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斯 恶 已。皆 知 善 之 为 善, 斯 不 善 已。有 无 相 生, 难 易 相 成,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音 声 相 和,前 后 相 随, 恒 也。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万 物 作 而 弗 辞, 生 而 弗 有, 为 而 弗 恃, 功 成 而 不 居。夫 唯 弗 居,是 以 不 去。 “道”虽然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和总门户,但由“道”所引导而生发的有形事物,则永远是相对的。因为“可道”之有形事物不能永恒存在,经常是变化着的。所以,本章主要是讲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恶,有难就有易,有高就有矮,所以,任何的价值判断都是相对而存在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即,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的,这个认识是不好的。“恶”是指丑的,不好的。老子在这里第一次提出来,美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和丑相对应,有了丑才有美。按照常识,一般认为美的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往往忽视了另一面。而老子揭示了事物存在的另一面。有朋友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内心很纠结的少妇到庙里请教住持说:“我的前男友虽不富有,人却很好,生活却平淡无味。后来,父母又给我介绍了一位很富有的男朋友,我们就在一起了。但两年下来,我感觉还不如前男友。请问:“我该怎么办?”住持指着前面一座山问少妇:“前面那山如何?”少妇说:“高大、挺拔。”住持于是带着少妇一路爬上了山顶,问少妇说:“你刚才看到的山,现在感觉如何?”少妇回答说:“山不高树也不好,不过对面的山好像更好呀!”住持说:“认识山和认识人是一个道理,山没变,是你的心变了;你的心变了,人就变了。没有了崇拜,山就显得不再伟岸。你为什么能在山顶看到其它的山?那是你踩在脚下的山提升了你的眼光而已。”这个故事说明:人间的价值判断都是相对的。没有美就没有丑;美之上还有更美,丑之下还有更丑,永远比不完。所以,人只有珍惜你现在拥有的,才会真正幸福。不懂珍惜,给你一座金山你也不会快乐。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即,天下的人都知道善良美好的东西和行为是善良美好的,这个认识是不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善恶和美丑是相比较而言的。天下没有绝对的美、绝对的善。以放生为例:放生本来是善良的行为。可有些人专门掏钱让人从江河湖海、山川树洞里捕捉动物来卖给自己方生。这些动物本来在自己的家园里快乐幸福的生活着,却在被捕捞和中转途中因环境的不适应而大部分死掉。你能说这是善吗?还有一些人为了“放生”,就买来很多南美洲巴西龟放在国内当地河里。巴西龟的生存能力极其强大,把当地河湖里的鱼虾全部吃光,从而导致本土鱼虾龟鳖类的灭绝。你能说这是善良吗?《庄子·人间世》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挫针治繲,足以糊口。鼓策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亦即支离疏这个人,两颊贴近肚脐,肩膀高过头顶,发髻直指天空,五官朝上翻着,胯骨权当两肋,他磨针替别人缝补衣服足以养活自己;用簸箕筛谷物足以养活十口人。朝廷征兵,支离疏大摇大摆地走在他们中间也不担心被挑中。朝廷有大型徭役之时,支离疏因为身体残疾,也可以不参加。朝廷赐给老弱病残粮食的时候,支离疏享受三钟粟、十束柴火。像身体如支离疏般支离的,犹然可以养活自己得享天年,何况那些品德支离的人呢?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不要以为长得高大英俊就是好。这样有危险,容易被人利用!又如,张三捐了一百万元给孤儿院,人们称他就是善人,可不捐钱的人就是不善了?未必。由此可见,人的认识不可陷入绝对的泥潭,凡是都是相对而存在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意即,有与无互相产生,难与易互相形成,长与短互相衬托,高与低互相依存,音与声互相配合,前与后互相跟随,永远都是这样的。句中“生”、“成”、“形”、“盈”、“和”、“随”是指事物“显像”存在的过程。“有无相生”,想做一张桌子时,在想的时候是没有桌子的,由想而做成之后就有了这张桌子。所以,想的阶段是“无”,做成桌子后是“有”。“难易相成”,当我们首次翻阅《道德经》时,就像看天书一样,难极了。随着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就觉得容易理解了。“长短相形”,有段路很长,但比起更长的路,它就显得短了。“高下相盈,音声相和”,也是同样的道理。“前后相随”,你走在前面,如果前面还有人,你就是在后面了。可见,老子在这里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等都是相对存在的。如对错、深浅、快慢、贫富、寿夭以及聪明与笨拙、粗壮与细小等等,都是相比较而存在,对立而统一的。“恒也”,永远是这样一个状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辞,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天下,以不言的方法来实施教导;任由万物成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这里的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做,只是不加入任何个人的自私情感,而是顺任自然,让万物按照各自的规律自由发展。“圣人”指的是领悟了“道”的执政者。因为他体悟了“道”而有智慧,知道一切都会自己上轨道,人为地做得太多,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困扰。一个体“道”的圣人,并不是想着方法来统治别人,而是从“道”的角度,设法应用最理想的管理方法促其成功;成功了而不据为己有。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本来就有自己的运作规则,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上去,不然就太主观了。要做的,是辅助配合,使它达到成功。成功了而且还不“居功”。《庄子·应帝王》里有这样一段话:“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明君治理时,功劳广被天下,却好像与自己无关;教化普施万物,而百姓不觉得有所依赖;拥有一切但不能描述,使万物可以自得而喜;立足于神妙不测的地位,遨游于虚空无有之境。这与老子“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意思相近。这是庄子对老子“功成而弗居”思想的发挥。秦始皇不但统一了中国,让车同轨、书同文,还为我们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万里长城和世界奇迹兵马俑。但是,如果没有李斯,秦始皇也无法统一各国。可李斯的下场很凄惨,就是因为他居功,不知道适可而止,因而被赵高等人陷害。春秋战国时期范蠡在越王勾践复国之后带着西施退隐,而文种却因为舍不得荣华富贵,不得善终。李斯、范蠡、文种的结局发人深省。 综上而论,这一章是《道德经》朴素辩证思想的总纲。老子在此为我们揭示了客观世界及反映在人们意识当中的认识和看法,包含着相对、相反和相成的两个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如此,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辩证法。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而都是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那么,对处于矛盾中的事物,人们应该怎么应对呢?老子提出了“无为”的应对方法。而所谓“无为”又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行动,让人们找到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他又以“圣人”为榜样,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却不可强行妄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