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昆山道教的历史,经历了1300多年的发展,宋元时期达到顶峰,在昆山众多的宫观道院之中,清真观是当时规模最大的道观。“清真观,在县治北一里,会仙桥东,即宋放生池东也。”(《康熙昆山县志稿》)根据史料可以确定,清真观原址在环北路一带,即景阳新村、市二中附近,而民政局东侧的池塘便是宋代的放生池。清真观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终毁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历经700多年的沧桑,见证了昆山道教的兴衰。笔者以为,清真观的兴起标志着昆山道教进入繁荣时期,其灭亡象征昆山境内道士身份的巨大转变,即在观道士自此绝迹,散居道士成为主流。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一名来自天台山的道士翟守真,见“池水澄泓,池旁地脉从马鞍蜿蜒而集”(《康熙昆山县志稿》),认为池边一带风水极佳,于是准备募捐集资建造道观。翟守真在一位老妇家中得樟木一段,从中锯开有一幅神仙的图像,披发仗剑,栩栩如真,宛如真武大帝,而后翟氏把它供奉在真武殿,真武殿由此建立。这里的真武殿是真武道院的前身,而真武道院又是清真观的前身。四年之后,淳熙元年(1175年)真武殿又陆续修建三清殿、两侧庑廊和山门,此时道观已初成规模,因供奉真武大帝而被称为真武道院。又过了几年,翟守真从常熟“县治西北一百五十步,梁普通四年建,旧为女冠所居”(《康熙常熟县志》)的废弃清真观内移额重新安置在真武道院,于是道院更名为清真观,直到朝廷敕赐额后才正式定名。 嘉定四年(1211年),马拱辰、刘道瑛修建昊天阁,朝奉郎陈振记。陈振《清真观建昊天阁记》的内容先是简要介绍了昆山和清真观的历史由来,之后对昊天阁重点描述,包括基本规模、“阁之材用”等。笔者在整梳清真观史料时,还发现一则与昊天阁相关的故事,话说昊天阁建成后,马拱辰就请“善书者”为阁题写匾额,可匾额上的字总是写的很奇怪,待原字削去后,发现墨汁不但渗入匾额的纹理之中,而且匾额上又隐约显示出四个字——“纯阳戏书”(此处纯阳是指吕洞宾——作者译),时人以为神迹。《康熙昆山县志稿》中记载:“元大德壬寅毁。延祐中,知观钱益谦重建,承事郎杨维桢记。”通过查阅其他史料可知,元大德壬寅年(1302年),昆山突发阳侯之灾,大水危及清真观,延祐年间道士钱益谦重建了玉皇殿、三清殿以及观中的亭池廊庑,杨维祯记之。元至正九年(1349年),钱益谦的侄子钱日升又集资重修,他不仅把清真观中原有的殿阁进行维修,而且又增建了太乙殿、梓潼祠以及内藏千斛铜钟的钟楼,使清真观的规制更加完备。 明朝以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清理道教为正一业林,永乐六年(1408年)道会张宗源在放生池东侧修建玉皇阁,宣德七年(1432年)七月受风雨侵袭玉皇阁坍圮,宣德八年(一说七年)二月,太常寺少卿徐善渊重建并改为玉皇殿,卢瑛玉《玉皇殿碑记》记之。明正统七年(1442年)道士杨季深重建山门并修建元(玄)坛庙。明成化五年至十七年,邑人陆廷仪倡导为重修清真观而捐款,又建有玉皇殿、太乙殿、三清殿、元武祖师殿、三官殿,沈存《重修清真观碑记》记之。据史料记载,此时的清真观占地约五十亩,气势十分恢宏,之后道观又经历了多次兴废。嘉靖初年,道士杨宗晟为整个清真观修葺翻新,而嘉靖二十年(1541年)整个清真观遭遇火灾,唯独真武殿得以保存。道教认为,真(玄)武大帝主管北方,北方属水,因此北方玄武神具有五行之水的功能,在火灾中得以保存的真武殿,似乎说明了真武大帝的显圣威灵。后来邑人朱隆禧、方凤等人在放生池西侧的三清殿原址上重建玉皇殿。万历二十年(1592年),道士蒋叴浦遇潮而建痘司殿,并由叶国华题匾,万历二十九年,孝廉顾允诰修建放生池亭,万历三十九年由孝廉张德程与道会黄应魁重修玉皇殿。崇祯八年(1635年)邑绅王焘、王永祚、朱景元重修文昌殿,同年道士杨志元在清真观后建造真武殿。 清朝时期,据康熙方志的记载:昆山城内仅存道教宫观两座:清真观和玉山道院。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道士陈仲旭、徐元荫重建圣公殿;乾隆四十五年道士张元通在正殿之右修建雷祖殿;乾隆五十一年,玉皇殿发生火灾,三年后,昆山知县裴元长倡导邑人捐款重建。嘉庆二年(1797年)李寿昌重修斗坛;嘉庆十二年,庄道士募集资金重建玉皇殿;嘉庆二十二年杜允方在斗坛的北面修建关帝庙。道光元年(1821年)邑人集资重建真武殿。 总体来看,清真观始建于南宋乾道间,当时规模并不是很大,宋末元朝时期亦有重修,但次数不多,规模不大,而明清之时尤其是清朝,其重建、重修、扩建次数和规模远胜于前朝,清真观的建制和规模可见一斑。然而,可惜的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清真观被日军飞机炸毁,而后被国民政府拆除,现如今仅存放生池一处。 由于清真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的建筑规模,对当时百姓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据《昆新两县合志》记载:农历的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日,道教都要举行大型的仪式来祭祀玉帝,这一天被称为“斋天”,而民间则叫做“天生日”。这天观看的百姓人山人海,百花街(今亭林路)常常是挤得水泄不通。我们知道,江南民间的“解钱粮”(举行庙会时象征性地交纳阴间所用的纸钱)风俗十分盛行,而绝大多数百姓通常都是到清真观进行宗教活动。据史料记载:既遍,舁神像至城隍庙汇纳(今惟纳清真观),皆敛钱为之,名“解钱粮会”。(《昆新两县续修合志》)由此可见,清真观已经成为一切重大活动的聚集地,许多民间活动都会在观内举行,并且逐渐影响着昆山百姓的民俗生活。 清真观不仅是重大活动的聚集地,同时还是文人雅士的集会处。明洪武六年(1373年)张宗源在放生池东侧修建玉皇阁,之后历代知观又不断修建亭台水榭,辅以假山池塘,俨然是一所颇具规模的园林。据明代黄越《重建竹洲馆记》云:“昆山清真观,在前代住观者多高道,而名人多所游历”,可见清真观内的竹洲馆在江南一带有着很大的影响。元末时期,素有“东南文坛盟主”之称的杨维祯,曾多久居竹洲馆,留下大量的诗文,如《小游仙辞序》、《跋龚开骏骨图卷》等。昆山籍状元、内阁大学士顾鼎臣也曾写诗赞曰:拟谢清时冕与轩,苍生何必问深源。鹤归海岛琪花发,春日台阶玉树煊。子姓成名惊邸报,令君遗爱见诗言。当年客梦还曾道,昆邑天开六状元。与此同时,书法名家文征明、祝允明、周伦等人皆题字留诗以赞美清真观、竹洲馆的幽胜美景。 清真观作为昆山道教史上里程碑式的宫观,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昆山道教的兴衰。如今虽然不复存在,但清真观和竹洲馆所蕴含的宗教底蕴、江南民俗、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些史料为研究昆山道教的发展和历代文人的思想情怀提供了一定参考。 (感谢作者供稿,原文曾发表于《昆山文史》第26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