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何仁富 一 道德观念的起源和道德价值的问题,是伴随尼采终身的哲学思考的核心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尼采对自己的著的评价中轻易地找到答案。 道德价值问题很早就成了尼采思考的对象。尼采说:“我有一个连我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奇特的顾虑,这个顾虑是和道德有关的,是和迄今为止地球上所有被誉为道德的东西有关的。这个顾虑从我的孩提时代起就自发地、连续不断地和我的环境、年龄、教养、出身发生着矛盾,所以我几乎可以称这顾虑为我的‘先天’了。由此,我的好奇心和我的疑问就总是停留在一个问题上,即究竟什么是我们关于善和恶的观念的起源?事实上,我十三岁那年,善与恶的观念的问题就开始追踪我;当我还在人称一半儿戏,一半敬神的年纪时,我已经就这个问题写了我的第一篇文字儿戏;我的第一篇哲学习作。”[1]虽然我们无法读到这篇“文字儿戏”,但凭尼采所特有的真诚意识,我们相信尼采此处所说是真的。 1871年,27岁的尼采写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并于次年出版。这部以希腊悲剧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实际上关心的却是:“用艺术家的眼光考察科学,又用人生的眼光考察艺术”、“用人生的眼光来看,道德意味着什么?”“根本的问题是希腊人对待痛苦的态度”。[2]在这本书中,尼采提出了影响他日后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范畴“酒神精神”。在尼采写自传反省这部处女作时,他还自信地写道:“过去,人们只听信瓦格纳关于艺术、意图和使命的这种新公式──因此,隐含在这本书里的瑰宝被忽略了。‘希腊精神和悲观主义’,这倒是个更明确的称谓。第一要义,即希腊人是怎样处理悲观主义的──他们用什么手段克服了悲观主义……悲剧正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尼采还说,“我是首次认识到酒神这一神奇现象的人。同时,由于我认为苏格拉底是颓废派,这就充分证明了,我对心理的把握是可靠的,不会受任何道德特质方面的侵害──因为我认为道德本身就是颓废的象征,这是认识史上的独创”。[3] 1873─1876年,尼采以《不合时宜的思考》为总题目,发表了《忏悔者和作家大卫·斯特劳斯》、《历史对人生的利与弊》、《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瓦格纳在拜路依特》四篇论文。这四篇文章所攻击的对象不同,但攻击的内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传统价值导致的人的生命的颓废性。而且在这里,尼采表现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极大勇气:“我所理解的哲学家就是一堆可怕的炸药,它危及一切”。[4] 1876─1880年,尼采写成了《人性的,太人性的》。尼采认为,“这本书是危机的里程碑。它被认为是给自由精神写的书……这本书的题目的意思是说,‘在你们看到理想事物的地方,我见到的却是──人性的,啊,太人性的’!”“《人性的,太人性的》,它也是无情自我驯化的纪念碑,借助它,我断然割弃了自身的一切‘高级骗术’、‘理想主义’、‘美好的情操’以及别的女性化的东西。”[5]尼采通过同“理性主义”的割裂,事实上是将传统道德价值划入“理想主义”并加以拒绝。 1881年,尼采出版《朝霞》(又译为“曙光”)。尼采说:“我以该书开始了我反对道德的进军”,在自传中,尼采还为该书列了一个副标题就是:“论道德即是偏见”。尼采强调,“对我来说,道德价值起源乃是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而“迄今为止,人类一直处在最坏的境遇中,即他们受治于那些败类,那些狡黠的报复者,那些所谓的‘圣徒’”。“那全新的整个白昼的世界!要到重估一切价值中寻找,到摆脱一切道德的价值中去寻找……这本肯定之书,对纯粹的坏事放出光芒,发散它的爱抚,它的温存; 它赋予坏事以‘灵魂’ ,让良知、高尚的权利、特权重归于生命。”尼采说:“我以《朝霞》为发端,开始了对非我化道德的战斗。”[6] 1882年,尼采出版《快乐的科学》。尼采说到该书时,说“快乐的科学”这个概念令人“忆起歌手、骑士和自由精神三者的统一体”,它所表达的是“道德任人踩在脚下。”[7]应该说,是道德让生命踩在脚下。尼采所想的,正是要用生命价值取代道德价值。 1883─1884年,尼采写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奇书。尼采称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书,也是无人能读的书”。“这部著作的宗旨是永恒轮回思想,也就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肯定公式”。这个时候,可以说尼采的思想已经成熟,他的哲学的主要概念都已提出。因为从1882年开始,他已构思《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这部他死后以《强力意志》为书名出版的重要著作。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书中,尼采提出了“超人”、“永恒轮回”等重要思想,对基督教道德价值进行了猛烈攻击,对新的价值的创造赋予了极大热情,“这里,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被超越的;这里,‘超人’的概念变成了现实。”尼采甚至说:“在查拉图斯特拉以前,没有智慧、没有对心灵的研究、没有说话艺术可言”[8]。 1885年到1886年,尼采写出《善恶的彼岸》,尼采称此书为“未来哲学的序曲”。《善恶的彼岸》本是拟定中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导言,足见其意义。书名就表明了尼采要把新的价值置于善恶的彼岸,也就是置于生命,置于强力意志。这是尼采重构道德价值的努力尝试的重要一步。尼采说:“该书从根本上讲是对现代的批判,包括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甚至现代政治,同时提出与它们对立的类型”,[9]是站在生命立场上对善恶道德的扬弃。 1887年,尼采出版《道德的谱系》,这是一部道德哲学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尼采运用他独创的“谱系学”方法,也就是历史心理学方法,对传统基督教道德的价值基础、价值标准、价值理想进行了彻底的清理。该书相对独立的三篇论文,分别被尼采称为“基督教的心理学”、“良知的心理学”、“禁欲主义心理学”,以锐利的思考揭露了基督教道德价值否定生命的本质。 从1882年开始构思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在尼采死后以《强力意志》为书名出版。这部著作从其书名就可以看出,尼采是要用强力意志来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是一部内容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美学、道德哲学等各方面的书,其目的是要批判这些认识(也就是价值)领域的虚无主义的颓废病,并试图以强力意志为基础,构建相应的新的价值表。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尼采写道:“《强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我用这个公式来表示一种反运动,意在提出原则和任务;这种运动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取代彻底的虚无主义……因为我们必须首先经历虚无主义,然后才会弄清这些所谓‘价值’的价值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某个时刻,我们将需要新的价值敋。”[10] 1888年,尼采在频临精神崩溃的最后一年,一气写下了《瓦格纳事件》、《酒神赞歌》、《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尼采反对瓦格纳》和自传《瞧!这个人》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尼采进一步发挥和阐发了他的关于生命价值的思想。 尼采的一生就是价值反省和价值批判的一生。尼采在讨论“为什么我是命运”时说:“我是真理的呼声。──但我的真理是可怕的,因为过去人们称谎言为真理。──重估一切价值:这就是我给人类最高自我觉悟活动的公式,这一活动在我身上已成为血肉和精神了。”尼采称:“我是第一位非道德论者,因此,我是地道的破坏者”,而“从根本上说,我说的非道德论者这个词有两个否定。一方面,我否定以往称之为最高尚的人,即好人、善人、慈悲人;另一方面,我否定那种作为自在的、流行的、普遍认可的道德──颓废的道德,更确切些说,基督教道德。”因为基督教道德是“对生命的犯罪”,“它使人类堕落”。[11] 二 但是,尼采的道德哲学在中国恰恰是最缺乏系统的和理论的研究的。 尼采的名字第一次在中国被提及是1902年,梁启超在一篇题为《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中写道:“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两大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一曰尼至埃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尼至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少数之优者为多数之劣者所钳制”[12]这里的麦喀士即马克思,尼至埃即尼采。在此之后,中国形成了三次尼采热潮。 第一次“尼采热”兴起于五·四运动时期,此时,尼采著作初步被翻译。尼采的学说和思想也影响了大批这一阶段中国的文人,如鲁迅、茅盾、陈独秀、郭沫若、李石岑等。其中茅盾和李石岑还对尼采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二次“尼采热”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以“战国策派”为核心,提倡和研究尼采哲学。 第三次“尼采热”形成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此阶段人们以更加冷静的态度研究尼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3] 在中国的这三次“尼采热”,几乎有一个相似的社会大背景,那就是社会处于某种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大的冲击,需要对旧的价值进行重估。五·四面临反对封建思潮及其价值体系的任务,抗日战争时期面临如何改造国民性以团结抗战的任务,八十年代面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形成新的市场经济道德价值的任务。在这样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尼采热”,是绝非偶然的,恰恰是因为尼采哲学所包含着的“重估一切价值”的精神为该阶段的价值重估提供了“兴奋剂”。 但是,由于各阶段人们面临着“价值重估”的重任,往往便只是从尼采哲学找寻可用者用之,而来不及对尼采自己的道德价值学说作系统的研究。因此,尼采的“超人”、“强力意志”是被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概念。 八十年代以来,这种情况略有好转,这得益于周国平先生的智慧和努力。周先生以他的研究,在相当意义上扭转了人们对尼采的偏见,并掀起了中国的第三次“尼采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可谓影响极大,其内容也主要是涉及尼采的道德价值学说的。周先生的博士论文《尼采与形而上学》可谓目前中国尼采研究的最高成果,但作者“原计划”的“宗教和道德批判:形而上学的心理分析之二”,“审美的辩护:艺术对形而上学的补偿”两章却付诸缺如了,而且作者称“恐怕要永远付诸缺如了”。[14]这不能不说是十分的遗憾。 与此同时,还有几部关于尼采的著作出版。如陈鼓应先生的《悲剧哲学家尼采》、康健先生的《生命之约──重读尼采》、杨桓达先生的《尼采美学思想》。不过,总的说来,对尼采的道德价值学说,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方面的著作,国内目前还未见到。 三 道德价值是尼采哲学的核心问题,道德哲学是尼采哲学的根本内容,可中国的尼采研究恰恰缺乏对尼采道德哲学的系统研究,这不能不说是国人的一种悲哀。缘何如此,本人未细究其原因,但粗略想来,可能有二,一是尼采的道德哲学太过敏感,尼采自认是“非道德论者”,而且多有对道德的猛烈攻击,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道德至上的国土上的国民来说,无疑是“离经叛道”的。何止是我们,就是对西人,也是如此。二是尼采本来就不是一位体系哲学家,对其学说,他并没有系统的理论阐述,而是多用隐喻间断性而非连续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系统地研究尼采的道德哲学并不容易,而且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尼采并不是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15],只不过象罗蒂所说的:“象尼采、海德格尔和德里达这类独创性的和重要的哲学家们在形成着新的说话方式,而非为老的说话方式做出惊人的哲学发现。结果,他们多半不长于论证而已”[16]。 周国平先生《尼采与形而上学》在系统地、理论地研究尼采方面,可谓一部力作。笔者本书只是试图对尼采的道德哲学作一系统的、理论的研究。 四 道德哲学含义有二, 一是对“道德”的哲学思考, 即“关于道德的哲学”,它要回答“道德”是什么这样的“元道德哲学”问题;二是“道德的哲学”,即从“德”达“道”的智慧之路。本文所研究的尼采的道德哲学,是第二层含义上的“道德的哲学”。不过,在导言中,我也将说明尼采“关于道德的哲学”的基本思想。 道德哲学不同于伦理学。将“道德”和“伦理”区分开,是黑格尔的一大理论贡献。黑格尔认为,“道德”和“伦理”是客观精神发展的两个不同环节。“道德”是自由意志对抽象法的扬弃的结果。自由意志体现在人的主观内在心里就是道德,在道德中,动机与目的,个人意志与普遍意志是统一的。“人的价值应该按他的内部行为予以评估,所以道德的观点就是自为地存在的自由”[17],“伦理”则是自由意志的具体实现。在黑格尔看来,抽象法权是客观的,道德是主观的,伦理则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客观精神”的最高体现。而“伦理”本身又经过“原始的伦理”即家庭到市民社会到“国家”的辩证发展。 黑格尔是从“绝对精神”的历史发展角度而把“伦理”置于比“道德”更高的阶段的。如果从现实生活的精神境界看,则道德是比伦理更高的境界。 包利民先生在《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中构建了一个“四级道德体系”,对于我们理解道德与伦理颇有裨益。包先生认为,可以从“内容”、“意义”、“要素”、“情感”等指标体系,将广义的道德区分为四个层面。 最基本的层面是“公正”,“其基本含义是‘不得伤害别的主体’。”“它的意义是保卫社会的基础”。社会在维护这一层道德时,往往(但并不总是)动用暴力的、机构化的方式(国家政权)或是宗教。第二层面是“伦理”,指家庭、家族、亲友等的“亲密关系”中的道德要求,这是一种“前道德”阶段。第三层面是“道德”。这一层指的是主体经过自觉的思考之后,自我决定去积极主动地实施某种责任或“义务”。最高层次的道德维度是“普爱”,这是个人自觉自愿地牺牲自己的生命,献身于全人类的拯救事业。达到这一层,必然相信人的生命──甚至一切生命──自身有无限价值和尊严。[18] 实际上,我们如果对汉字“道”和“德”进行一些释义,也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德”也写作“惪”,其造字本义,许慎《说文解字》卷十说:“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已也。所谓“内得于已也”,即端正心性,反省自我。这正符合德字从心从直的造文初旨。《说文解字》卷十二曰:“直,正见也。”关于“道”,《说文解字》卷二说:“道,所行道也,从 从首。一达谓之道。”道字本义从行从止从首,引道而行也,引伸出导引之义。到春秋时期,“道”和“德”字并用,道与德,互为表里,道的实现,乃由个人德性之修养,以德达到道,道是最高的原则。而“道”又有“天道”和“人道”之分,这种区分导致了儒家和道家“道德观”的区分与对立。[19] 如此,我们看尼采的道德哲学便会发现,尼采是在“道德”和“普爱”层面言说道德的,或者说,他更注重的是“道”而不是“德”。“道”是什么?就是自然、生命。“德”呢? 就是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个人“修养”,在尼采那里,就是增强生命强力的行为和训练。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尼采所说的道德哲学,才能理解他所说的“善就是生命力的强大”,“恶就是衰弱”。 当然,在尼采的著作中,作为使用频率极高的“道德”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按“两阶价值结构”将价值区分为“生活”和“道德”两个层面的话[20],而且肯定生活(生命)价值大(高)于道德价值的话,那我们就会发现,尼采在否定意义上用“道德”一词时,多是指的道德价值层面,而在肯定意义上用“道德”一词时则基于生活价值层面。尼采看重的是生命价值,道德价值只应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工具。但在基督教道德统治下,工具本身变成了目的,而目的则成了被否定的对象,所以尼采要反道德,即反基督教道德,即反将道德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在这种意义背景下,我们将尼采的论述还原为具体的语境,我们在解读尼采的诸如此类的说法:“道德的定义是:道德──颓废后的特征,其本意是报复生命。”[21] “让你们的道德是‘你们的’我,而不是一个外物,一张皮,或一件大衣罢”,[22]领会其本来含义时,就不会感到困惑或陷入矛盾。 道德价值和生命价值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前者以善恶衡量生命,后者以生命衡量善恶。尼采并不是要抛弃道德价值,抛弃善恶标准,而是要将道德价值置根于生命价值,让生命价值成为更根本的原价值,由生命价值来衡量善恶价值。 所以,尼采反对的是将道德价值超越于生命之上的“善恶的道德”,他肯定的是将生命价值超越于道德价值之上的“善恶彼岸的道德”。 五 尼采之所以坚持以“善恶彼岸的道德”取代“善恶道德”,是同他对世界、人生及道德的本质的看法分不开的。 在尼采看来,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生成流变过程,它本无目的、无意义、无价值可言。人的生命作为生成世界的一个片断也是如此。但是人没有目的和意义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于是,为了生存,人开始了“撒谎”,即由强力中心开始透视世界,以自己的透视为基础对世界作出某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评价,就是置入意义。通过这种解释和评价,人为自己形成一个“外观世界”,为没有意义的世界和人生找寻到某种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把一切认识形式都当作价值形式,把形而上学都当作价值体系。 道德也是一样,它只不过是人为了使无意义的生成世界和生命具有意义而形成的一种解释,一种“外观”,并不意味着世上或人生就有实在的道德这样的东西。尼采说:“道德现象是不存在的,只存在对这种现象的道德解释。”[23] “根本不存在道德事实……道德仅是对一定现象的解释,确切地说是一种误解”。“道德只是记号,只是征候学。”[24]也就是说,道德只不过是人对世界和人生所作的诸多“解释”(即透视)之一,它所形成的只是一种“外观世界”,因此只是“一种误解”,或者说一种谎言。但是,人必须撒谎,没有这些置入意义的谎言,人是不可能生活下去的。 由于道德是由生命强力所发射出的一种透视和评价,因此,生命强力是比道德价值更根本的价值。尼采说:“道德价值乃是表面价值,同生理学价值比较来说。”[25]尼采所说的“生理学”就是生命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尼采反对基督教善恶道德观将道德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说它否定了生命,危害了生命。尼采要通过“善恶彼岸的道德”来肯定生命的价值,高扬生命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道德价值会凌于生命价值之上呢?尼采认为,这是由于生命力衰弱而不愿或不能正视道德价值的“解释”性质,不愿正视它所具有的“外观”和“谎言”性质,把“外观”当成了真实,把“谎言”当作了真理。但是,这种“当作”并不意味着它本身就是了。尼采说:“真理是我们已经忘掉其为幻想的幻想,是用旧了的耗尽了感觉力量的隐喻,是磨光了压花现在不再被当作硬币而只被当作金属的硬币。”[26]尼采是要用“积极的虚无主义”让人正视道德价值绝对化后的虚无主义性质,正视道德本身的“谎言”性质,“外观”性质,并勇敢地把它当“谎言”,当“外观”接受。因为人生是需要“谎言”的(当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谎言,而是生命意义上的谎言)。 由此,我们也可以把尼采的道德哲学本身也只是理解为一种“外观”,一种“谎言”。尼采不需要偶像,也不需要绝对化。既然没有道德事实而只有道德解释,我们姑且把尼采的道德哲学只看作基于他的个体生命强力的一种解释学“先见”。尼采自己也承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认识,不足以测度我们行为的价值……我们缺乏客观地面对价值的可能性,即使我们谴责一种行为,也不是作为法官,而只是作为党派”。[27]换言之,那只是一种具有解释学先见的个人意见。 六 本文除导言和结束语外,分上、下篇,各三章。 上篇“价值的重估”主要讨论尼采对传统基督教道德价值的破坏。第一章“上帝死了”,是在整个欧洲文化的大背景下解读尼采“上帝死了”这一命题的价值意义,它构成解读尼采道德哲学的“语境”。第二章“虚无主义”讨论了尼采破坏传统价值的工具,这就是“积极的虚无主义”。第三章“道德偶像的黄昏”则集中论述了尼采对传统基督教道德的观点,其中第一节侧重于价值起源角度,第二节重点在道德价值自身的价值方面。 下篇“道德的重构”讨论的是尼采对“善恶彼岸道德的建构”。第四章“生命的意义”说明了尼采善恶彼岸道德的价值基础,即自然生命,并以此将尼采的道德哲学称为“自然的道德”。第五章“强力价值论”集中论述了尼采道德哲学的价值标准问题,指出了尼采以强力意志为评价的最高标准,由此形成的道德是一种“自主的道德”,并引发阐述了尼采的“悲剧人生观”。第六章“成为你自己”讨论的是尼采道德哲学的价值理想,说明尼采是要人立足于个体生命在自我肯定和自我超越两个层面上“成为你自己”,因此,把尼采的道德哲学称作“自我的道德”。 结束语对尼采道德哲学的主要思想进行了概括,并作出了综合的评价。 附篇“尼采哲学散论”收录了作者写作本文时所写的另外6篇有关尼采的论文,涉及尼采哲学的变革意义、本体论思想、道德哲学、认识论思想、解释学思想、哲学观等方面。这些论文可以弥补本文讨论所具有的专题性可能包含的片面性之不足,可以认识一个更加全面一点的尼采。 [1] 《道德的谱系》第3页 [2] 自我批判的尝试,《尼采文集·悲剧的诞生卷》第189页、192页、191页 [3] 《瞧!这个人》见《权力意志》第50、51页 [4]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60页 [5]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61、65页 [6]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67─69页 [7]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71页 [8]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72、80页 [9]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86页 [10] 《权力意志》序4第374页 [11]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99、100、101、104页 [12] 《新民丛报》第十八导,1902.10.16转成芳《尼采在中国》第1页 [13] 关于三次“尼采热”,请参阅成芳《尼采在中国》.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 [14] 《尼采与形而上学》·后记,《周国平文集》第三卷第501页 [15]参《非理性的人》有关说法 [16] 《哲学与自然之镜》第386页 [17] 《法哲学原理》第111页商务1961年 [18] 参《生命与逻各斯》第14─22页,东方出版社.1996 [19] 参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第二章一节、第三章第五节,上海三联书店.1996 [20]参《生命与逻各斯》第6─15页,本书5.11 [21] 《瞧!这个人》《权力意志》第105页 [22]《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有德者第111页 [23] 《权力意志》258第181页 [24] 《偶像的黄昏》《尼采文集·查拉图斯特拉卷》第335页 [25] 《权力意志》392第517页 [26] 《哲学与真理》第106页 [27] 《权力意志》294第56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