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生命道学略论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重视生命可以说是道家、道教一贯的主题思想。道家的首创者老子就强调“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早期的道教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并加以改造发挥。如《老子想尔注》便把《道德经》中本来的“公乃王,王乃大”改为“公乃生,生乃大”,且把“生”与道、天、地并列,作为“域中四大”之一。自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认为“生”是“道”的表现形式,主张“学生”,即学习长生之法。《太平经》中也有“天道恶杀好生”的说法。《度人经》的主题思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这种对于生命之延续和长存的重视,使得道教形成了修道成仙、长生不死的根本宗旨。
    道家道教这种关注人及天地万物的生命的以“道”为中心的学说,我们且称之为“生命道学”,具体讲就是以老子“道”论的生命意识为基础,通过体道悟道保养生命,以回归于道,达到生命不朽的理论学说。生命道学,以其对“道”的诠释和体悟为核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它以生命为本位,不但致力于解决人的安身立命问题,而且强调宇宙万物的和谐共存,追求人与天地合一、与道感通的最高境界。
    一、重道贵生的生命意识
    “道”字古已有之,原来指的是“道路”,后引申为人的行动方向或行为准则。老子第一个从哲学的高度赋予“道”以万物本源的意义,在《道德经》中,“道”是宇宙的本原,是事物的本性,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老子的学说中,“道”无声无形、无名无状却有情有信、无所不在,它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却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它化生万物、至贵无上却善于处下、功成不居。老子描述的“道”的这些特质一直为后来的道家、道教学者所继承,所以说重道的思想是道学家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当形而上的“道”落实到宇宙天地万物的现实层面,重“道”的思想也就衍生出“贵生”的理论。老子说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就是养生之道。《庄子•养生主》也是明确谈到养生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里,“缘督以为经”指的是顺乎自然的养生之法。与此相对,道教的“贵生”是直接指向身体的,“贵生”是贵“生存”、贵“养生”,追求“长生久视”“得道成仙”,而伦理的、社会的、精神的生命则都以“长生”或者说“活着”为其前提的。在道教的观念中,“人人各一生,不再生也” ,因而,“活着”乃是一切存在之前提,“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金玉成山,妍艳万计,非我所有也” 。这样,“生命”或“活着”就在道中具有了最高的价值意义,所谓“人命最贵” “生为第一” “人之所贵者生” “有生最灵者人,人生至重者命” ,所以,人生在世,万般皆假,惟有自己的性命是真实不虚的存在。而长生之道,就是“道”的极至所在。
    道学传统的重道贵生的思想还有几个特点需要注意。一是生道合一的思想。“生”或“生命”既然具有最高的价值意义,从而,就具有和“道”同等的地位。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所谓“善人”,既是善于为道的人,也是善于“摄生”的人。《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开篇就明确指出:道教所奉行的“道”绝非“经术政教之道”而是“自然长生之道”。《老子想尔注》直接将“域中有四大”之“王”改为“生”,并注释说:“四大之中,所以令生处一者;生,道之别体也。”其次,“身国一体”的原则。《道德经》云:“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在老子看来,身心修养与治理国家是一致的、同构的,二者在基本原则上是相通的。自此之后,身国同构、理身理国的思想不仅一直沿袭着,而且不断获得发展,成为道学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其三,慈心爱物的主张。被奉为最高价值的“生命”在道教中具有泛化的取向,“生命”不仅仅指人的生命,所谓“生命”在道教中就是涵盖一切存在的,一切都是“道”或“化”这一生命本体之显现。因此,葛洪《抱朴子内篇》云:“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
    二、悟道修道的生命体验
    相对于无限的宇宙,个体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现世的生活再美丽高贵,生命总免不了归于凋零。但道家道教中人却发出“长生久视”的渴望,正如陶弘景说的:“人所贵者,盖贵为生。” 而且认为只要潜心修道,则神仙可期。《老子河上公章句•为道六十二》说:“修道则可以解死,免于众邪。”葛洪认为,得道成仙之后,吃、住、行、权、位乃至子孙都可获得非凡的享受。因此,修道不辍成为无数道家道教中人的生命体验。
    对于体道修道的方法历代真人高士各有见解,其中比较普遍的原则有:
    一、顺应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宇宙的创生是道法自然化生而来的,而作为宇宙一份子的人要想生生不息地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效法自然,以获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道法自然”的原则落实到人的实际行动中,就是要“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守柔处下等。
    二、节欲守心。现实生活中的人总免不了种种欲望的诱惑,若是因为实现不了而担心害怕,对于保养身体是非常不利的。节制人的内外欲望,需要人心境平和,进入一种虚静无为的精神状态,则可以同于大通,与道为一。
    三、性命双修。在道教看来,由于人的存在是性与命的统一体,所以养生修道惟有性命双修方能建功。命是形与气的统一,所以修命即保养身形。道教早期的服食、行气、导引、调摄等养生修炼之法,均属于修命的方法。性即心神,所以修性即修炼心神。庄子的“心斋”、“坐忘”之法,《太平经》提出的“守一”之法,上清派的“存神”之法等,都属于修性的方法。由于性与命是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所以修命中有修性,修性中有修命,各种方法只有侧重点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只修命或只修性的方法。
    道家道教的修道悟道并不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长生久视,同样非常重视宇宙的天长地久。从老子的自然无为论到庄子的齐物论,先秦道家不妄为不妄作的自然观为道教所继承与发展。道教劝导人们慈心爱物,反朴归真,过顺应自然、恬静淡泊的简朴生活,因为“一切含识乃至畜生、果木石者,皆有道性也” 。《阴符经》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天、地、人三者是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人只有遵循天道的好生之德慈悯万物,才能得道而仙。正如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微旨》所说的,修道之人如能慈心于物,仁逮昆虫,手不伤生,“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
    三、复归于道的生命旨趣
    不管是重道贵生的思想还是修道悟道的体验,最终都指向长生成仙、与天地合一、复归于道的目标。老子的“道”既代表着生命的本质,也代表着一种生命的理想。《道德经》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道”是生命之源,生命的流程就是道的流程。生命在道的作用下生生不息,但最终还必须回归于本体的道,也只有回归于道,才能达到永恒的生命境界。因此,道是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生命回归于道,也就获得了它的超越性的生命形态。在庄子看来,实现向道的回归的人就是“真人”、“神人”。“真人”虚静恬淡、寂泊无为、无所滞著,能为生命之本真的实在而“尽其所受乎天”;他“群于人”,却“侔于天”;他脱离了一切人情之挂碍系缚;他是人间世的“天之徒”。
    《庄子》中的“真人”、“神人”形象为道教中人所心驰神往,并改造成具有宗教内涵的神仙形象。在道教看来,神仙是有道之人,是“道”的化身,如《太平经》云:“故人无道之时但人耳,得道则变易成神仙。而神上天,随天变化,即是其无不为也。” 道教的神仙超越了生死的局限,悠游于“道”的境界,变化万千、神通妙用、无所不能。而且道教的神仙系统是庞大的、开放的,它包括了道教尊神、普通神仙和祖师真人神等多个层次的众多神灵。其中的很多“仙众”都源于民间,经历了由人而神的过程。《关尹子》中所说的“圣人”就是神仙在人间的化身,具有神仙的种种特质与本领。对于俗世中的人来说,乐生而畏死,欲久生而不死,是人们最本质的生存企慕;而面对人生困厄及社会苦难的时候,神仙的神通广大又是人们最基本的心灵向往。这些都是神仙得以成为信仰的心理基础,又成为人们积极修道的动力所在,引领着人们去体道悟道以求复归于道。
    毋庸置疑,生命道学并不是一个突发奇想的全新概念或范畴,它只是彰显了道家道教对生命的关怀与探索,它也是道家道教最重要的理论特色与现实贡献。如果说先秦老庄的自然无为之道促使个人得以全生避害,稷下的黄老道家为统治者休养生息提供了理论依据则为社会大众的生命得到了保养。而在道教看来,人之至道莫过于热爱生命、保养生命,不但自身要达到健康长寿,更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道教中不但有高道名医的医学知识,更有养生奇士的养生思想,还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都是生命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统医学、保健学、养生学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重要的贡献。
    在科技飞跃发展的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也大大延长,但是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生存竞争的激烈,使人类又面临着许多新的医学难题和各种精神性疾病。如能挖掘生命道学的合理内涵,一定能为现代人生命质量的提高提供值得借鉴的地方。
    (责任编辑:张恒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