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注解:人生一世,大概就在知行两个字之间忙忙碌碌。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开始,知行两个字就不停地刻画着我们的人生轨迹,越来越深。到最后,究竟知道些什么,又做过些什么,就是人生的总成绩单。所以,如果我们还在意这份成绩单,我们就不能不花些时间,试着去参悟知行两个字。 一般人的心情,总是希望能知道的情况和道理,最好再深些,再广些;能做成的事情,最好更多些,更漂亮些。但实际上,精力有限,条件有限,在知和行两个方面,似乎都有个冥冥中的定数,从容未必就少些,着急也不一定能多些。所以,像庄子那样的智者,会淡悠悠地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穷的知识,还没开始就掉进了坑里,只能算犯傻。 确实,知识无穷无尽,求知的压力也无穷无尽,求知的愿望越强烈,知识无穷的压力就越大。不仅如此,还有更让人烦恼的,拿已知领域去和未知领域竞争,结果竟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已知的领域越扩大,被发现的未知世界不是缩小了,反而增大了。于是,无奈和迷茫的情绪,会像雾霾一样弥漫在我们的周边——既然追逐知识的道路注定没有尽头,我们还有必要坚持下去吗?还有必要为学习知识、创造知识耗尽精力吗?所以有人编过这样一首很俏皮的打油诗,说是“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天渐凉冬又冷,卷起书箱待来年”。 关于知识的道理好像是这样的,但没有谁会因此拒绝知识,当真不需要以任何形式学习了。为什么道理说得好好的,却没有人愿意照着做呢?因为道理的背后还有道理。背后的道理虽然简单,但更根本。简单到什么程度?简单到人既然活着,就必须也必然有所行动;既然行动,就必须也必然具备相应的知识,即使是漫无目标的散步,我们也不会往墙上撞,因为我们“知道”,撞墙是行不通的。这说明知是行的伙伴,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知行两个字都是分不开的。不但行动时需要知识,行动离不开知识;反过来也一样,知识也离不开行动,许多事情既然知道了,就会选择性地采取行动,而且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良知就是实行。 既然知行关系如此密切,从理论上说是一体的,那么在实践中是否就应该展现全部的知识?这要看怎么理解展现了。如果将展现理解为显摆知识,那可能会招人烦;如果说展现既包括进取,也包括规避,发挥知识的优势去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那么展现知识就唯恐不足。所以一些俗语古训很有意思,如说“知圆行方”,“无所不知,有所不行”等等,这类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道理,其实也很有韵味,能够让人活得更明智些。 《道德经》说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大概的意思和知圆行方有些类似,但《道德经》的落脚点,却不仅仅是让人活得更明白些,而是让每个人都知所进退,让社会的公共环境更宽松些。社会环境宽松的境界,就是“大制不割”,既有秩序,又不是强制性的。 “大制不割”的、非强制性的社会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如何实现?《道德经》说要从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开始。显然,这是一条从人人自律走向人人自由的道路。知雄守雌是以本分本我的自律去克服争强好胜的意志冲动,知白守黑是以所知有限的自律去克服对于事情和道理的武断或独断,知荣守辱是以尊重他人的自律去克服虚荣心的膨胀。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这些自律,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以尊重他人的自由来保障自己的自由,那么我们社会就必然是既有规矩又不失和谐的。 附《诗译道德经》 (图文转载自赤城宾馆微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