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王魏公集》中的祭文,从具体材料上提供了宋代社会道教祭祀仪式频繁举行的真实状况,表现了宋代社会道教祭祀文化曾经拥有的辉煌,说明了宋代道教祭祀仪式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其社会生活功能及其文化意义亦显而易见。 1.说明宋代道教祭祀仪式广泛使用。王安礼所作祭文种类繁多,青词、朱表、祈文、祝文、斋文、祭文和上梁文,应有尽有;内容十分丰富,从道场的开启到罢散,从天子国家到皇室家族,从祈求雨雪到集福消灾,从祭告土地到建房上梁;祭祀的神祇广泛,大多为祭祀上天神明、土地山岳这类无神地祇,也有自然神、职业神等等神谱;祭祀的仪式多样,有国家的,民间的,以国家举行的仪式居多。这些丰富多彩的祭祀仪式资料,诉说了那个时代社会、民众的祭祀需求和信仰习俗,反映了道教祭祀活动在宋代社会的真实存在状况,也说明了道教祭祀制度与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族、社会关系密切,道教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表现了道教祭祀仪式祈禳和济度的宗教功能。11) 道教祭祀活动,从历史渊源来说,可追溯到原始宗教信仰,他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这些祭文,原是在祭祀仪式上所诵读的文章,它是祭祀仪式丰富的科仪格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科仪祭文与科仪格式的配合,共同组成祭祀活动,并传导出深邃的意蕴。从《王魏公集》中各种类型祭文的内容来看,几乎囊括了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如自然界的灾害祸患,社会人生的种种不测,祖先神御的灵魂超度等等,它们都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宗教思想:祈福消灾,济生度死。祭文中无论是对世人生命的祈求,对先祖亡灵的济度,还是对自然灾祸的禳除,对神明土地的祈祷,都表明古代社会的人们,把各种问题寄托在祭祀仪式这一宗教象征的活动中,相信道教祭祀仪式具有祈禳济度的功能,期望通过祭祀获得神灵的福佑。而这种祭祀仪式和祭文所表达的思想,恰好又能满足人们的祈禳需求。 3.再现了祭祀仪式即神秘且逼真的道教文化特征。各类祭文中,作者根据祭祀的目的对象、场合等具体情况,根据祭祀中不同的神祇谱系,采用相应的文体撰写祭文。如开启道场青词,罢散道场用朱表,斋文用于宫观中祭祀,祝文用于天子皇族的亡灵超度等等。加之各种文体用不同的开关语和结束语,如“伏以”、“尚飨”都安排在不同的文体使用,各体式祭文的内容安排也与祭祀仪式活动十分契合,内容结构上均按陈情、颂赞、祈祷这三层的顺序安排,逻辑上连贯,犹如祭神如神在,显得神秘逼真。这些祭文内容传达了特定的祭祀仪式的道教文化特征。 4.祭文体现了祭祀与政治、伦理紧密结合的道教文化特征。形成于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早期宗教,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祭祀与政治、伦理融为一体的思想特征。祭文是道教祭祀仪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王安礼所撰的祭文,所载述的道教祭祀活动,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一方面与现实生产和人们的生存现状紧密相连,如祈请雨雪、避让灾害,另一方面突出了对天地、祖先和君师的崇拜,如祷告天地、宗庙祭祖,表现出宋代道教祭祀吸取了先秦祭祀文化要义,既承袭历史传统,又切合现实需要,既有宗教性,又有功能性,更有礼教性。故这种与政治伦理紧密结合的祭祀特征,上有统治者的维护,下有黎民百姓的支持,这也是道教祭祀文化发展兴盛延绵不尽的根本原因所在。 5.展示了祭文特有的文体特色与文学价值。王安礼所撰写的这些祭文,绝大部分为国家主祭的祭祀仪式中的祭文,这些沟通神明的祭文,从体制上看大都规模短小,骈文体例,格式相对固定,显示出祭文独特的文体特色。从文体上看,根据祭祀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文体,体式多样,运用灵活,显示出作者对此类文体驾轻就熟的技巧。从内容上看,题材广泛,自然祸患,社会人生,亡灵超度,都有涉及。从写作安排上看,构思精心,意蕴连贯,旨意深沉,在开头语与结束语、押韵与不押韵、对偶和用典等方面,运用自如,富有变化。从语言上看,文辞华美,深奥精炼,典雅含蓄,非常切合道教祭祀这一庄重严肃的仪式,体现出作者精于古文各体的写作和娴熟的文学功底,为我们展示了古代祭文的文体特色和文学价值。 综上所述,北宋大臣王安礼著《王魏公集》中的祭文,文体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以其宗教性、功能性和礼教性的独特风格,从具体材料上提供了宋代从国家到民间社会生活中道教祭祀活动频繁举行的真实情况,显示了宋代道教祭祀活动所具有的济物利人、和谐共生和特定社会生活功能,成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而富有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窗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道教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鼎盛时期,从这些频繁举行的祭祀仪式中,我们得以窥见宋代道教文化曾经拥有的辉煌,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祭文中,我们能感受到宋代道教文化济物利人、和谐共生的深沉意蕴。 注: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6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11页。 ③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229页。 ④胡思敬辑《豫章丛书·王魏公集》,第106册,中华民国豫章丛书编刻局,1985年。 ⑤⑩《辞海·文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45页,第245页,第279页。 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宋代文化研究》第8辑,巴蜀书社,1999年,第289页。 ⑦傅林辉,《王安石世系统论》,长江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 ⑨北京大学哲学系,《论语批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4页。 11)张泽洪,《道教斋醮仪式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09页。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7年第2期 作者:杨安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