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代传人李景林,字芳宸,河北枣强县人,曾任天津督军等要职。李公出身武林世家,少时入宋公门下,受业数载,成为武当丹派第十代传人。李公颖悟过人,剑拳掌三绝,且旁通诸家,早年成名。李公在全国大力倡导武术,广传丹派武功。1920年,李公驻军天津小站,张榜招考武术教习,将独占鳌头的考生杨奎山(林甫)收为入室弟子。1922年冬,宋公唯一提出,要为李景林训练48个剑侠,并亲自在李景林的弟子和武术队中挑选人才,当有杨奎山、李倩澜、郭宪山、林志远、黄敬义等五人当选。奈因人数太少,训练计划只得搁浅。但经祖师爷挑选的五人成了李景林的贴身弟子。1929年,李公出任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俗称首次全国武术打擂比武大会)评判委员长,主持全盘赛事时,武术界不少成名人物纷纷前往杭州拜李景林为师,仅据《武当剑法大要》一书记载,就有黄元秀、万籁声、叶大密、孙存周、褚桂亭、钱西樵、郝家俊、赵道新、陈微明、韩庆堂、章殿卿、朱国祯、朱国禄等四十四人。打擂比武大会结束后,孙禄堂命其徒弟们都拜李景林为师,其中有李玉琳等名家,李景林也命杨奎山等徒弟拜孙禄堂为师,一时传为佳话。接着,李公于1930年在济南创建山东国术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武术。 杨奎山,字林甫,河北霸县人。1920年被李公收为入室弟子后,不久升为副官,侍卫李公左右,直至1931年李公中毒身亡,亲随李公十年,尽得真传,人称“武林骄子”。在李公毒发治疗期间,杨奎山偕林志远、李倩澜、郭宪三等师兄弟,日夜看护榻前。李公临终时,嘱咐杨奎山等为十一代传人,务必光大门楣。李公仙逝后,杨奎山曾在抗日军队中任武术教官,同时教子习武,其公子杨国侠尽得真传,可惜几年前已作古。 1947年,杨奎山迁居常州,直至1977年去世,在常州三十年,以传武行医为业。从学者数以千计,得杨师真传者有其入室弟子钱惕明、吴志泉、常明祥、沙明熙、屠洪林、魏开明等,成为武当丹派第十二代传人。他们不辱师命,参赛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均获优异成绩,以时间先后为序:1983年吴志泉获金牌奖,1986年钱惕明获雄狮金奖,1988年常明祥获优秀表演奖,1991年沙明熙获金牌奖。他们认真推广丹派武功,已在国内和美国等地,正式收授十三代弟子数十人,且精英辈出。 更成为世人仰慕的武林瑰宝。 武当丹派的由来 先从“丹”字说起。丹字的本义,原指丹砂,俗称朱砂。因古代道家用炉火烧炼药物时多采用朱砂,炼成之物称为“金丹”、“仙丹”,以后就泛指各种精制的药体,如丸散丹膏,灵丹妙药等。 再说炼丹。它有外丹与内丹之分。古代道家用鼎炉烧炼药石成丹者称外丹;而修炼精气神,在人体内结丹者称作内丹,也称金丹。修炼内丹所在的丹田,是人体经络的重要穴位,是真气(元气)聚结以及结丹存丹之处。因而古人说:“丹者,一炁之所结也。”它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神气相合等过程而结成内丹,能养生长寿,返老还童,甚至说能得道成仙。 道家内丹术的渊源,可追溯至秦汉之际,至隋唐时期日益兴盛起来,到了宋金以后,发展成两大派,即以张紫阳为代表的南宗及以王重阳为代表的北宗。南宗修炼主“先命后性”,北宗修炼主“先性后命”,丹法日趋完整细密。 武当派始祖张三丰,虽出身北宗传人,而丹法却承接南宗,融会贯通,且具特色,主张性命双修,三教同流。所著《张三丰全集》,是道家内丹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武当丹派武功行功走架的指南。 然后来说“丹”字之成派。当初,始祖创武当剑时曾以九字为序,立武当剑九字九派。九字者,乃“字、柱、极、符、鉴、七、釜、筹、丹”九字是也。 并将九派分为三乘,前三字为上乘,乃偃月神术。中三字为中乘,乃匕首飞术。后三字为下乘,乃长剑舞术。总以三乘神飞舞三字贯于九派之中,即一生三,三生九之义也。 始祖为何将丹字丹派列在九字之最后,九代传人宋唯一在《武当剑谱》中作了解释,他逐字说明每个字的字义及意境,在谈到后三个字时说:“釜者,变化万物之器也,釜中不可无物,故又以八筹次之。筹者,物之聚也。凡物皆可为药,药有治症之能,故又以九丹名之。九者,究也,尽也,物为至丹,功力极矣。夫丹之功能活人,又并有飞升之效,以明万物之生化不尽也,故以‘丹’字终焉。” 可见,“丹”字的成派是由武当剑九字九派的排列开始形成的。武当丹派武功就是以道家内丹功为内功根基的,以剑术之九字九派为序列的,以武当剑为代表的武功门派。简言之,武当丹派,是道家内丹功用于武功的一个门派。 丹派武功的传承 武当丹派源流,过去鲜为人知。自九代传人宋唯一在《武当剑谱》中详为记载后,才多为世人所知。宋公说:“至前清同治八年,鄙人受野鹤先生教育,遂留下武当丹派八家之系谱,今原原本本详为叙出,俾学者知武当内家剑术之源流耳。” 《武当剑谱》先记述始祖张三丰:“三丰祖师,籍辽东,姓张,名全一,又名君宝。时人因其形状邋遢,号为邋遢张。赵宋时徽宗召之。因北方多匪,道梗不得前,祖乃以剑飞击之,盗尽歼,故以剑术名于世。嗣后,至元顺帝时,祖乃在武当山收弟子八名。嘉靖时,游四明山,续传张松溪一名,前后共九人,成为三乘九派焉。松溪列下乘第九丹派之一也。” 然后,宋公以张君为第一剑谱,逐代记述: “第一家,张君剑谱。张松溪,河南登县人,明嘉靖间技击家之最著名者也。偶游四明山,见一道士行于水上,趋过分水岭,异之。因前为礼,约坐于石,见其入飘然若仙,谈诸理,有叩则鸣。研究武术,闻求与交手,慷慨不吝。于是各踮地方,方一举手,道士不见,似觉物附脑后,左右闪摆不能接脱却;许时,觉是道士,想用手挥去,无奈屡捣不着,便使玉环飞脚踢去,反被道士托住脚跟,将张君掀翻伏地……张君因拜为师,在彼学剑……毕传九转还原之功,道号称丹崖子,其后开传,名为武当下乘丹字第九字派…… 第二家,赵君剑谱。赵太斌,泰安县人,武技绝世。明万历九年,立擂于泰山,三月未逢敌手。张君崖子闻之,登台交手。赵君被点一指,痛彻于心,张遂去,赵忍痛尾之,遇于郊外,叩拜为师……因以剑术授予之,时赵君年三十,入泰山练剑数载及三传九转还原功毕,号丹云山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