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玄门讲经 >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读《文昌帝君阴骘文》有感
    我们道教有三大劝善书:《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众所周知《文昌帝君阴骘文》通俗移懂,影响很大,在明清时期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它是帝君以自己现身说法来教化世人,通篇都是在教化我们断恶修善、广行阴德,不仅要在行为上,更要在我们的心地上,在暗室屋漏中规范自己,不可以产生恶的心念。经文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是生活中的劝世箴言。
    这次我们围绕“正直行化、利物利人”而开讲,那么什么是“正直行化”呢?
    《韩诗外传》卷七说:“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就是说正直的人是依照道和理来说话做事,要公正无私。那怎么才能做到呢?我认为首先是要有一颗慈悲善良之心。太上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慈,就是爱,而爱心是善心、善念的基础。慈悲善良之信的具体表现就是爱惜物命,没有条件和限制的慈善心所产生的福德才是无量无边。《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这个心地,就是指存慈善心。要做到“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也是要先凭这个“心地”。吕祖在《纯阳三书》中说:“当知欲为仙人,先为道人,欲为道人,先为善人,若不善,何以感动上清哉。”丹道祖师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也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有了这颗慈善之心,就可以做“行化”之事。所谓行化的“化”,是有教化、感动的意思,化就是“不言之教”,行化,就是“行不言之教”,那就是身教。“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道教作为一个教化、劝化世人积善行德的教门,想要弘扬教义,只有首先端正自己的德行,使自己的日常行为符合教义教规,注重自己个人的修行,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才能弘人,弘人才能弘道。仙师有云:“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远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正直行化,利物利人”,我认为应该从最基础的一句做起,那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凡是对万物和众生不利的恶事都不要去做,凡事对万物和众生有利的善事,我们就要尽力去行,去做。吕祖在《纯阳三书》中说:“如何是道?曰无所不善。万分中若带一分习气,即是纯阳中带了阴气。故须心无不善,事无不善,言无不善,试试存得善心,即时时保得阳气,到临命终时,一灵炯炯,拱手而入大罗,岂不止乐?”吕祖这段话是说,要注重阴骘,积功累德是我们“修德解脱”的正途,要获得终极解脱,必须修德,一份德行,一份阳气,一份得道。吕祖还说:“吾明谈破,修仙者无功德善行,一场笑话。”《太上感应篇》中也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行善不仅仅与我们得道成仙有关,它还与我们每个人的福报有关。《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矅加临,常有吉神拥护。”古人云:“人有善念,天必佑之。”这些都是说行善的人终会得到福报。福报的应验对象也分多种,有的直接影响自己,有的则是福泽后代。帝君从周代以来以种种身份的应现。不管应化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身份应世,他的慈悲善良之心都是一样的。“清河善政”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帝君应化为汉成帝时赵国张禹的儿子,叫张勋。长大以后作了清河令。在清河这个地方做地方官员,他存心仁爱明智,尽职尽责,实施了十三条善政。他从来不忍心欺压百姓,对下属好像对待朋友一样,对人民好像对待家人一样,廉政爱民。张勋为政五年,地方政通人和,风调雨顺,没有任何自然灾害,蝗灾、瘟疫发生,当地人民没有不赞扬歌颂他的。帝君“清河善政”的应化,为世人树立榜样,其存心是劝导世人“如我存心”。存人之本真善心、善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学道之人,当心怀大道、不仅要“点夜灯以照行人,造河船以济人渡”,还要“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不仅要以“树立正信”来“度己”,更要以“弘扬正道、引导信众多行善举”来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这既是我们道教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道教济世利人思想很好地体现。
    以上是我看完《文昌帝君阴骘文》的一点感悟,也是我对“正直行化、利物利人”这一主题的理解,愿我们每位善信大德都能把正直行化、行善积德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遵照帝君的开示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感苍穹造福一切众生。
    福生无量天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