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中国古代历法 道教与中国古代历法的关系,源远流长。我国古代最早的历法,按司马迁《史记·历书》的记载,始于道教所崇奉的黄帝。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黄帝(资料图) 而现今道教使用的道历,也以黄帝六十甲子纪年。六十甲子纪年,是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此外,道教对“太阳历”也有所贡献。祝亚平曾在《道藏》中发现了一种名为“二十八宿旁通历”的道教历法。《旁通历》将一年恒定为十二个月,每月30日,排出了一年360天所对应的星宿,并以星宿名为计日符号。 据注文所说,旁通历出自道家的《二十八星宿历》。此历随后在民间广为流传,对之后沈括制成《十二气历》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朝道士李淳风(资料图) 与此同时,道教人士也常参与历法的制定之中。唐朝道士李淳风所制《麟德历》,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历以《皇极历》为基础,再次采用定朔并独创了一种进朔法,解决了出现连续四个大月或三个小月的违反日常习惯的问题。唐朝除李淳风之外,还有五名道士先后担任太史令一职。 道教的文化体系中,关于阴阳思想、星象观测等,对中国的古代的历法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在传承过程中相辅相成,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二者会有新的历史意义。 (编辑:景卿)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