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冬至节气养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读】冬至节气养生必知,宜保暖少冷食,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节气。如果不注意防寒,至阴之邪伤人阳气,产生内寒,使人生病。所以冬至前后,人们在养生时应把防寒作为第一要务,特别是中老年人在这段时间里应注意保暖,运动之前应充分热身,否则筋骨容易受伤。冬至这天,日照最少。古有说法,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这一天阳气开始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冬至到,阴极阳始,人体内的阳气开始生发,最易吸收外来营养,从中医角度而言,这是最宜滋补的季节。”毛以林教授建议,在膳食调理上,应多吃些羊肉、狗肉、生姜、桂圆等御寒、温补养阳的食品,使体内多产生一些热量,达到御寒效果。同时进补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饮食宜多样,合理搭配。“应该少吃冷食,像餐后应少吃西瓜等。”
     “冬至”也意味着“数九”天的开始,“天气寒冷,心、肺、脑类发病率相对提高。”毛以林教授特别提醒,冬至寒冷,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病情易加重,患中风者增多,需随时关注身体变化。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以利血液流畅。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好心态,焦躁、发怒伤身体;可适当进行御寒锻炼,比如慢跑、打拳等,可以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对于喜欢穿短裙的女性朋友,毛以林建议要注意保暖。“受寒容易引起女性痛经等问题,建议平常少吃寒性食物,外出要加强颈、腹部保暖,最好晚间坚持泡脚,注意养肝、护肝。
    中医有“三九补一冬,来年防病痛”的说法。滋补可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的食品有山药、洋芋、马铃薯、板栗、糯米、花生、鸡肉、牛肉等;补血食品有黑芝麻、红枣、桂圆肉、黑豆、黑木耳、乌鸡、红糖等;补阴的食品有百合、梨、银耳、鸭肉、荸荠、藕、牛奶、鸡蛋、蜂蜜等;补阳的食品有羊肉、胡桃肉、韭菜、茴香、鹌鹑等。进补时忌盲目食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虚可补,不虚正常饮食即可。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外,在日常饮食中,还应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玉米、藕、胡萝卜、山芋、百合、羊肉、牛肉等,这些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冬至养生三大原则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
    1.养肾为先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2.温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有损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3.增苦少咸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使心脏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体育锻炼:瑜伽、慢走、太极拳等
    冬至市民应早睡晚起,等阳光出现才外出活动,“冬季天气寒冷,晨练过早容易使人体受寒冷空气刺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姚乐毅建议,可将晨练安排在早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高血压患者如果晨练太早,气温太低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可能引起心绞痛发作。
    冬季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运动时让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即可,比如瑜伽、慢走、太极拳比较合适。
    日常饮食:应“三多三少”
    冬至已到,天气寒冷干燥,万物都已蕴藏,因此人的身体也需要进行滋补,而冬至也被人称之为最佳的滋补时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