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青海道教介绍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青海道教之所见所闻 

     作者:魏明章(西宁市政协委员)

     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  2009-11-26      

      

     道教传入青海 

     道教是我国的固有宗教,它是在我国古代崇拜鬼神的巫术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远在汉代已逐渐传入河湟一带,在青海,以西宁为中心写下了它的历史。北魏太武帝改信道教,并进行灭佛。当时西宁为鄯州,是北魏的统治地区,道教就在鄯州兴盛起来。唐朝皇帝,因道教供奉的始祖老子姓李,便尊老子为李氏宗祖,追认为“太上玄元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郡普遍建立道观,大力发展道教,成为道教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青海当时道教兴盛的局面也不例外。

     宋代帝王,师法唐皇,命人广求道经,大建宫观,信徒众多。徽宗更是以“教主道君皇帝”自称,因而道教在全国传播更快。元代,为利用张天师及其道派,加强对汉族人民的思想统治,实施“以其俗而治之”的政策。大量赐帑,广建道观。元未明初,道教在今青海乐都县引胜沟的老爷山等地,建立了第一批道教建筑群。

     明初,朱元璋为崇奉道教,御注《道德经》,并在各地大修道观。在洪武时,西宁卫地区已道观林立,名山胜地都有其信徒潜修。如在今西宁北禅寺山巅建立玉皇阁、雷殿、斗母宫、文昌阁等。宣德年间,会宁伯李英在西宁城内东北隅修建广福观。宣德亲赐“广福”观名。当时翰林学士曾棨曾撰《广福观建修记》碑文,以纪其事。观内建有吕祖祠、玉皇阁、观音殿、三霄圣母殿、关帝殿等。万历二十年(1592)在雷鸣寺街创建三师殿。天启、万历年间,在今湟中县南佛山建立了玉皇阁、张仙殿,大通县元朔山顶建立无量大殿。嘉靖时,贵德县城内建立玉皇阁,内附三清殿、三教洞等。湟中灵华山建立集福观等。

     清代,道教进一步在青海得到发展,并在青海蒙藏地区传播开来。据《安多政教史》记载:“青海蒙古的却图汗口头说,他信奉佛教,实际上他喜欢汉地的道教。”松巴的《如意宝树》(青海史)中说:“因却图汗信仰道教,一度在青康地区,他的经济势力很大,到1637年被固始汗消灭。”康熙时,有道士张仙、王老实、朱素贞等在西宁较有影响。至清中叶,西宁道士又先后建立了南斗宫、北斗宫、三官庙、香水园八德巷、朱仙塔院(均在今城中区)、东狱庙、镇武殿(今城东区)。并在今湟中县总寨乡徐家寨会龙山建立雷殿、镇武殿;今湟源县北极山建立北极观;今湟中镇海堡建立万寿观;今贵德、乐都、门源等地创建三元阁、关帝庙、城隍庙、文昌阁、玉皇阁等。到清未,道教在汉族群众的生活等许多方面,影响较为深远。但经同、光之变,许多道观多被焚毁。

     1911年,江西都督取消了张天师的封号,道都曾一度衰落。1914年,袁世凯仍复封其号,发还田产,重颁“正一真人”印。当时,在西宁出家的道士道姑,分别居住在朱仙塔院、香水园、北山寺灵官殿等处,直到西宁解放时,尚有道士18名,道姑20多名,直到1958年宗教改革时,各地的道士道姑,全被勒令还俗,回家劳动生产。在大通元朔山居住修行的道士15人,道姑2人,一律被赶回家。尤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青海各地的庙宇道观,在破“四旧”的名义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拆除。如有名的元朔山、娘娘山,乐都马营孔家咀,湟中西元山、佛洞等所有道观殿堂,被破坏的荡然无存了。

     1979年,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2年西宁市北山寺开放,划归道教作活动场所,改名土楼观。由信教群众集资,先后修葺一新。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出家道士、道姑50余人。

      

     青海道教的派别及教义

     青海道教,在汉族人民中的影响较深。其派别有二,即全真派和正一派。

     全真派,即出家后到名山胜地的道观洞府修行者。他们的生活来源,全靠十方布施和募化,或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们蓄发挽髻,持戒尺,男子称道士(俗称道人),女子称道姑。日常头戴混元巾、重阳巾、一字巾、合页巾、诸葛巾等。道袍有大长道袍和短道袍等。脚穿白云鞋(鞋帮有云纹)。

     正一派,因张道陵封为正一天师,后世称为正一道,或天师道(火居道、黄冠道),也叫符篆派,或印符派(应术派)。是道教中以符咒、驱道、治病为主各派的通称,它是从古代巫术演变而来,宣扬神鬼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这一派,可以在家生育子女。以道教的经典为汉族群众的祖宗亡灵超渡诵经,预祝早登天界,脱离苦海。

     居家道士,即以阴阳为业,西宁人称为“老师傅”。他们由道徒升为道长。须经考试“奏篆”。初级的称“都功篆”;中级的称“盟维篆”;高级的称“五雷篆”。通过“奏篆”合格后,即可成为道长,设坛斋醮时,头戴上清冠、黄冠、玉清冠等。法衣有满天星、天仙衣、八卦衣、寿字衣、班衣、郁乐箫台(高功衣)等。法器有木鱼、十音云锣、铜铃、铙、钹、鼓、笙、笛、管、旗、剑、尺(雷尺、令尺)等。道场中还陈设神像,有三清四御十大灵宝朝玉帝、十殿阎君朝救苦、文武三师朝玉帝、四帝二后朝三清,三十二天朝上帝,七十二地煞朝太岁、三十六天罡朝紫微。还有三宫、雷祖、十二功曹等神像。

     居家道士在诵经祈福禳灾或给群众超渡亡灵时,其时间有三至七日,或更长的时间,人数三至十数人不等。

     青海农村的汉族群众,信仰道教正一派的人是很普遍的。如打庄廓、盖房子、立大门、造阴宅(坟地)、婚嫁丧葬等事宜,都请他们推算良辰吉日。解放前,有了疾病亦请他们抓鬼治病。解放后,对这些人政府列为取缔范围。但在边远乡村,仍在活动。

     青海城乡道教信徒还有信仰城隍、关帝、财神、火神娘娘、牛王、马祖、龙王、山神等等,到处建有这些庙宇。据1931年青海省民政厅统计,全省共有这类庙宇93处。

     道教徒最根本的信仰是“道”。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神创造的,这个神或曰“元始天尊”,或曰“太上老君”。道教所尊崇的最高神为“三清”,即玉清境清徽天元始天尊;上清境禹余天灵宝天尊;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其中上清灵宝天尊,则本于道教早期的太上老君。太清、玉清为虚无。还有三官(即天、地、水)、三师(即无量、天师、雷祖)、四御(即四位天帝,其中最尊者为玉皇大帝,他是“诸天之主”、“万天之尊”。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人间祸福,天寿生死。他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天上最高统治者,也是人民信仰之至尊。另外三位是中天紫徽北级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并有三元君、王方五老元君、十方诸天尊、以及无量星君、灵官、元帅、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神。这些神都在天上各司其职。再加上地上的五狱、五镇、四渎、四海之神,山川社稷之神……,构成了道教世界。其中又有天仙、地位、散位之分。天仙在天上,地位在人间,散仙在天上人间飘忽不定。道教还供奉八仙,更为常见。

     明清以后,民间流传的玉皇大帝、城隍、关帝、土地、门神灶神、地狱官鬼等民间所祀之神,都纳入了道教系统,成为道教的神谱。

     道教的主要节日及诸神仙圣诞日有:玉皇大帝正月初九日;丘祖正月十九日;王母圣诞三月三;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诞,无量成仙日;三月十八日王重阳圣诞;四月八日金花仙姑诞;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三清节:二月十五日道德天尊;冬至元始天尊。夏至灵宝天尊。五腊节:正月初一日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初七日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腊月初八日王侯腊。九月九日“九皇会”等。都按时恭忏聚会,进行宗教活动。

     这些节日,几乎成了全民的社会活动,许多道教的节日,都有盛大的庙会,如大通元朔山六月六的朝山会等。

     道教管理机构和组织

     历代政府为了加强对道教的管理,除中央设置机构外,还在全国各地设官治理,如金代,在地方设立府置司,正曰“道锅”副曰“道正”,以三年为任。明正统元年(1436)建陕西西宁卫“道纪司”,置都纪和副都纪一个。州为“道正司”,称道正。据《明实录》卷21:“正统元年(1436)八月,建陕西西宁卫道纪司,从本卫奏请也。”

     清代,府设道纪司,设都纪一人,秩从九品;副都纪一人,品秩未入流,为府管理道士之官员,例择通晓经义、恪守清规之道士充补,由礼部移咨吏部注册。县设道会司,设道会一人,管理县内道士,其品秩升转,礼授、情况与都纪相同。

     西宁府西宁县道会司,道会一人,并给钤记加“西宁府属西宁县道会司谈复德钤记”,设官不给禄。道官一般在道士中兼职,给予戒牒,管辖道家。

     民国时期,关于民族宗教诸事,由蒙藏委员会承办。1938年为研究道教教义,发现周易哲理,宣扬民族精神,共谋福利社会,西宁地区的道众在朱仙塔院成立了青海省道教会。设会长一人,巡昭(纠察)一个,选举甘肃古浪人张诚教(全真派)为会长。各县嗣后相继成立了青海道教分会。

     1944年三月,谈继德被选为西宁道教会分会监事。

     1946年改为青海省道教理事会,选赵涵虚(西宁人,全真派)为理事长,直到解放。当时西宁有道士、道姑38名,其中男18名,女20名。1940年互助道教会选寇输贤、李生辰等4人为推事,负责会内教务。管理全县的道士、阴阳、风水等76人。1949年有道士2人、教徒132人。1942年乐都县成立道教会,一处设县城隍庙,由周太清任会长,朱炳南任副会长。另一处设马营孔家咀的乱坛庙中,由保遵五任会长。

     青海解放后,1957年4月,根据中国道教各宗派、道教界人士和道教学者岳崇岱、陈樱宁等倡议,成立中国道教学会。会址设北京。1987年召开的道教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市土楼观道长赵理璞被选为道教全国代表大会的理事。

     1982年成立西宁市北山道教领导小组,由赵理璞任道长,开放了道观,进行宗教活动。

     青海道教人物述略

     青海道教活动的历史上,有不少知名的人物,如明代的苏、张师徒,清代的朱素贞、张真人(名清春,字元明,山西汾州人。俗名睡仙,乾隆八年羽化,葬于西宁东南郊,建塔立碑记之)、苗教升(自幼出家,精通医学,自制丹丸,济世活人,分文不取。享年99岁,无病而逝);近代的袁三俸等。他们对道教信仰虔诚,苦心修性,熟悉斋醮,精通道教经典;有的还著书立说,对青海道教的发展,有较深刻的影响。

     苏、张师徒,姓名不详,湖南人,屡试不第,出家修行,云游至西宁西元山。收徒张道(西宁张家湾人,名讳不详),后张道先师苏道于明万历年间在西元山桃源洞坐化,后人以肉身塑像供奉,称张仙庙,每年香火旺盛。其师苏道耻于徒先得道飞升,至后山舍身投崖。

     苏、张师徒在西元修行时曾说:“修炼佛山第一峰,静中子午自从容,有人向我修行时,云在窗前鹤在松。”因二人次第得道成仙,人杰地灵,故西元山声名远播。

     另外,苏张二道还有“一鱼点化、二仙成道”的民间传说:据传,苏张师徒在山修行了若干寒署,有一日,张道晨起舀水,有一尾鲤鱼被舀入桶内。按道家戒律,张道将鱼舀出放生,次日示复如此。张道便将此事告诉师父,师父说:“明日如此,取来开斋。”次日张道舀水,将鱼舀回,准备晚斋,烹调时香味扑鼻,他忍不住,将鱼尾尝了一点,然后去修莲台。试坐莲台时,师父突然进洞,张道欲起立迎师,却起不了。师父见此情景,就说:“静坐勿动,你已得道成仙。”苏道即叹曰:“我修行半世,未遇仙缘,今徒弟已成仙,我还有何脸见人。”遂将鱼肉吃完,到山后欲舍身跳崖,忽出一崖如掌,撑着苏道,后有一洞,苏道即在此洞羽化。

     朱素贞,道号道伦,俗称朱仙。据传为明朱元璋之裔,朱万里之子,崇祯皇帝之叔。自幼出家,清康熙时来西宁传道,曾创建南、北斗宫等道观。羽化后,于咸丰年间在西宁南山寺麓建灵骨大塔一座,人称朱仙塔,或西塔院。民国时期,由西宁道士高八爷(名不详)等在塔前建大殿一座。纪念朱仙。

     烟霞,姓名不详,西宁人。童年即有飘然出世之想。亲殁后,决心入山,沉潜道学。中年曾游四方,道行卓越,同时辈流,皆敬仰之。宿馈怀素草书,凡历数十寒暑。晚岁驻锡于兰州城南三光阁,苍颜白发,神采奕奕。1921猷伏案作书,写有隶书《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刻石,今有拓片传世。1926年左右羽化于兰州。

     赵文辉,字宗睿,号涵虚,西宁人(1899—1958)。自幼出家,拜大通元朔山道士杨理卿为师,随师去兰州、天津等地云游。1921年在湖北黄陂县拜于教海师学针灸。1925年去西安,10月赴湖北武昌长春观受戒后去上海、杭州、天津、青岛等地访师学道。后在上海居留9年,曾到湖北刘仪照处学习针灸两年,继又到江苏无锡等处进一步学习针灸。1937年上海沦陷,他到西安华山北峰潜修。1949年后曾购得《道藏》一部来宁,在西宁城外南海殿为群众针灸治病。后在北玉井巷郭家花园施诊,并先后收贾至静、邵余三、杨子文、马海如等人为徒,传授针灸技术,为青海的中医针灸发展作了一定贡献。1950年,他参加了中医师学会,在西宁城内北街郭家花园建立了青海省针灸专科诊所。他为青海针灸技术奠定了基础,为青海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曾先后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青海省政协委员、西宁市人民代表等。1958年3月2日羽化,年58岁。葬于大通元朔山五龙掌,立塔纪念,上书联文为“寸针治百病,百纳了一生”。

     陈道,西宁人。张道,山西人,住西宁西大街百斗宫内。他俩擅长武术。二十年代后,长期收徒传艺,还远到西宁西川的十多个村庄传授武术,直到四十年代末。这期间,西宁一大批武术爱好者不断出现,如赵成章等较为出名。

     袁明发,号三俸(1851—1953),俗称袁道。西宁市傅家寨人。自幼好道,在今湟中南佛山出家修行。精武术,善书法,慈善乐施。1931年左右,他曾驯服梅花鹿一只,平时,在山中觅食,唤之即来,常傍左右。出山化缘,成为坐骑。他手扶龙头拐杖,上挂葫芦松枝等物。行动疯疯癫癫,说话不论不类,人多不解其意。他常说:“莫学道,先学癫,道是疯道。”他身材高大,童颜鹤发,道貌岸然。常来西宁住朱仙塔院及南山寺西岩洞,收有信徒50多人,颇受人尊敬。民间传说:袁道有“缩地法”(斩路法),能晨在山中,午在西宁,行踪不定。西宁解放前夕,人们受反宣传影响,纷纷将家迁往附近农村去避。当时袁道手拿一个桃子,口中喊道“桃烂手不烂”,人们不解其意。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后,纪律严明,秋毫未犯,没到农村去的人,都安然无恙。但逃到外面去的人,因受到马步芳散兵游勇的抢劫,部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后来,人们才悟出袁道所说的“逃烂守不烂”的道教偈语。这件故事在西宁解放时,传为佳话。

     贾至静(1908—1982),青海乐都人。幼年拜朱仙塔院纳明德为师,潜学武术气功,擅长棍法。1937年去华山云游,拜姚道(名不详)学针灸技术。后回宁仍以诵经打坐为主。1945年赵涵虚返宁,拜师学针灸长达15年之久。1953年参加了青海省中医师进修班。毕业后继续随师行医,全面掌握了针灸技术。1958年8月到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工作。1982年12月卒。

     他生前总结了“三部候气开通进针法”和“以通为用”的主体治疗建议,为西宁中医针灸事业的继承和发扬作出过贡献。曾选为中国道教协会青海省代表,青海省中医学会针灸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宁市政协委员、西宁市人民代表等,卒后葬于元朔山五龙掌其师赵涵虚墓旁,上建至静塔一座,上书“神针尽仁义,奇能济群生”。

     赵理璞,道号若愚(1909—1987),西宁人。他自幼天资聪颖,皈依全真道,曾云游于华山、武当山等胜地,后至四川青城山二仙奄认师受戒,领得戒牒,返西宁设坛说教。解放后,1957年宗教改革,停止道教活动,他糊口于南大街小学达20年之久。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了宗教政策,将西宁北山寺划为道教活动场所,并成立西宁市北山道教领导小组,他上山担任道长,收徒诵经,弘扬道法。选派徒子二人,去北京白云观学习道教仪礼,其徒喇宗静申请政府拨款外,四处奔波化缘,兴修道观,重塑神象,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北山,使土楼观面貌日日改观,成了西宁旅游胜境。1976年在他出席了北京中国道教协会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理事。后担任青海省政协委员和西宁市政协委员等。他长期苦研《道藏》颇有造诣。1987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在北山羽化,亨年79岁,葬北山后。1990年在观前迎仙桥畔建立灵塔一座,以志纪念。

     青海的道教胜地

     明、清时期,青海道教的传播和发展较为迅速。除在西宁地区建立宫观设坛宣教外,同时在名山胜境的宫观,每年按道教规定,按时举行庙会和六月六朝山会。规模较大的有西宁北山寺湟中西元山、大通元朔山、互助五峰寺、乐都老爷山、湟源北极山等地。

     西宁北山寺

     北山寺,又名北禅寺,是西宁地区的风景胜地。位于城北5里许,原为佛教古刹。寺内石窟有隋、唐、宋、元的壁画和藻井。我国古籍《十三州志》、《水经注》等,都有关于土楼神祠的记载。北魏时,僧人在土楼崖间凿洞建寺,明代有印度僧人也曾主持过佛事。永乐间,又敕赐寺名“永兴寺”。后屡遭兵火,时建时焚。遂由道教徒进入土楼山寺静修,直到清末,以迄民国,建有福宁楼,内供斗母等,三清洞、八仙洞、七真洞、无量洞、吕祖洞、三官殿、灵官殿等内塑神像。五十年代,西宁市人民政府在北山寺周围种植了许多树木花草,后又开辟为北山公园,供游人休息。由于北山寺历史悠久,景色秀丽,素有“北山烟雨”景观,“湟中古寺第一”之雅称。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了严重破坏,自1978年以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北山寺划归为道教活动的场所,政府拨款,道士们四出募化集资,修缮道观,植树造林,建桥立亭,环境大变。

     1985年1月23日,西宁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5月17日又晋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每年六月六,在北山寺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解放后曾一度停止活动。近年又有北山庙会,每年按时举行。

     湟中西元山

     西元山,俗名南佛山(朔屏山),为青海胜景之一。《道藏》称为“第四太元极真洞天”。它在中国道教史上较为有名。与大通元朔山同为明代修建的我国第一批道教建筑群。

     据《道藏矛君内传》云:“大天之内,洞天三十六。”西元山为三十六洞之一的桃源洞(也称绿杨洞)。

     乾隆《西宁府新志》谓:“西元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康缰沟脑,巨石崇竦,岱色浸云,即道藏之第四太元极真洞天是也,俗名佛山。”光绪二十五年(1899)侯自升写《西元山序》谓:“西宁南山区,兹地有西元山者,非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根有金纳峡,顶有朔屏台,前有照壁山,后有舍身崖,东依朝阳馆,西连黑虎洞,是山之外景。内有绿杨洞、飞熊崖。斯山为含山吐水之方,藏风聚气之所,上有数仞剑峰,足蹬手攀,循砌可上;下有数里石蹬,羊肠鸟道,接踵而来……是山虽无奇花异草,且紫阙瑶宫,柱殿连台,丹楹绣柱。而左有虎距,右有龙蹯,前有狮眠,后寝伏虎。四面有朝山迭水之奇,上天有天灵地秀之妙、非苏张二仙成道以此,安知山之毓秀之名也……。”

     又据1944年未著撰人姓名的《西元山后序》中说:“西元山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已有四百多年之久,为西宁八景之一”(按:西元山非西宁(湟中)八景之一)。“距省城六十华里,出境于大源,朔屏两乡之间,南有炼丹之峰,洞口有把门之猿猴,山高气凉,四季有风云出没之奇;早晚不同,随时有先雨后雪之怪。前山峰有求寿古蹟,后洞有治胃良药,有百祥之飞鸟,人畜之梅鹿,云游八方……。”这些文字补充记载了西元山的壮丽风光,反映了风云壮观的佛山景色,洞天福地的道教奇迹。

     西元山在今湟中县西南35华里的经纳峡中,山势奇秀,风景美丽,后有洞,中有佛阁庙宇,山有桃源洞主殿、菩萨殿、无量殿、灵官殿、三清殿、玉皇殿、魁星阁等道教建筑群和求寿台、朔屏台、投身崖、飞升洞、药石洞仙迹组成。始建于明、清,盛于民国,是西元山附近十二民堡与十大滩信士等捐资创建的。西元山不仅自然风光称誉于时,而且地灵人杰,出了许多修真养性得道成正果的人,其中如苏、张二仙等。

     1958年西元山被毁,1980年起,由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群众捐资募化重建了桃源洞殿、菩萨殿、玉皇阁等,成为旅游的景点。

     湟中黄蒿台仙佛洞

     仙佛洞,位于湟中什张家长流立沟峡谷,距西宁市40公里,相传始建于元末明初,当时即有道人居住。明嘉靖年间,有道士修建了千佛洞、药王洞等殿建筑。清代又增修了玉皇殿、黑虎洞、三清殿、九间楼佛阁等道观,建筑始大备矣。成为今湟中道教的主要名胜之一。1931年有道人张氏(俗称“尕道人”)四方募化,将仙佛洞被毁的殿宇修葺一新。

     “文化大革命”时期,仙佛洞部分建筑遭到破坏。道士被勒令还俗。1979年以来,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实,仙佛洞也获得了新生。由于道众的四处募化,修复了被破坏的洞观,开始了正常宗教活动。

     仙佛洞,峡深水青,林木苍翠,风景幽美。

     互助五峰寺

     五峰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五峰乡马圈,距县城20公里左右。五峰山因它周围有5个大小高低不等的山峰“宛如举起五个手掌而得名”。五峰寺座落于山腰,初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嗣后,历代不断修缮。

     五峰寺为道教活动的地方,有三教洞、三清宫、镇武殿等。山上古木森森,林壑优美,飞瀑清泉。名泉有澄华泉、龙凤泉等,泉水清香,远近闻名。每年六月六举行庙会,附近各地的居民前来朝山饮泉水者甚多。“五峰飞瀑”为湟中八景之一。

     清乾隆时,西宁佥事杨应琚在五峰寺建有房舍三楹,名“寒泉精舍”,并立有《五峰碑记》。

     1958年,五峰寺遭到破坏。1987年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后,政府曾拨款修葺,飞瀑已成台阶化,较前更为壮观。每年六月六庙会期间,并在山上举行“花儿会”。各地歌手云集于此,歌声满山。

     大通元朔山

     元朔山,亦称北武当山,俗称老爷山,位于大通县桥头镇东,距西宁35公里。

     元朔山,道观林立。明万历年间,山顶建无量大殿(俗叫柴家殿),系明总兵柴国柱(大通人)所建。内有无量塑像,满壁为永乐太子出家传说的半浮雕式彩塑。三师庙(即祁家顶)也称灵玄宫,建于元朔山最高峰,庙较小,内塑天师张道陵、文昌师、无量师像,是祁土司所建。故名祁家顶。从明、清到民国,先后在山上修建的庙宇有雷祖殿、百子宫、七星洞、八仙洞、药王宫、菩萨殿、文昌宫、玉皇阁、斗母宫、老虎洞等洞府。山上还建有关帝庙,俗称太无宫,土人称为老爷庙,故山以此庙得名。无朔山所建的道观,是青海唯一的较为完整的道教建筑群,在1959年宗教改革中全被拆毁,出家的道士15人、道姑2人,也被赶下山还俗。1978年元朔山作为电视传播塔址,宗教活动从此停止。

     元朔山腰的五龙掌,风景秀丽。明代曾有五王庙,据传院内正中三间塑玉皇大帝,旁两间为“五龙捧圣”塑像。四面大殿塑四海龙王,故称五王殿。此殿后毁于兵火。嗣后为山上道土羽化后,埋葬之地,其中有近代为青海针灸事业做出的贡献的道士赵涵虚、贾至静的灵塔。

     每年六月六,元朔山有传统朝山会(朝山会民间传说是为永乐太子(即无量祖师)羽化成仙的日子),近年来发展为物资交流会及“花儿会”。

     乐都武当山

     乐都县有主要道教庙宇两处;一处在引胜沟王家山对面的武当山(俗称老爷山)上,据传建于元末明初。大殿和配殿,供奉无量祖师、玄元大帝、牛王、马祖、观音等神像。山后有菩萨殿、灵官殿,半山腰有镇魔宫,于清顺年间毁于兵火。1936年,经道众募化重建。1958年被拆毁,1979年群众又重建大殿和道士住房等。

     马营乡孔家咀乩坛庙,建于(1945年)。庙宇按道教规式,分前后八卦式建成,为一进四大院,殿内塑有玉皇大帝、十二雷部、灵官等。庙外有牌坊一座,上书“昆仑山”三字。1958年被拆除。

     湟源北极山

     北极山,在湟源县城北里许的八宝山(北华石山)南麓,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驻军参将长白新公倡议修建,九月建成,建有无量殿(镇武殿)、奎星阁,殿东侧为三义殿(刘、关、张),南为灵官殿,殿西南修建文昌宫。灵官殿东侧为药王宫,东南有三清殿等。游人登山,群山城郭尽收眼底。每年六月六有朝山进香的活动。

     北极山道教建筑群,在清同治之乱中被马文义焚毁。光绪元年(1875)重修。1929年马仲英血洗湟源时,文昌阁被烧。1935年重修。1958年全部拆毁。近年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新建山门、大殿、亭台等景观,六月六朝山的活动也很热闹。 

      

      

     青海道教 

     来源:青海民族宗教网 2011年3月29日 

      

     一、传播

     二、信仰与教义

     三、宗教活动

     四、名山庙观

      

     一、传播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和传统习俗曾发生过一定影响。按其渊源,它是在中国原始宗教、儒家伦理、黄老之学(黄老学派的学说,即战国、汉初道家学派。以传说中的黄帝同老子相配,并同尊为道家的创始人,故名)等庞杂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和天平道的创立,标志着道教的产生。

     道教作为汉民族文化组成部分,在青海的传播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水经注》、《唐人小说》、《太平广记》和甘、青地方志书等古籍以及道教经籍汇纂《道藏》记载,魏晋时,唐述山(今循化境内的积石山)人烟罕至的山腰上有"鹤衣羽裳之士"、"怀道宗玄之士"和"皮冠净发之徒"在唐述窟和时亮窟内诵经修道,并收藏有大批古籍经书。羌人以为神鬼,羌人谓鬼为唐述,故把积石山称唐述山,把道人居住修炼的石洞称唐述窟,依积石山东流的黄河称唐述河。唐玄宗时,鸿胪(lú,音卢)寺丞张(zhuó,音捉)奉旨使河源,在积石山下遇被称为"仙女"的出家道姑,返回长安后,将自己的际遇见闻,写成纪实文学《游仙窟》。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尚书》等古籍中都记载有道教管理天上、地下女仙的最高女神西王母的住所,如湟水源头的西王母石窟,祁连山上的西王母祠,昆仑山上西王母的琼楼仙阁等。道教创立后,在江河源头这块净土上就有梦想脱离红尘,在没有人烟的清净之地修道成仙的道姑。在道教经籍总汇《道藏》中,记载有道教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在十大洞天中第四大洞天为西玄山,西玄山即今青海省湟中县的南佛山。该山原名南朔山,自有道人居住,该山即与道教结下了姻缘,改称西玄山,相传有苏某、张某师徒二道人在此成仙,此山即成为道教的仙境,排为十大洞天之四,取名为"太玄极真洞天",元明时期改"玄"为"元",山称西元山,洞改称"太元极真洞天"。清初,塔尔寺活佛阿嘉率僧朝拜西元山,见此山高耸入云,树木参天,芳草铺地,花香鸟语,山泉甘甜,确实称得上洞天福地,人间仙境,即大兴土木,在山巅的平地上修建了佛殿,增加了佛教的香烟,故山名又被称为南佛山。在青海东部地区,许多山名都与道教有渊源关系,并且遗留有道教的文物古迹,如大通境内的元朔山、金娥山,乐都境内的武当山,湟源境内的北极山,互助境内的五峰山,西宁境内的土楼山等,至今仍是道教活动的场所,说明道教在青海东部地区有着久远的传播历史。

     道教在青海的传播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因素。青海地广人稀,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而少数民族群众普遍信仰藏语系佛教或者伊斯兰教。道教自传入青海之后的千百年间,没有出现过道行渊博的著名道士,进入青海的游方道士、道姑,大多数是把这里作为静修成仙的境界,到人烟罕至的深山老林为成神成仙而修炼,最后老死山林,未为道教增加一个信众;在官方、上层、文人等层面上,道教的信众也为数不多,使道教在青海处于无政治地位,少经济来源,缺乏传播、发展基础的状态。明宣德元年(1426)会宁伯李英按永乐皇帝在世时的旨意,在西宁城东北建广福观,设道纪司,聘请道长、道士主持观内宗教活动,信众不多,香火不旺;明末清初明宗室、崇祯皇帝之叔父朱清真崇信道教,在今西宁南山居士林东侧修建道观西塔院,塔院中虽然也有一些道士陪伴朱清真修道,但很少参与民间道教的宗教活动,很少过问道教的传播。故清朝乾隆年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在《西宁府新志》中说:"湟中(泛指青海)本小月氏之地,……无怪释氏多而道士少。"青海道教的道士分两种,一种为出家道士、道姑,属全真道,即炼养派,只注重个人深山修炼,忽视现实生活和道教的传播;另一种为居家道士,又称火居道士,属正一道,即符派,则只在家族内单传,在民间做些画符念咒、召神驱鬼、祈福禳灾活动。这些都从主观上限制了道教的传播发展。元、明、清时期青海设有道纪司,民国时期成立了道教会,它们都是管理和控制道教的机构,并不重视道教的存亡兴衰。由于青海道教自身的原因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使道教的传播只局限在东部地区汉族群众中,并通过与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神仙崇拜攀亲结合,在社会底层自发地流传着。

     青海道士和信众到1949年约二三万人,主要分布在西宁、湟中、湟源、民和、乐都、大通、贵德、互助等市、县的汉族聚居地。西宁地区的道教传入较早,但起初在群众中没有传播。约在元明时期,才有全真道出家道士,居住北禅寺(今西宁北山寺)、南禅寺(今西宁南山寺)等处,以炼养静修为主,也吸收道徒。明朝末年,朱清真,道号道伦,人称朱仙,来西宁修西塔院,为静修之地。他去世后,道众对西塔院进行了维修和扩建,改名为朱仙塔院,成为西宁地区道教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清康熙时,山西著名道士张真人(名清春)来西宁住朱仙塔院传道,因精通道理,医术高明,信道教者日众,香火甚盛,乾隆时他去世后,道众为他建塔立碑,岁时奉祀。乾隆年间,先后又有道士苏仙、张、孟、尧、李在朱仙塔院传道。民国年间,西宁道教信众有1万余人,主要为居家道士,出家道士和道姑分别居住在南山寺、北山寺、泰山庙、香水院、朱仙塔院等宫观。

     湟中县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是西元山,史书称该山为"道藏之第四太元极真洞天"。山内有道教宫观四五座,历史上曾有较多出家道士住此修道和授徒,周围的汉族群众绝大多数信奉道教,春夏两季,很多信徒都要入山朝拜,进香还愿。湟中解放后,信众日渐减少,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

     改革后,一度停止了活动。1980年以后,西元山又有8位出家道士(6男2女)居住,恢复了道教活动,香火比较旺盛。道教传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时间不详。民国时期,古鄯、巴州隍庙有出家道人、道姑居住,进行修道和传教活动。民和解放初期,全县有出家道士4名、道姑4名,分别居住在巴州隍庙、古鄯隍庙、总堡龙泉寺、东沟驮古岭寺。1956年,有法师14名、出家道士10名、道姑7名。50年代末,隍庙拆除,法师、道士、道姑多数还俗务农。80年代,当地汉族群众自行修复隍庙,又有出家道士、道姑住庙。

     乐都县道教的传播历史,上可追溯到唐朝。唐朝乐都地区为军事重镇,是陇右道节度府前哨驻地。在崇信道教的影响下,住在乐都的唐军文官武将将道教传入,并以道教名山武当山命名乐都北山,在山巅修建了道教寺庙真武庙、无量殿、磨针宫、三清殿、黑虎宫、吕祖宫、百子宫、雷祖殿。还在乐都地区修建了玉皇阁、关帝庙、八卦绰楔等道教活动场所,可见当时道教之盛。明末清初内地道教衰落时,一些游方道士流落青海,寄居乐都道教的名山寺庙静修,并在民间传道,使道教在乐都汉族中有了新的传播。1958年停止活动,1981年恢复活动。

     平安县从明朝开始有道教活动,与民间信仰相结合,先后建有百子宫、药王庙、关帝庙、龙王庙、雷神庙、火神庙、山神庙,都住有出家道士主持。有一定数量的居家道士(即符派,当地群众称"印符道士")。1958年停止活动,1981年后开始在民间活动。

     湟源县道教庙宇较多,仅北极山在明清时期就建有文昌庙、真武庙、奎星阁、三清庙、三圣庙、土地庙、雹神祠等,有众多的出家道士住庙主持,在汉族聚居的其他地方还建有玉皇庙、玉皇庙坊、文昌阁、关帝庙、财神庙、龙王庙、火祖庙、东岳庙、隍司行宫、静房等,历史上北极山香火最盛,每年农历六月六日为朝山节,"士女倾城往游",四乡咸集,行香还愿,可知信徒较众。由此也就有较多出家道士、道姑、道童和道长。民国27年(1938)曾成立青海道教会湟源分会,设有理事长。湟源解放后,其活动乃一如既往,1958年后停止活动,寺庙多拆除。1980年后,根据群众的要求,修复了北极山庙宇,在出家道士主持下恢复了道教活动。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道教的传播范围比较广,信教群众人数在1949年前约万余人,道观有40余座。著名活动场所在元朔山(俗称老爷山),因其香火最盛,被称为北武当,明朝时此山即修建有太元宫、紫峰观等道教建筑。大通解放前夕有出家道士13人,道姑2人,分别主持山上15处庙观。1958年后,庙宇道观被拆毁,道士、道姑还俗返乡。1980年后,根据道教信众的要求,在老爷山上重新修建了庙宇,由出家道士主持,恢复了道教信徒的正常宗教活动。金娥山,又名金山、娘娘山,是大通道教活动最早的地区。史载,隋朝炀帝亲率大军征吐谷浑,曾在此山驻扎,并宴群臣。期间,炀帝妃金娥去世,崇信道教的炀帝即令在驻地修建道观,名圣母祠,改山名为金娥山,令大将元寿驻守此山,留随行道士主持圣母祠。自此,该山道教烟火不断,何时荒废已不可考。近年又有当地信众择地修起庙舍。

     互助土族自治县道教传入约在明崇祯年间,道教寺庙五峰寺即修建于明崇祯年间,有道长主持寺务,并有出家道士、道童住寺修炼。信众主要为汉族群众,也有少量土族信众。民国29年(1940)曾成立道教会,设会长1人,推事4人,管理道士、阴阳、风水等共76人。1949年,有道士2人,教徒132人。在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贵德县等地,从明朝开始道教也传播开来,但主要是居家道士,子孙世代家传,并具有道释兼俱的特征。虽然信众不多,但宗教活动比较活跃,凡汉族群众打庄廓、盖房子、立大门、选坟地、婚配、丧葬,多请道士勘风水,择吉选辰,设坛斋醮,诵经祈祷,这些宗教活动不同程度地一直流传至今。截至1995年,青海信仰道教的人数约9万人,批准开放的道观有12座。

      

     二、信仰与教义 

     (1)信仰

     道教生长于中国文化土壤中,是以本土原始宗教为基础,以道家哲学思想为核心,吸收儒家“修齐治平”思想和祭祀礼仪,融汇佛教业报轮回和解脱济度的教理而形成的宗教。信仰庞杂,敬奉神仙众多,发展中又不断把民间信奉的神灵纳入信仰谱系。其神灵体系分为尊神、俗神、神仙三大系统。

     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包括三清、四御、诸天帝、日月星辰、四方之神、三官大帝等。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玉清指元始天尊,上清指灵宝天尊,太清指道德天尊,此三尊统御诸天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四御指位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即总执天道的玉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的中央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主持人间兵革事的勾陈上宫天皇上帝,执掌阴阳、生育万物、安排大地山河的女神后土皇地祗。诸天帝指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以及九天上帝、三十二天帝等。日月星辰指将三光神化,日为大明神,月为夜明神,金木水火土五星、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等均为星神。四方之神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三宫大帝指赐福天官、赦罪地官、解厄水官。

     俗神是民间信仰中的神灵,被道教纳入信奉谱系中,包括雷公、电母、雨师、风伯等自然神,禹王、关帝等英雄神,文昌帝君等文化神,门神、灶神、城隍、土地等保护个人、家庭、城乡公众安全的守护神,药王、财神等功能神。

     神仙是道教理想中的修真得道、神通广大的长生不死者。最初流传的神仙,多为上古传说人物,如赤松子、彭祖、黄帝、鬼谷子、黄石公、河上公、广成子、西王母、骊山老母、东王公、玄女、素女、采女、麻姑等;汉魏以后,增加了道家和道教人物,如庄子、列子、文子、张陵、尹喜、三茅、王玄甫等;唐宋以后又增加了吕洞宾等八仙。据陈葆光《三洞群仙录》载,至宋朝,道教仙人有1000余名。

     在青海地区,被道教列入出过神仙的洞天福地有积石山、西元山、昆仑山、西海,被信众所崇拜、所神化而列入青海神仙系列的有:宋代蔡仲回,被称为福神;明宗室朱清真,被称为朱仙人;张清春,被称为张真人,以及王老实、张合秀、柴大成、椎髻子、李永萌、苗教升、孟教忠等。

     (2)教义

     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道”本来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道”被视为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道”具有“有”与“无”两种性质,天下万物从无到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随后,《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说“道”是真实的,自为本、自为根,在没有天地之前就已存在,它生成了宇宙万物,产生了上帝和神鬼。谁得到了“道”,就可以成神成仙,长生不死,生当大官,死为星宿。后来的道家著作,如《吕氏春秋》、《淮南子》都继承和发挥了黄老之学、老庄之学中的道说、玄说、太极说、五行说等,认为只要与道融合为一体,即可成为圣人、真人,成神成仙,从而就为道教神仙信仰、长生不老、白日飞升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被直接吸收为教义,把老子神化为至尊的崇拜中心,把《道德经》作为最根本的经典。

      

     三、宗教活动  

     道教的宗教活动有日常的诵经和悔过等功课。逢年过节和朔望都要对神仙进行祭祀,还有专门为信徒建立道场进行消灾祈福等斋醮活动,以及修炼方术、祈雨占卜、看风水择吉日、庙会等活动。

     1、斋醮俗称设道场,是道教设坛祭祷,供斋醮神,以祈消灾赐福的活动。其仪式是从古代祀神、祈福等巫觋(觋,xí,音习,男巫师)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斋醮的仪式有:设坛、摆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诵经、赞颂,并配有烛灯和音乐吹奏程式。众道士围着功高道士,手拿铙钹、木鱼和其他法器,嘴里小声念着经文,信众依次烧香叩拜,召请神灵,祈求消灾赐福。

     2、方术

     道教方术是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项目。道教认为,行术就是演道,无术即无道。道教的方术种类很多,其中一部分是有浓厚迷信色彩的宗教活动,如画符念咒、扶乩降神、卜筮(筮,shi,音事。)断吉凶、占星解梦、祈雨择吉等等。

     道教方术中的另一部分,是为道教信仰长生成仙服务的养生术,与充满迷信色彩的方术截然不同,是在宗教方术外衣的包裹下含有一定科学的、可资挖掘的、对人有益的合理成份。主要有炼丹术、气功术、医术等。

     气功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丽明珠,是道教的又一发明和贡献。这种修道养生的修炼方术,从一开始就同神仙观念结合在一起,企图通过自身的行气、导引、内丹的炼养,即发挥人的意识作用,对人的身心进行自我锻炼,从而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达到长生不死、成神成仙的目的。历代道教大师都不遗余力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总结发展气功的修炼方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气功派别。虽然派别不同,但都是通过呼吸吐纳、导引按摩、内丹修炼、入静意守等方法,达到精、气、神合一,以调节生命,试图永葆青春。作为一种养生学,科学地炼气功可以健身强体,祛病延年。气功学在当代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部分。在道教气功术的基础上,将健康的部分经过科学的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新的气功学,已被人们作为养生、健体、防病的方法之一。

     医术也是道教的重要方术之一,是道教传播发展的重要手段。道教医术包括医学、药学和养生学等方面,是在神仙理论的支配下,在巫术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道教的创始人张陵,历代道教大家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王重阳、张三丰等,都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医著精辟的人,他们的医学著述,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他们在治疗流行病、常见病、疑难杂症和膳食养生上,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神医、药王等。在青海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医术高明的道士,如明末清初的张清春,清乾隆以后的苗教升、朱三,在群众中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称他们为“真人”、“仙人”。

     3、庙会

     庙会是道教开展的群众性大型宗教活动的一种形式。道教宗教节日很多,几乎每月都有十来个,不可能每个节日都举办庙会,只能在重大节日举办。起初庙会只是道教信众聚集庙观焚香许愿,求药祈子,抽签问卦,或请道士念经祈求平安,或听取道长讲道说法的宗教活动。后随庙会的发展,逐步形成集宗教活动、文艺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并为各族群众所喜欢的活动。每次庙会人群熙攘,香火旺盛,热闹非凡,道观既增加了收入,又扬了名,因此道观把定期举办庙会,作为一项事业来办。历史上青海道教出家道士不多,而且流动性大,驻观道士、道姑更少,大型庙会活动并不频繁,主要庙会多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又利用农闲季节,有农历(以下均为农历)正月十五灯会、天官会,二月二古城会,三月三青苗会、无量诞辰会,四月十八朝山会,五月十八隍庙会,六月六朝山会,七月七老子成仙会,九月九喜神会等。这些大型庙会的活动分别在西宁的北山寺、香水园,乐都的武当山,平安的古城,互助的五峰山,湟中的西元山(南佛山),大通的元朔山等地举行。届时,道教信众和喜欢热闹的各族群众云集这些地方,使平日冷清的道观变得热闹非常,有的庙会连续3天以上。青海解放后,庙会的宗教色彩更为淡漠,主要成了各族群众物资交流的集市和游乐活动。80年代以来,随着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兴起,加之道教名山又多为青海风景区,在四月到八月间,自然景观奇特优美,气候宜人,这些地方也就成了各族群众节假日旅游消遣的好去处,就连入庙上香抽签、撞钟拜仙,也都成为有些人的散心消遣活动。

      

     四、名山庙观 

     1、南佛山

     在湟中县境内,最早称南朔山,道教徒居住此山后,改称西玄山,传说元、明时期山中有道士修炼成仙,即被道教定为全国道教十大洞天之四,命名为"太玄极真洞天",后改"玄"为"元"称"西元山",道名"太元极真洞天"。明代是西元山道教活动的全盛时期,建筑规模宏大,道士众多,香火旺盛。清顺治初,塔尔寺阿嘉活佛朝山进香,认为这里是静修的好地方,即在广阔平衍的山顶上修建了佛殿,又被称为南佛山。远眺该山,如彩绘的屏风,故民国年间文人墨客又称它为朔屏山。南佛山位于县城鲁沙尔镇西面15公里处,自然景色秀丽迷人,山下沿公路边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湟水支流实惠沟水,山峰奇异,高耸入云,五彩缤纷的灌木花卉清香四溢。一条陡峭的羊肠小道直达山巅。半山腰,被称作"滴水崖"的山泉泻玉喷珠,清冽甘甜,穿过山泉飞瀑,即到达道教庙观所在地。庙观依山势修建,原有大小洞府9处,现有5处,分散在山坳处,规模有大有小,中间一排平房为道士、道姑食宿和接待朝山者之所。洞府、客房、宿舍均隐藏在树木花草丛中,清幽宁谧,香烟缭绕,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天然形成的绿阳洞,传说为张道士修炼成仙之所,洞中有小洞名黑虎洞,小洞口原绘有黑虎饲子图,洞前原有一个600斤重的古铜鼎,洞顶有古柏一株,形似盘龙,皂角树两株,盛夏开花,周围的山杜鹃、映山红等争奇斗艳,花香宜人。山顶称朔屏台,广阔平坦,上有鳌头阁、奎光阁、玄芳嘴、歇凉亭,右峰为求寿台,东边有三清宫、三宫殿、玉皇洞、药石洞和平楼3间,坪台四周有8座天然石峰,酷似人形,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道佛信众称之为"八大金刚"。由于该山自然景观秀丽,空气新鲜,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成为各族人民消夏、游览的胜地,每当春夏之交到夏秋之交,西宁和海东地区各族群众云集这里寻芳揽胜,尽兴消遣。

     2、土楼山

     又称北禅山,位于西宁市城北区,距离市区约3公里。山之上半部为红土沙岩,因长期的风剥雨蚀,致其形似土楼,故称土楼山。据北魏郦道元所注《水经》记载,以及此山现存文物遗迹考证,这里辟为宗教活动场所,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4),距今已有1900年的历史。东汉年间,汉王朝在河湟地区置护羌校尉,对诸羌实行统治。东汉章帝章和二年(88),汉朝派张掖太守邓训任护羌校尉,邓训对河湟诸羌采取安抚政策,诸羌纷纷来归,并得到很好安置,河湟各族安居乐业,邓训也深受河湟各族的爱戴,东汉和帝永元四年(92)邓训病逝,河湟各族按照民间信仰在土楼山为邓训建圣贤神祠以示怀念。后来佛教、道教相继传入河湟地区,土楼山神祠逐渐成为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场所,依山势佛教修了寺庙,道教修了洞观。明清以来,以静修为主的道教在土楼山的活动占据优势。土楼山便成为道教活动场所。1983年11月16日,西宁市人民政府根据道教界的要求,将土楼神祠改名为"土楼观",正式划归道教界使用,由西宁地区道教前辈赵理璞(1909-1987)主持教务,道士喇宗静主管道观建设和山坡绿化等事。

     自古以来,土楼山作为宗教活动的名山,经佛教、道教僧、道人等和民间信众的修建,使之不仅成为后来道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是西宁地区各族群众登高游览的胜地。近十几年来,由于植树造林搞得好,松柏杨柳郁郁葱葱,土楼山已成为西宁童秃北山中的一块绿洲。每逢节假日,各族群众纷纷登山游玩;每年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夜晚,总有数万群众登上此山,通霄达旦环绕篝火跳舞唱歌,论古说今,观赏高原古城的万家灯火。

     3、元朔山

     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境内。元朔山成为宗教活动场所,据地方史志记载,历史比较久远。隋朝皇帝信奉道教,炀帝于大业五年(609)亲自统兵入青征讨吐谷浑,除带着大批文武官员和嫔妃宫女外,还有道士相伴,在今大通地区驻营的时间较长,并在金山(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娘娘山,又称金娥山、圣姥山)大宴群臣,陈兵讲武,论经讲道,今大通地区的许多地名,如圣姥山、元朔山(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老爷山,又称北武当)等都与炀帝和道教有关。明朝,元朔山的寺庙宫观已形成规模,既有道教的宫观关帝太元宫(关帝于唐代纳入道教神仙系统)、紫峰观,又有佛教的寺庙宝塔。从该山又有北武当的称谓和把关帝庙称为太元宫,六月六为道教的朝山会等道教文化遗存来看,这里主要是道教的静修地。大通解放初期,驻该山静修的13位出家人都是道士、道姑。1958年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时,宫观皆无供奉,道士、道姑失去生活来源,均还俗返乡,宫观庙宇遂残破。1980年,随着各宗教活动的恢复,又有道士入老爷山修炼,在人民政府和道众的资助下,于半山险要处重新修建了道观,香火渐旺,香烟缭绕,晨钟暮鼓,使元朔山平添了颇多景色风光。

     元朔山还是青海著名旅游区之一。1978年到1995年,农历六月六的老爷山"花儿会",更是盛况空前,西宁地区和邻近各县各族群众、商贾以及文化、科普机构纷纷云集这里,成为集商贸、文化科普宣传和游山观景为一体的盛会。海东地区以及邻省的各民族民歌手也都结伴而来,竞放歌喉,自早至晚,优美动听的"花儿"此起彼伏,令人心旷神怡,各族人民在此享受了艺术,陶冶了情操。

     5、五峰山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北部。五峰山的最早建筑是道教的宫观。明朝,互助地区的道教信徒,为了开展宗教活动,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在风景秀丽的五峰山修建了宫观,请来了德高望重的道长作主持,香火一直比较兴旺,该山也因宫观的存在而出了名,成为旅游胜地,但宫观一直没有名称。清乾隆时,西宁道按察使司佥事杨应琚闻名游山,应道人的请求,根据周围有5座高底不等的山峰这一地理特征,将此山起名五峰山,宫观为五峰寺,还出资在这里修建了游廊亭台。从此五峰山、五峰寺名声大振,观光客络绎不绝,善男信女也纷纷入山进香,念经求仙,祈祷平安。民国年间,五峰寺逐渐衰落,到1949年,仅有道士2人,由于道众锐减,香息烟灭,后来该寺便名存实亡。

     五峰山树林茂密,郁郁葱葱,奇花异草满山遍野,山间有澄花泉、龙凤泉,清泉潺潺,澄澈清亮,碧蓝如玉,甘甜可口。因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恬静,古代被列为"湟中八景"之一。1980年以来,经修缮、扩建,种花植树,旧景换新颜,更加美丽多姿。从春夏之交到暮秋,各地群众纷纷到此游玩消遣。传统的六月六道教朝山庙会逐步演绎成"花儿"会,即赛歌会。这一天,不仅各地各族民间歌手云集于此,文化、科普部门也都携带各种宣传品和资料到这里开展农牧科技、环境保护、民规乡约、计划生育、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使消遣游玩的各族群众不仅观赏了大自然的美景,欣赏了美妙悦耳的歌声,也受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和熏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