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一本书的序言,是著者对该书内容的高度概括,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著者的写作动机和本书要讲解的核心内容。张伯端《悟真篇》的前序和后序,也是这样。如《悟真篇》的前序,是集中于道家金丹文化知识的解释的;而后序则偏重于对佛家修真道理的阐释,跟《悟真篇》依次讲解金丹性命双修的次序一样,前面是以修命、了命为主,后面以无生、修性为宗,目的在于贯通道家的三教合一思想。 欲理解《悟真篇》的“悟真”价值,最权威的解释,当以《悟真篇》的序言为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依照著者自己的陈述,去理解《悟真篇》诗词的寓意,乃至破译里面的金丹隐喻、隐语的真实含义,将不失为读懂《悟真篇》的一种便捷手段。这也是我们一再校勘并诠释《悟真篇》序的目的之所在。 《悟真篇》的前序,例举了以往道门人士,因不懂妙法之真,奢求修命与了命,而又不知修命之法,皆是“妄有执着”的修真错误。 《悟真篇》的后序,倡导的是达摩、六祖的最上一乘之妙道。也就是说《悟真篇》的后序,主要是站在禅宗的视角,来阐释道家的金丹文化的。 张三丰先生指出,道门是因为不知真,所以才出现道士们不能行真,以及流行大量的孤修和执着法门。张伯端有鉴于此,也在大力倡导“悟真”的金丹文化,故他的金丹诗词集,命名为《悟真篇》。 张三丰先生专门对“悟真”二字蕴含的道理,给我们作过释义,他说:“世人皆欲悟真,而悟之不真非悟也,真之不悟非真也。今即字义解明之,悟者,觉也、求也;真者,实也、正也。夫人知之也,岂知悟真二字书义亦深乎?”。意思是说,世人都知道《悟真篇》是讲从悟而得真的,然而很多人往往不能诚一用心,出现心中忙了又忙的守心空心等等错误做法,导致悟真不得真心,就不是悟了,真心不显就不是修真了。今天我就从《悟真篇》书名的“悟真”二字,提醒大家一下,“悟”的意思,就是觉中有一个真心的存在;而“真”的道理,就是有一个无心之心的一灵独觉的正念。人们总在渴望修真,可哪里知道《悟真篇》用“悟真”二字作为书名的深刻含义呢?这里对《悟真篇》后序进行重新标点、分段、校勘,并择其重点,略作释义,以帮助大家去理解《悟真篇》的“悟真”金丹文化思想。 《悟真篇》后序说:“欲体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彼岸。此非心镜朗然,神珠廓明,则何以使诸相顿离、纤尘不染、心源自在、决定无生者哉?”。张伯端的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他的金丹文化,是要明“本心”的,这个本心,如果用道家对“道”的理解去命名,也叫“道心”,所以他才说:“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这个论点其实就是道家的“心气不二”论,是在阐释道家的心就是气,气就是心的意思,强调二者是体用关系,即对于一个修真者来讲,修本心就是修道。大家要是明白了这个基本道理,能察心观性的话,不需要刻意修炼,就会“心源自在,决定无生”,也是“悟真”书名的含义。所以张伯端在《悟真篇》的前序中,列举并批判了以往大量的道门错误的道法,均是“妄有执着”的“不悟妙法之真”的道法。 《悟真篇》认为,我国养生与修真文化的源头在《道德经》,只有符合《道德经》的哲学思想的道法,才是大道文化,一切修真活动,必须跟这个源于《道德经》的“道心”思想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无生大道。根据这一核心提示,故我们一再强调,我国道家金丹文化,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悟真篇》的这些关乎《道德经》的“道”的体认金丹文化,就难以走出当今那些执着己身的丹法门径。 一般读者为什么看不懂《悟真篇序》中这样浅显的语言,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惑于近当代那些自诩的金丹正宗传人,是出于对这些人的盲从,而不能铭心究理性的缘故,才导致大家忽视了《悟真篇》序中那些浅显的道理。 《悟真篇后序》明确的告诉我们,一个“明心体道之士”,是要求做到“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乱其真”的,不应在肉体上去瞎琢磨。故张伯端认为,要做一个修真的达人,是要有“鉴而不纳,随机应物,和而不唱”的混俗之心,才能“胜物而无伤”的,这就是《悟真篇》的悟真奥义。 张伯端根据《道德经》中关于道的阐释,认为道本来是无名的,人们为什么要强行用文字语言来形容这个道呢?是因为不阐释这个无名的道,“则时流无以识其体而归其真”的原因。所以《悟真篇》后序接着说:“圣人设教立言,以显其道”。圣人们是通过这样去讲解这个“道”,目的是为了让大众知道并理解这个“道”是什么,才能好好修真。也就是张三丰先生一再强调的“先知真,后行真”的意思。《悟真篇》后序给我们诠释说:由于道是“因言而后显”的,故一个修真者,也要做到“言因道而返忘”,意思是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了,修真不要执泥于对道的形容和解释上,才能得一。 所以《吕祖百字碑》开篇就说“养气忘言守”。气就是道的载体,故养气就是修道的意思,炼金丹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落于对道的形容与理解的形迹上。根据这一思想,我们不需要任何考据,根据《青华秘文》里面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符号和重复糊涂的名词术语,就可以判断其为伪书,并不需要从具体的炼法上去逐一剖析。 《悟真篇》后序根据人性是恶死悦生的道理,提出了“黄老悲其贪著,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的炼金丹原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道家采用了特定的方法,根据人心的贪欲这个特征,去逐渐引导、诱导人心的降伏的。也就是《吕祖百字碑》所讲的“降心为不为”的意思。这个道理就是金丹之要的华池神水。 《悟真篇》后序还说:“倘好事者,夙有仙骨,观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解义,岂须伯端区区之口授?如此,乃天之所赐,非伯端之辄传也。”这跟张三丰先生的“一曲上天梯,可当飞空锡”(张三丰《上天梯》)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悟真篇》的内容,一旦机缘耦合,明白了也不要认为是我张伯端的辄传,就当作是上天所赐吧。 《悟真篇》对修性的无生论述,提出了庄子的“齐物为先”思想。并特别指出,后世对“悟真”要义的理解,若出现层次的差别,那也是正常的,这跟“释迦、文殊所演法宝,无非一乘,而听学者,随量会解,自然成三乘之差”的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读《悟真篇》,切不可忽视张伯端的《悟真篇》自序,一定要根据张伯端自己的陈述,去窥探《悟真篇》的悟真道理,而不要偏听某些假传人的信口雌黄,才不至于落于“误听邪师道短长”的窠臼(张三丰语)。 《悟真篇》后序 北宋·张伯端 窃以人之生也,皆缘妄情而有其身,有其身则有患,若无其身,患从何有?其欲免夫患者,莫若体夫至道;欲体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彼岸。此非心镜朗然,神珠廓明,则何以使诸相顿离、纤尘不染、心源自在、决定无生者哉?然其明心体道之士,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乱其真,则刀兵乌能伤,虎兕乌能害,巨焚大浸乌足为虞?达人心若明境,鉴而不纳,随机应物,和而不唱,故能胜物而无伤也,此所谓无上至真之妙道也。 原其道本无名,圣人强名;道本无言,圣人强言耳。然则名言若寂,则时流无以识其体而归其真,是以圣人设教立言,以显其道,故道因言而后显,言因道而返忘。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人根性迷钝,执其有身,而恶死悦生,故卒难了悟。黄老悲其贪著,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以修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神水华池,故《道德》、《阴符》之教,得以盛行于世矣,盖人悦其生也。然其言隐而理奥,学者虽讽诵其文,皆莫晓其意,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诀,纵揣量百种,终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岂非学者纷如牛毛,而达者乃如麟角耶? 伯端向己酉岁,于成都遇师授丹法,自后三传与人,三遭祸患,皆不愈两旬。近忆师之所戒云:"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余皆不许。"。尔后欲解名籍,而患此道人不知信,遂撰此《悟真篇》,叙丹法本末。既出,而求学者凑然而来,观其意勤,心不忍拒,乃择而授之。然所授者,皆非有巨势强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达、能仁明道之士。初再罹祸患,心犹未知,竟至于三,乃省前过。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匪人也。而伯端不遵师语,屡泄天机,以其有身,故每膺谴患,此天之深戒如此之神且速,敢不恐惧克责!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居前,刀剑加项,亦无复敢言矣。 此《悟真篇》中所歌咏大丹、药物、火候,细微之旨,无不备悉。倘好事者,夙有仙骨,观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解义,岂须伯端区区之口授?如此,乃天之所赐,非伯端之辄传也。如其篇末《歌》《颂》,谈见性之事,即上之所谓无上妙觉之道也。然无为之道,齐物为先,虽显秘要,终无过咎。奈何凡夫,缘业有厚薄,性根有利钝,纵闻一音,纷成异见,故释迦、文殊所演法宝,无非一乘,而听学者,随量会解,自然成三乘之差。此后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见闻此篇,则知伯端得闻达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也。如其习气尚若余,则归中下之见,亦非伯端之咎矣。 时,元丰改元戊午岁仲夏月戊寅日,张伯端平叔再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