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人类永恒的主题(4)
四、生命与死亡
人的生与死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生意味着生命的开始,死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生死殊途,人人都懂得的道理。然而面对生命与死亡,人们却有着不同的态度。生不可喜,死又何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由“生”之道彰显“死”之道;又由“死”之道来构建“生”之道,使生与死汇成生命的洪流,安于“生”,顺于“死”,达到生死两无憾,生死都幸福。
中国道教与印度传来的追求死后(“涅槃”)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教完全不同,她所倡导的此生的福、禄、寿,乃至肉身成仙,白日飞升。列子《冲虚真经•杨朱篇》说:人活到一百岁,是生命的最高限度。能够活一百岁的人,一千个人当中也挑不出一个来。即使一个人活到了一百岁,可是他懵懵懂懂的无知幼年和昏聩糊涂的老年时期,就几乎占去了他一生中的一半时间。而他夜晚睡眠所消耗的时间,白天醒来所遗失的时间,又几乎占去了剩余时间的一半。此外,他的疾病痛苦、失意忧愁,又几乎占去了剩余时间的一半。估计剩下的十几年时间中,能够悠然自得,并且无牵无挂的日子,恐怕连一天都没有。那么,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有什么快乐呢?如果说为了甘美的食物、温暖的衣服,为了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女色。然而甘美的食物、温暖的衣服又不能经常得到满足,动听的音乐、美丽的女色也不能随时拿来玩赏。而且人们要被刑罚所禁止,被奖赏所鼓励,被名分所制约,被礼法所束缚,惶惶不安地竟取一时之虚名,谋划死后的余荣;小心谨慎地审视耳之所闻、目之所见,重视行为思想的是是非非,从而白白地失掉有生之年的最大快乐,不能有一时一刻放纵自己的身心。这同关进森严的牢房、戴着手铐和脚镣,又有什么区别呢?太古时代的人,懂得生存不过是暂时来到世上,死亡不过是暂时离开人世,所以,他们放纵心意去行动,不违反自然的本性;对于活着时的娱乐并不放弃,所以不为名誉所劝勉。他们纵情任性地游玩,不违逆万物的喜好,对于死后的名声并不求取,所以不会触犯刑罚。名誉的得失,寿命的长短,都不是他们所考虑的。此论述是道教典型对生死观,说明生命的存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虽然死亡是生命的部分,但死亡的意义在不同个人中并不相同。道教由此把自然的生命,引申至价值关怀方面,强调人生的自觉,就是对死亡的征服。彼岸之所以代表着再生的实现,使生命达到永恒,成为检验人生实践程度的标准,就是因为只有在永恒的时空统一体中,生命才能得以安歇。生命作为宇宙馈赠于人类最为珍贵的礼物,需要每一个人严肃认真地面对。个体事物的生死交替虽然是宇宙收回了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对自我存在来说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价值。生是宇宙对人类精神创造的期待与赞许,死则是黑暗的阴间对沉沦的灵魂的安置。
所以,面对死亡道教更是超越。庄子《南华真经•至乐》中“鼓盘而歌”的故事,将道教对于死亡的道理讲得更明白,态度甚至更“积极”:“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方箕踞鼓盘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子鼓盘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惠子说:“理虽如此,情何以堪?”庄子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托付给)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于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也。” 乐生安死是庄子对待死亡的人生大智慧,并非惠子所说的无情无义,无情即是忘情,但非忘一切情。它要忘的是因物的得失而起的悲喜之情,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所谓齐物我,说到底就是“齐生死”。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说:“出产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就是说:人从出世而生存,到最终入地而死亡。属于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占十分之三;有些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生之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恶犀猛虎,从军打仗也不被武器伤害。对他来说,犀牛无处投角,老虎无处伸爪,武器利刃也无缝可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境地。对于生命与死亡,老子认为已是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总是要出生入死的。老子是宿命的,人有天命,有人命。有天命之人无死地,有人命之人则不然。若生生之厚,虽人生,亦动之死地。可见养生是十分重要的。两千年前,道祖老子就意识到生命与死亡了。
总之,重生、贵生、乐生、养生不仅是道家道教修道炼养的核心,而且也是中华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全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