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浙东信奉五斗米道的岛民在孙恩领导下起义。孙恩战死后,卢循继起领导部众,于元兴三年(404年)南下占领广州,卢循自称平南将军,代行广州刺史之职。义军在广州活动达七年,这使广州道教势力增强,对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五斗米道吸引百姓的原因之一就与治病有关,其祖师张陵曾称“疾病者,但令年七岁有识以来,首谢所犯罪过,立诸赡仪章符,救疗久病困疾,医所不能治者,归首则瘥。” 《三国志》对张角所创太平道和张修所创五斗米道有如下记述:“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五斗米师’。” 这种治病方法主要是利用宗教信仰来达到一定的心理疗法效果。 道家方士热衷于南来,与岭南的土产物品有关。苏轼曾说:“大抵道士非金丹不能以羽化,而丹材多在南荒。” (与王定国)除常见的丹砂外,还有南金、龙膏、桂等南方特产吸引他们。另外,陈寅恪还指出:“岂交、广二州之区域不但丹砂灵药可为修炼之资,且因临近滨海,为道教徒众所居之地。以有信仰之环境,故其道术之吸收与传授,较易于距海辽远之地域欤?” 三、隋唐岭南道医 (一)苏元朗 从历史上看,内炼养气之方术可以上溯到殷商以前。据说黄帝有“移精变气”之术,王乔、赤松子则“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求故,吸而求新”。春秋战国时代,《庄子》记载的修炼方术已相当多,如“熊经鸟伸”、“吐故纳新”、“缘督为经”、“踵息”、“心斋”、“坐忘’、“朝彻”、“见独”等,出土文物战国的《行气玉佩铭》也证实当时气功确已流行于世。魏晋时的道经如《太平经》、《老子想尔注》、《黄庭内景经》等均有重要的内养修炼内容。只是在炼丹服食的潮流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服金石才可长生,这一流派并不为人重视。直到隋代,才由苏元朗首次这些内炼方术提高到与金石丹药并列的高度。 苏元朗,《博罗县志》载:“苏元朗者,不知何许人,尝学道于句曲,得司命真秘,遂成地仙。生于晋太康时,隋开皇中来居罗浮,年已三百余岁矣。居青霞谷,修炼太乙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及所授《茅君歌》。内视九年,道成冲举而去,谷中有伏虎石存焉。” 《罗浮山志》对苏元朗的观点记述较多: “(苏元朗)居青霞谷,修炼大丹,自号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记》及所授《茅君歌》,又发明太易丹道,为《宝藏论》。弟子从游者闻朱真人服芝得仙,竞论灵芝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惟黄芝独产于崧高,远不可得。元朗笑曰:‘灵芝在汝八景中,盍向黄房求诸?谚云,天地之先,无根灵草,一意制度,产成至宝,此之谓也。’乃著《旨道篇》示之,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又以《古文龙虎经》、《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秘诀》三书,文繁义隐,乃纂为《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归神丹于心炼。” “内丹”二字最早见于佛家之言,佛教天台宗三祖,梁代南岳释慧思禅师(515—577)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说:“我今入山修习苦行,……为护法故,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这是首次出现“内丹”一词,但对其含义未作具体论述。内丹的内涵则是自苏元朗起确立的。 苏元朗对道家内丹的流行有重要的贡献: 其一,明确了内丹的特点,指出内丹亦可长生。如《罗浮山志》文中所言,他教道徒云“灵芝在汝八景中”,“八景”按《黄庭内景经》是指心、肺、肝、肾、脾、胆、脑、眼,亦即是人体自身,只要“一意制度”,便可炼成“至宝”。 其二,借外丹术语阐述内丹,赋予《周易参同契》的内丹含义。《罗浮山志•苏元朗传》说: “其言曰: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龙虎宝鼎即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室,津为华池。五金之中,惟用天铅,阴中有阳,是为婴儿,即身中坎。八石之中,惟用砂汞,阳中有阴,是为姹女,即身中离也。铅结金体,乃能生汞之白,汞受全金暴,然后审砂之方,中央戊已,是为黄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处金,皆本心神,脾土犹黄芽也,修治内外,两弦均平,惟存乎真土之动静而已。真土者药物之主,斗柄者火候之枢,白虎者铅中之精华,青龙者砂中之元气。鹊桥河车百刻上运,华池神水四时逆流。有物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 这段话用了许多《周易参同契》的名词。《周易参同契》传为东汉魏伯阳所著,书中所述炼丹的鼎器,方位,药物,火候,时辰,变化等,多被人们认为是外丹术语,而苏元朗则从内丹角度运用其术语。如《周易参同契》言龙虎,云“偃月法炉鼎,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龙虎两弦章第九》)而苏元朗则说:“龙虎宝鼎即身心也。”后世循苏元朗这一角度读解《周易参同契》,大大丰富了内丹学的内容。 苏元朗的著作如《宝藏论》、《茅君歌》、《旨道篇》、《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皆均已佚失,现存有其《太清石壁记》,但此书偏讲外丹。说明苏元朗于内、外丹均有修炼实践。 (二)何仙姑。 何仙姑也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其事迹据《增城县志》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