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散文 道教散文是道教文学的一大类型。其渊源可追溯于老子、庄子的哲理散文。由于早期道派的创立者大多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他们采用散文体式来编撰道教经典。经过近两千年的漫长发展,道教散文蔚然可观。这类著作在道教经书总集中占有相当分量。 从形式上看,道教散文主要包括三类:议论散文、叙事散文、赋体散文。 道教议论散文是阐述道教教理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早期,道教议论散文主要是语录体散文,这种散文采取了「天师」与「真人」等神仙人物问答的方式来表达道教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例如《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大体上属于这种形式的散文。其对话不同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语录文作者的目的并不在表现人物个性,而只是借神仙人物之口来论述教理。所以其行文一般是问话短,而答语长,旨在说理。 为了使得说理更富有逻辑性,体系更加完善,道教中的许多作家注意议论散文艺术水准的提高,在语录体散文的基础上创造了「畅玄体」散文。这是一种逻辑推理与事例论证相结合的散文体式。它肇始于晋代著名道士葛洪,至唐宋而大兴。「畅玄体」虽然脱胎于语录体,但已有较大演进。顾名思义,畅玄体散文就是为了阐明道教深奥的玄理。但既然玄理高深,要使之能为道教中人所接受,这就需要「形象」的材料,所以,畅玄体散文并不是把人们引入纯推理的云雾之中,而是寓理于「象」,明「象」而发理。如葛洪《抱朴子内篇·畅玄》先对「玄」作定性说明,接着从各个侧面揭示「玄」的功用、性状,将「无象」的「玄」寓于「有象」的时空存在之中。 与道教议论散文比肩的是道教叙事散文。这类散文以描述为基本特色。道人在游览名山时,往往结合自己的修道感想以叙见闻。像南宋道士白玉蟾的《游仙岩记》一开始先交代自己蓬发垂颐,黧面赤足,由琼州来访武夷的过程;接着写自己拜访云谷君,开怀对诗的情节。当中插上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寥寥数笔,即勾勒出武夷山独特的夜景图,读来逸趣横生。像这种作品在道教经书总集中为数颇可观,它们对于了解道教洞天福地的历史沿革有一定史料价值,而且多有情趣,富有欣赏价值。 除了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之外,赋体散文在道教文学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众所周知,「赋」在《诗经》诞生的时代还只是一种表现手法。战国时期,赋成为一种文学体裁,但在此时期的赋并非散文,而是诗歌。到了汉代,赋转化为散文,文人们相继作赋,铺采摛文。与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不同,道教赋体散文由于同诗歌有密切的关系,在遣词造句上较注意对称,富有节奏感。像萧廷芝的《金液还丹赋》因采用骈文的手法,增进了艺术感染力。其它道人所创作的许多赋体散文也基本上具备这样的特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