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宗教人士应当认知“善”、追求“善”?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善”。《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自古以来,“善”就被作为中国人启蒙教育和做人的信条加以重视。因为善是中国人立身立命的根基。 《中庸》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之本。”意即,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在自身修养上,无论身份的高低贵贱,其核心就是要培养人的“善心”。因为秉持“善”的要求做事做人,就等于按照天道的规律行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皇天无辜,唯德是辅”。“天道”、“人道”关照、关爱的都是善良的人。 所以,有了这个“善”,也就证明行善的人是讲究良心的,证明我们中国人很重视天人合一思想的有机契合的。 更为重要的是,宗教人士的身份首先是一个中国公民,然后才是一个教职人员,只有做一个好公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职人员。《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是不停变动、前进着的,不变的是它始终能够与时俱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国家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奋勇前进。 所以,无论你属于哪个教派,佛教的、道教的、基督教的、天主教的,还是伊斯兰教的,只要你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你就有理由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作为一个活跃在中国宗教领域的一个教职人员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们理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识“善”的重要性,有善心,做善事,为正在建造的中国梦出力流汗,增砖添瓦。 那么,怎样追求“善”呢?我认为需要在以下三点上做出努力: 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斯兰教都是被党和人民认可的合法宗教。为什么被认可?因为五大教除道教是自产的以外,其它四个教派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其教理教义和道教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和目标,那就是“善”。 所以,无论你是哪个教派的人,都要要学会自律,即自己约束自己,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信仰、不喜欢得到的东西,你所厌恶的东西,你的心里感到不舒服的事物,就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落在他人的心上。如果采取相反的作法,故意蛊惑教民说:“除本教以外都是“外教”。”以此搬弄是非、相互排斥、诋毁他教,故意向自己不喜欢的宗教或其他人胡乱泼脏水,损毁他人的名誉等等,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宗教人士,就必然违背了自己对“善”的承若,变为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假宗教人士,如此,必然会毁坏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形象,成为令众人厌恶的欺世盗名的假教职人员! 二是宗教人士要尽力畅行“利人”的观点。古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切实认识到善心与爱心是紧密相连的一对孪生兄弟和亲姐妹,施行“利人”观点、善待他人,进而扩展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进一步,做到“泛爱众”:爱大众,不仅要爱和自己信仰相同的教友和信教群众,而且也要爱不同信仰的教友和教信教群众,进而爱在一个国家里所有善良的人。 如果一个宗教人士做出悖逆“善”意的事情,不仅在教内搬弄是非,诽谤他人,而且排斥其它宗教,在不同信仰的信教群众面前说三道四、指桑骂槐,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利人”的原则,就更谈不上爱自己的宗教,爱世上应当得到爱心的人!这样的人,他只是白白地披了一张宗教人员的外衣而已,这样的人是为人所不齿的。 三是宗教人士且不可忘掉的一点是:不要忘了“初心”。 道教是以“其同慈爱,济世度人”为“初心”,佛教是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初心”,天主教、基督教是以“荣神益人、作光作盐”为“初心”,伊斯兰教是以“两世吉庆”为“初心”。这五种“初心”,的最大共同点就是以“善”意的心态和积极的“善”行回报党和政府的恩泽,也就是按照党的宗教法规从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善”心“善”行贯彻到底。 做到各宗教之间地位平等,信教的与不信教的之间彼此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为伟大的“中国梦”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宗教人士还要切实认识到对“善”的追求和践行是人道之本。善的追求是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群体联系起来的,并在其中尽力奉献“善”的践行过程。 在群体中,以“善”心实现“善”意是以仁爱为根本的。 因为,仁爱是群体的基础。善行群体的价值追求,在于以人为善,以邻为善,与邻为伴,互盈共生。从国际交往的层面上来观察,我们的国家已经这样做了,收“人之初,性本善”非常好的践行与效果。作为宗教人士,难道我们不应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吗? (本文作者:骊山老母宫住持金明立道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