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太乙教唯一传世科仪——蓬壶炼度科(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三、蓬壶炼的主要结构和施行的特殊性
    从现存的《蓬壶炼度科》看,其仪式的基本结构与灵宝炼、丹阳炼、玉阳炼等那一时代先后出现的科仪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特别之处。
    蓬壶炼的结构,从净坛、变神为太乙天尊起,然后继之以破狱、总召(召各路幽魂)、天医调治、解冤释结、咒食、咒水、抛食、宣三皈、九戒、发三大愿;再继之以往生与送孤、送圣、回向,大抵与其他派科仪相似,但在个别方面仍有差异,最明显的是其中没有设水池火炤,而在每一节次的施行上,展示的特点更为充分。
    从净坛到变神完成,可以说是蓬壶炼的准备阶段。
    净坛又称禁坛,是建立起专门的法坛,此时原来凡间被划出的一小块空间,便由凡入圣,变为天上众仙神降临、法师行法和众魂齐聚而受度之区。在禁坛前有一段启师文,系向三清上圣报告炼度缘由,其中称法位曰“度师门下奏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奉行主坛炼度事臣”某某,不知是否萧抱珍所编即如此,还是后人所加,如果当年即是如此,则可以推测,太乙法箓中,是综合了正一等法,所以后来归并入于正一,也是早有由头。同时,在启师的环节中,又在三上香时,特别咏诵:“子午分明方四火,气神交炼即为馨。假此真火入清香,细入微尘大沙界。”又在咒水的环节,颂扬“太玄神水,五行之首”。吟咏《玄元水咒》:“玉井光腾天沸液,柳枝洒水与长春。今将一滴荡尘埃,遍洒玄坛皆清净。”按炼度仪也称水火炼,灵宝等派的炼度中都要先立水池火炤以备用。而蓬壶炼中,没有专立水池火炤的环节,似乎是在启师开坛时即将火寓于香、水寓于盂,借净坛而将之同时齐备了。
    当然,净坛只是将凡境变为仙坛,而真正的关键在于法师本人变为太乙天尊,一般称为变神或变身。变,与其基本信仰相联系,也与其在坛场上的宗教体验相一致。不过,对它的理论分析不是本文想谈的内容,暂且搁过。前面已经引及萧抱珍自己对于变神为太乙天尊的基本构想。在科仪中则有更加详细的表现。在正式变神之先,需请圣,即迎请诸路高真临坛,其中主要的是太乙天尊。蓬壶炼中,法师在坛前上香参神毕,便吟:“太乙慈尊下紫庭,九幽长夜放光明。千愆只念青华号,万罪全凭《救苦经》。”请圣之后,法师结手印,存想自己头上一片红云,太乙天尊冉冉而来,在我光中立定,我之真神与天尊会合,存想天尊金光与我之光混成一片,最后达到“我身即天尊”的境界。其间复配有相应的咒语。
    在请圣变神完成后,法师便可以太乙天尊的身份主持各项实质性的仪式环节。可以说,这才是正式的炼度节次。这些节次有如下述。
    第一是破狱,即用符、咒、掐诀、存想等法,破开地狱之门,放出鬼魂。这是在各派炼度仪中必经的步骤,只是做法大同小异。蓬壶炼的做法,是焚破狱符,法师存想自己体内坎阳上升、离火下降,会合丹田,结为丹下尾结(原注:此穴在谷道中之前,阴囊之后背。按:结,似当作“闾”,尾闾为穴位名),然后手结五岳印,擎珠(尾结),自夹脊升上顶门泥丸宫而去,照耀在地,冥路皆通。算是破狱完成,可以召各路幽灵到坛受度了。在灵宝派中,破狱常用的破狱咒“茫茫酆都中,重重金刚山”云云,此科中没有使用,却大量地使用了密咒,估计即所谓萨守坚的咒语,而实际上是来自于佛教的陀罗尼。
    第二是普召,即破狱之后,召请六道苦魂前来受度。按照法事的逻辑,狱既已破,原来拘于地狱的鬼魂得以走出幽冥,具有来到坛场的可能。六道的说法,出于印度,通过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所说六道中,首为天仙道。道教吸收轮回学说后,因自己所学为天仙,故一般删去此道,而称五道,派出去召魂的使者或称五道将军。而蓬壶炼中,仍召六道,但对天仙道有所限止,即限定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按此三界,虽然天人寿命比地上长得多,但大劫至,仍要毁坏。修仙的目标,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进入四梵天又称四种民天,大劫到时可以躲过,而留为种民;更高一层乃至于三清天。所以太乙教虽将天仙道列入轮回,但并不与道教的信仰相冲突。
    第三是“天医调治”。这一节次,意在将亡灵生前的各项疾病都医好,然后变成无病的身体,等待进一步度化。这是灵宝派度亡科仪中经常插入的内容。但灵宝派的斋法中,要召的天医极多,依照当年对于医术的分科,科科都有相应的天医,所以用的符(每一个天医都有专符)极多。只是在蓬壶炼度仪中,大大地简化了。
    第四是解冤释结,简称为解冤结。解冤结的内容,在施食和炼度仪中都常见。这大约是受到佛教影响,加上中国传统的想象形成的节次。生人既造业,死后要清算,生前甚至于不知哪一次轮回中得罪了别人,都会遇到对方的报复,或在地狱中被告一状,弄得不好要受到各种苦刑的惩罚。而解决的办法,最好还是将冤业和解消释。所以列出此一节次。
    第五是咒食、咒水和施食。在科仪中是先后三个节次,不过就其功能来说,是要将凡间有限的食物变成无限的法食,寻常之水变成清净法水,都是为了解决亡灵的饥与渴。在蓬壶炼中,这是最重要的实施环节。因为全部科仪都是为了解决亡灵的饥渴之苦。咒食中称上元天谷、中元应谷、下元灵谷,此称其他道派仪中未见,可能与其信仰中的“三元”内容有关。咒食、咒水,是为了施食。就施食而言,道教与佛教一样,都是在信仰饿鬼与地狱的基础上,企图直接借助于法师的法力,帮幽灵们解决饥渴之苦。不过,道教的炼度仪,就其最初的情形看,还强调对鬼魂们用水洗涤其质、以火精莹其神,形质既净,精神发越,于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重获新生的鬼魂才可以往生天堂或是良善之家。本来,在多种宋元时期的炼度仪中,都列水火炼度的专门节次。但在蓬壶炼中,如前面所说,没有列水池火炤,而在实际施行中也没有列专门的水炼、火炼及水火混炼的环节。可能在观念上,水火炼已与施食合一。在咒食咒水的环节之后应当是正式的施食了,而在施食的手势(即所谓“诀”,又称为手印)之后,称:
    向来咏太上之真诠,咒云厨之妙供,水火炼度于浊质,仙身佩服于真躯。皆因宿植福基,幸兹缘会。正宜回头猛省,疏剔中扃。以自己之灵光,照自己之实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②。当行正路,洗气质之情,而复天地之性也。
    依照此处的宣说,似乎水火炼与施食已经合而为一。这在当时的炼度仪中是比较少见的。按照南宋元初的郑所南《太极祭炼内法》的讨论,祭炼云者,给鬼魂施食乃谓之祭,而水火炼度称为炼。后来的科仪或称祭炼,或称炼度,或称济度,其内容中都包含祭与炼二者。现在仍在施行的科仪中,比较明显的有祭无炼的,有全真教施行的铁罐施食仪和香港地区流行的先天斛食济度仪。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而言,很可能全真的《铁罐施食仪》系受太乙教的影响。
    第六是宣三皈九戒,发三大愿。三皈,是让经过施食后的亡灵皈依道、经、师三宝,而九戒则是此后要亡灵记住九项戒律,这都是表示信道、皈道而愿意按戒行道的表示。而发愿,则是此二项的加强:第一愿,奉持戒法,谨恪修行,宁守戒而死,不失戒而生;第二愿,贪善乐法,常处慈仁,誓济度群生永皈依于正教;第三愿,攻修至道,得利思恩,虔虔不替于初心,敬敬不忘于师训。
    第七是赐符命宝箓,送生天界,其中又特别列出送孤等项。这也是多数炼度仪中都有的节次,赐宝箓等原单列,究其实系前面三皈九戒和发三大愿的总结,又是往生天界的前提。送孤原系送生天界一部分,但所送的系孤魂野鬼,无人供养者,与正荐有所区别,故要专门送上一程。在送生的环节中,灵宝派一般是法师存想青莲托足,升上天界,或手搭仙桥(结金桥诀)让其通过,而蓬壶炼中则有较多的法事演示,特别是使用流金火铃,颇具特色。法师此时存想心中火铃上升透出泥丸宫,飞火铃罡(踏罡步斗,其罡象征火铃),勅火铃大将军掷亘天流火,万丈红桥直接丹天,道子乘莲花随火光上升,杳杳而去。按“火铃”,又称流金火铃,系在想象中能将一切烧毁、连金属也被化成流质的利器,在早期灵宝派的经文和上清派的法术中即已出现,但在灵宝派的炼度科仪中,却基本不用。蓬壶炼的这一做法,可能受到神霄派的影响。在《神霄遗瘟送船仪》③中,最后部分正是在将纸船焚烧时,存想有流金火铃将一切烧得干干净净。但那是明显地押着瘟君离去,具有威逼、驱赶的含义,而这里则是用火光给亡灵搭建上天之途。
    最后部分是送圣,包含回向。炼度目的达到,原来请来坛场的神明们,要恭送他们回程,而同时要将法事的功德转归于三清大圣等神明。至此法事周备,科仪称终了。
    上面所述,系蓬壶炼的梗概,同时也便随着不同的节次,略述其施行的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