九章 ) (3) “使众贤明共集次之,编以为《洞极之经》,因以大觉贤者,乃以下付归民间”。 ( 卷数章数同上 ) (4) “卷投一善方,始善养性之术于书卷下,使众贤诵读,此当为《洞极之经》竟者”。 ( 卷数章数同上。第一个 “善”字与“良”字同文,所谓善方即更方;第二个“善”字与“缮”字同,即缮写之义。 ) (5) “令其群贤共定案之,……去其邪辞,以为《洞极之经》”。 ( 《太平经》第九十一卷。第一百三十二章 ) (6) “愿问天地何故一时使天下人共集辞策及古今神圣之文以为《洞极经》乎 ? ” ( 卷数章数同上 ) (7) “故今天遣吾下,为上德道君更考文教,吾都合之,从神文圣贤辞,下及庶人奴婢夷狄,以类相从,合其辞语善者以为《洞极之经》,名为皇天洞极政事之文也”。 ( 卷数章数同上 ) (8) “故施《洞极之经》,名曰太平,能行者得其福”。 ( 《太平经》第一百一十二卷。第一百八十八章 ) (9) “故教人拘校古今文,集善者以为《洞极之经》。……故教训人君贤者而勃戒之,欲令勤行致太平也”。 ( 见《太平经良钞·辛部》 ) (10) “故念吾为真人作道,其大也则洞至无表,其小也则洞达无里,尊则极其士,尊629则极其下,……然吾乃为太平之君柞经”。 ( 洞极二字之义,此处说得很明白。见《太平经》第九十八卷·第一百五十七章 ) (11) “右天怨地咎,国之害征,立《洞极经》文”。 ( 《太平经》第九十一卷·第一百三十二章 ) (12) “大集聚政事,考本天地之根,以除天怨地咎、国之害,立《洞极经》”。 ( 见太平经钞己部 ) 除以上所引各条而外,《太平经》中含有 “洞极”二字的文句尚不少,几十卷残经中已是如此,推测当日一百七十卷完整无缺的《太平经》演讲“洞极”之说者必定更多,因此可知于吉的《太平青领书》和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这两种书是分不开的,若非一书二名,就是于吉的书已把张道陵的书吞并在内而加以融化了。再者,张道陵一派,自称“天师”,这个尊号当有来源,今观现在残留的太平经中, “天师”和“真人”互相问答之辞,随处可见,足以断定此经和张道陵有密切关系。 甘忠可创造太平经 《前汉书第七十五卷·李寻传》: “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教重平夏贺良、容丘丁广世、东郡郭昌等,刘向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治服,未断,病死。贺良坐挟忠可书,以不敬论。后贺良等复私以相教”。哀帝建平二年 ( 公元前五年 ) 贺夏等以左道乱政罪皆伏诛,我想其人虽死,其书未必能够完全消灭,由西汉成帝到东汉顺帝,中间经过一百几十年,十二卷的《太平经》逐渐发展为一百七十卷,也是可能的。 还有关于传经人和受经人的乡里一事也值得研究: (1) 造十二卷《太平经》的甘忠可是齐人,西汉齐郡即令山冻省临淄县一带,东边与寿光县接壤。 (2) 得一百七十卷神书的于吉是北海人,东汉北海国即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北一带近渤海处,西边与临淄县接壤。 ( 神书即《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 ) (3) 于吉得神书的地点是曲阳,即今江苏省邳县,西北面与山东省连界,汉时属东海郡。 (4) 诣阙上神书的宫崇是琅琊人,汉之琅琊即今山东省东南边界近黄海处,海滨有琅琊山,秦始皇曾在此山留住三个月之久。 (5) 甘忠可的信徒,如夏贺良是重平人,丁广世是容丘人,郭昌是东郡人;考前汉书地理志,重平县属渤海郡,容丘县属东海郡,东郡属兖州,这些地力都在燕、齐境内。 根据以上诸人乡里关系,我认为于吉的神书是脱胎于甘忠可太平经,而甘忠可的书又是燕、齐海上方士们所流传的旧说从新改编,他们的老祖师就是战国时代齐国稷下人驺衍。 ( 驺衍亦作刍衍,稷下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城外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