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章 道 冲,而 用 之 或 不 盈。渊 兮,似 万 物 之 宗﹔ 挫 其 锐,解 其 纷; 和 其 光,同 其 尘; 湛 兮,似 或 存。吾 不 知 谁 之 子,象 帝 之 先。 在本章里,老子用 “或、似、似或、象”这些疑似词,来描述“道”的内涵。虽为疑似,但有迹可寻。他给我们的线索是,“道”的作用好像没有极限,好像是万物的本源,好像若有若无的存在,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这四个“好像”等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就是从意识中,去感知“道”在经由“用之或不盈”、“似万物之宗”、“似或存”、“象帝之先”之后,就可以明白“道”的作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句,在五十六章又重复出现了一次。第五十六章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说起,经由“塞其兑,闭其门”,接着就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说明人要向“道”学习。有些人把本章这四句话删掉,认为这几句话不是用来形容“道”的,应该把它放在第五十六章里。事实上,老子谈“道”的目的,就是期许人的行为准则应该效法“道”,和“道”一样清净、自然、无为。所以,这四句不但要保留下来,而且很重要。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意即,“道”冲虚广大,但作用又是无穷尽的。是多么深啊,好像万物的本源。“宗”,指本源。“道冲”,指“道”是不可见的虚体。四十五章说:“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即是最充盈的东西虽然空虚广大,但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故而“不盈”即不盈满,表示“道”的作用似乎没有极限,就像高山的泉水,经由江河最终汇聚成永不满盈的大海。这便是“道冲”而“不盈”的妙用。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意即,收敛自身的锐气,消解自身的纷扰,调和自身的光辉,将自己混同于尘俗。那么沉静啊!像是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有人认为是古时候“错简重出”的结果,把它放回第五十六章很合适,这里没有存在的必要。我认为“道”虽然无形无名,终将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存在,这个具体的存在是什么呢?就是“德”。“德”的表现就是“和光同尘”,也即是混同于有利于社会文明的方方面面。所以,重新出现在这一章里还是很有必要的。“和光同尘”——非常温和,不给人以压力。那些趾高气扬、锋芒毕露者,一般人都不喜欢。能够做到冲虚而不盈不满,自然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纷扰。然后调和它的光亮,混同于尘世。便是得“道”了。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意即,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道”是无形无象的。老子在第十四章讲“道”的时候就说“是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他本人也无法把握“道”的起源,无法知道它究竟是“谁的儿子”。但是,道本无形,道本无名,它好像天帝(上帝)的祖先。它的作用是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 综上而看,本章是讲“道”之体而兼论其“用”。“道冲”、“渊兮”、“湛兮”都是形容道体自然而自在,“不盈”似“万物之宗”则是“道体”的无限之“用”。“象帝之先”中的“帝”则是指夏、商、周之前的“三皇五帝”如尧、舜、禹。愚以为,还应指宗教领域的开拓者,如基督教的“上帝”、佛教的释迦等。正因为他们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所以,他们是“道”之“德”的践行者,也即是“道体”的真实呈现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