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2.1 人生的正面和负面

http://www.newdu.com 2018-01-03 未知 何仁富 参加讨论

    人生的正面和负面
    何仁富
    唐君毅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他的人生哲学。194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人生之体验》,以后多次重印,1961年人生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人生之体验续编》。这两本书是先生研究人生哲学的经典之作。实际上,先生一生的学术思想都是围绕人生问题展开的,他不仅在理论上深刻地思考人生,还在实践中实现着自己所理解的人生。唐君毅的人生哲学内容丰富,思想精深,就其时代意义而言,他关于人生之正面与负面的思想,对我们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的状况和实现人生超越,对于我们在相当意义上克服人生虚无主义和人生俗情主义的“时代病”,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人生并不虚无:人生的正面
    还在十九世纪,虚无主义便在屠格列夫、妥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说中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被人们熟悉,而尼采则使得虚无主义第一次成为一中自觉的意识。虚无主义作为“最高价值丧失价值”,使人处于一种生存无意义的尴尬境地。面对这一境地,生命力乏弱者便采取逃避和悲观的形式以应付生活,此即为消极虚无主义。尼采认为,他那个时代的消极虚无主义,其世俗表现形式就是各色的“时代流行病”。人们为紧张状态的折磨而动荡,犹如大难临头,狂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就像急于奔向尽头的洪流,人们不再沉思,害怕沉思。由此而致,猥琐、敏感、不安、匆忙、聚众起哄的景况愈演愈烈,所谓“文明”,愈来愈轻浮,个人面对这巨大机构而变得灰心丧气,只好屈服。在这样一种文明的轻浮笼罩下,失去了信仰的现代人总是想急切地投身于纷繁的世俗生活中来麻痹自己内心的不安,松弛内在的精神紧张。现代人多以休息为耻,即使是长时间的静坐思考也几乎会引起良心的呵责。思考乃是以码表来计时的,用餐时两眼盯着的只是报纸上财政金融方面的新闻。人的生活好象永远怕耽误了什么似的,将一切高尚的趣味都缢死了。“做任何事都可以,总比不做事的好”,这是人们的行事原则。这种现代式的匆忙既是人们失去信仰后精神空虚的表现,又反过来加剧了人们的无信仰状态。在尼采看来,正是现代那种喧嚣的、耗尽时间的、愚蠢的自鸣得意的勤劳,比任何东西都更加使人变得没有信仰。这些没有了生活信仰的人,只是带着一种迟钝的惊愕神情把他们的存在在世上注了册。
    不仅如此,现代人还被各种虚假的角色所侵占而变成了极其做作的戏子。由于没有信仰而又不敢正视这一现实,许多人便不敢面对自己,不愿成为自己,于是千方百计地逃离自己而遁入群众之中。现代人的形象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假象;现代人不是里表一致地出面,他毋宁说是隐藏在他现在扮演的角色里。他们不再是人,至多是角色的综合。
    不仅如此,现代人由于丧失个性而变得灵魂平庸,便以花枝招展来遮掩自己的平庸,使现代人和都市生活变成了“颜料罐子的家乡”。现代人由于本身丧失了创造的原动力,便总是带着挤入别人宴席的贪馋去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收集昔日的文化碎片以装饰自己。与此同时,现代人由于缺乏生命本能的原生创造力,加之匆忙劳作带来的神经疲惫,他们便到所谓的艺术中去寻求官能上和精神上的刺激和麻醉。
    总之,在尼采看来,随着旧信仰及其道德所造成的生命本能的衰竭和信仰沦丧所造成的精神空虚,现代人一方面普遍缺乏信仰,另一方面又消极颓废,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虚无主义的时代病。而尼采所说的这些19世纪的“时代病”在20世纪的确成了真正的时代病。人生虚无主义以各种极端的形式侵蚀着绝大多数人的实际生活。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唐君毅以他特有的理论勇气和睿智,通过对“人生正面”的揭示,来回应和医治着那已经侵入我们每一个人的躯体和灵魂的“时代病”。
    唐君毅认为:人生有正面,亦有负面;有正道,亦有魔道;有正位,亦有颠倒;有真实,亦有虚妄。所谓人生的正面,是指人生美好、积极、有价值的一面。唐君毅认为,人是有思想有精神,有自觉能力的动物。他能自觉地生活於人伦之中,自觉他必有死,并且自觉要成己成物。这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标志。人的自然生命可以有边沿,有极限,即使是世间的高寿者,也不过一百多年。但人的思想和精神却没有边沿,没有极限。他的智慧之光,他的道德精神,在他死後,仍然可以照耀他死後的世界;他与他人生前的情谊,在他死後仍然可以留存在人伦社会。因此,人生的意义,也就超出了他的身体存在和自然生命。人愈能为人伦而生。愈为人文而生,人亦愈能不限制在他的自然生命以内,而愈能获得永生。
    因此,在唐君毅看来,人生不当有自我渺小之感,其实也并不渺小。他说:
    在无穷的空间,无穷尽的时间中,你感到你的渺小吗?你便当想到你能认识广宇悠宙之无穷尽牲,你的心也与广宇悠宇一样的无穷尽。其次,你要知道,你的身体,亦非如你所见之七尺形骸。你呼吸,你身体便成天地之气往来之枢。在你身体内,每一刹那有无穷远的星云之吸引力,在流通。在你身体内,有与宇宙同时开始的生命之流在贯注。[1]
    同时,人生也不当有飘忽之感,其实也并不飘忽。他说:
    你犹如海上的逝波,你一度存在,将沉没入永远之过去。你感到人生之飘忽吗?然而如是之你是亘古所未有,万世之後所不能再遇,这即证明如是之你,是唯一无二的。你之唯一无二,使你之存在有至高无上之价值。[2]
    唐君毅认为,人生的目的,不在追求怏乐,不在满足欲望,也不在求生命的更广大丰富,而应该在实现自我。他说:
    人生之目的,唯在作你所认为该作者,这是指导你生活之最高原理。[3]
    又说:
    人生之目的,不外由自己了解自己,而实现真实的自己。[4]
    人又如何作他该作的,或者说实现真实的自己呢?唐君毅认为,首先,是要追求智慧和真理。人要时时以反省的精神,细细咀嚼生活的意义,去求取人生的智慧。“使自己心灵光辉,在自己生命之流本身映照,以求发现人生的真理。”使自己的心灵,“对於真理,永远有新发现的欢悦”[5]
    其次,要在无穷的人生问题中求安定。人不要悲叹自己的失望,而要勇於战胜自己的烦恼。不懊梅自己的过去。要让悲哀净化自己的心灵。不让自己的快乐化为狂欢,而要经受得起生活的狂涛。总之,人“当有内心的宁静,与现实世界,宛若有一距离,由是而自日常的苦病烦恼中超拔,而感一种内在的幸福。”[6]
    再次,要不断开关自己的理想。人应该确立自己的信仰,作为自己精神的依归,并为实践自己的信仰而不息地工作。不应当沾沽自喜於已有的成绩,或一得之见,而当永远地自强不息,永远有新的创造。应当有生活兴趣的多方面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并充分体味这种努力的意义。要自强不息地开关自己的理想,丰富生活的内容。
    最后,要充分体验文化和生活中的各种价值。人应在现实存在的事物中,去看出价值,去发现价值。与人为善,相信人与人之间在根本上是互相亲爱的,相信人性在根本上是善的,相信世界可以变好。应善於了解和体察别人,对人谦恭礼敬,宽恕大度。既扶持善人,又惩治恶人。既要尊敬现实之人的人格,又要热爱历史伟大人物的人格。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赞叹和尊祟他们所创造的文化。既热爱科学、艺术、哲学,又要有宗教的智慧。总之,要在人与人的生活中,人类文化中,体验各种之价值。最後归於对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都能使之实现一种价值,如此,才可能有对生活的真正肯定。
    唐君毅强调,这种实现自我,其实也就是成就事业。他认为,唯从事事业,才能够沟通人我之心,我与他人,由彼此外表的行为的合作,而使我与他人的心得以相互沟通。我们的行为,连接在一客观存在的事业上。而且,唯从事事业,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理想,因为,理想的社会中,人们分工合作,以从事各种事业。因此,人在事业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从而获得永生:“我在为事业而从事事业时,我在地上,获得永生。”[7]当然,人生的事业有种种的不同,有科学家的事业,艺术家的事业,伦理学家的事业,宗教家的事业,以及中国儒家的事业。在唐君毅看来,只有中国儒家的事业是最高的事业。这样,他就把中国儒者的成贤成圣,作为自己最高的人生理想。
    在对人生的正面的认识和体验中,唐君毅肯定了现实生活,肯定了此岸真实的生活世界。在这里,人生充满着理想和阳光,并在思考和工作中超越着和化解着那可能侵吞真实人生的“虚无”。虽然,唐君毅的理想在相当意义上表明了他作为儒者的自尊,但这种克服和化解着“虚无”的“自尊”本身正表明了他思想的独特时代意义。
    二、人生并不轻松:人生的负面
    尽管唐君毅以理想来克服和化解人生的虚无,但唐君毅本人绝对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实际上,他对人生的悲剧性和荒谬性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在这一点上,他甚至比有一些存在主义者过之而无不及。
    唐君毅认为,所谓人生的负面,是指人生的艰难困苦,虚妄不真和曲折颠倒的一面。对人生负面的深刻体验几乎与他终身相伴,特别是壮年以後,更是如此。在《人生之体验续编》中,唐君毅说:
    年龄日长,不仅人生经验日增,而且人之心灵由山谷经过崎岖之道路,逐渐到山顶後,再回头看地面,逐对其凹凸不平处,及何处是陷阱深渊,亦逐渐能加以指点分明。人生的艰难、罪恶、悲剧,是在那儿,在我之视线之内,并在我之生命之内。陷阱和深渊,我自己亦随时可堕人。[8]
    因此,对人生的负面,他不能“躲开逃避”。
    唐君毅认为,人生一世,无不处於艰难困苦之中,人在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以後,他一天天长大的过程,就是负荷著内心无穷的愿欲,在环境中挣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要承担著欲望和环境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冲激、振荡,忍受著由内在的愿欲和环境而来的压迫、威胁、苦痛和艰难。因此,在人生的路上,是步步艰,处处难。首先,人生要求生存,免除饥寒,不得不从事艰辛的劳动,甚至为生存而走遍天涯,经历无尽的辛酸。其次,染色为着自然生命的延续,还要经受求爱的艰难。不说失恋的苦痛,男女间暧昧关系、情杀及奸淫的罪恶,就是结了婚的人中,世间也是怨偶多于佳偶。即使在佳偶之间,也少不了生离死别,经受著“昔日戏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来”的苦痛。再次,人生要在社会上立定脚跟,他还要经受求名的艰难,他要使自己生命的价值,得到他人的承认,就不得不进行一番奋斗。不说世间总有有才而无名,有德而无位的人,就是得到了名和位,也是少不了毁谤和责望。故名大位尊者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由此产生了世间无穷冤屈。这些冤屈,虽有在死後得以昭雪的,但其人已经不知。因此,人生的行程,是一绝对的艰难的滑路。
    唐君毅又认为,人生是一虚妄不真的存在。现实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时间之流中流转,一切都要随时间而过去,故一切都要消灭,都是无常,有如梦幻。人生当然也是这样,它无法逃避化为空无的悲惨命运。有如叔本华的臂喻:“人生努力从事一切事务,征服一切困难,如舟子在海上,不断的克复风波之危。然而他拼命的向前航驶,最後只是为达到一礁石,名死之礁石,在此礁石前,船身粉碎。”[9]在唐先生看来,人生的一切享受,无论是精神的和物质的,都算不了什麽,一切被赐与的,在死的时候都要被索回去。更何况,在人生的存在中,本身就夹杂著无数的虚安和幻影。原因是,人生的存在,不只是自然的存在,也不只是历史的存在,而是涵有思想的存在。思想有正确,也有错误,在人有错误思想时,人们固然可以说这些错误思想仍是存在,但这种看法是从错误思想外面看错误思想,如果直就这个错误思想本身来看,就是虚妄和非真实的存在。特别是,人不同於动物,他还会说谎。为著某种个人的需要,他能把白的说成是黑的,把黑的说成是白的。从而在人与人之间,在真实的事物之前撒下云雾。这种说谎,就是人生虚安不真的又一证明。
    唐君毅还认为,人生充满了颠倒相。“或颠倒於贷利,或颠倒於美色,或颠倒於名位权势。”[10]例如,人的好利,原出於生存的需要,不能说有什麽不对。但人却不肯饱暖而后止,往往有著无限的食欲,以至竭天下财富以奉之,他犹感不足。人的好色,原出於生养後嗣的需要,但人苦於不知节制,往往由此发展为无尽的滔欲。再如人的好名,好位、好横、好势,人期望自己的才智德行超过别人头有好名之心,希望自己的德才得到别人的尊重而有好位之心,企望支配别人而有好权之心,盼望别人附和自己而有好势之心,这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相接触中所不能避免的。但往往由此发展为求虚名,食权势,慕高位,由此颠倒了头脚。有“如人之立於池畔,还望其自身在池中之影。”[11]由无穷的贪欲,而生出无穷的罪恶。
    由此,唐君毅对于人生的心情常常是悲凉、孤独和惆伥的。这种心情,在他是情不由己的。他虽然相信传统儒家的性善说,但又觉得正统儒家对人生的负面没有认识,或者认识得不真切,他必须本著性善之义,对人生的负面加以申述。他虽不赞成佛家的出世,但又认为佛家的人生空苦之义,实是发人之所未能发,言人之所未能言,儒家亦无法加以否定。故佛和儒一样,同有劝世之功。
    唐君毅对人生负面的认识,更多的反映了他壮年後对人生的认识和感受。他一方面对民族传统的文化有著火一样的热情,另一方面又由於他後半生,流寓香港,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又经历着种种的艰难和曲折,这就使他对人生不能不有这样的感受。唐君毅对人生负面的认识,可以说是他悲剧式的一生的理论反映。与此同时,唐君毅对人生负面的认识,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真诚和深刻。就象他对人生正面的认识痛击了悲观的虚无主义一样,他对人生负面的认识,则说明了乐观的世俗主义的浅薄。也许,正因为有人生的负面,起正面才显得更有意义,才使得人必须时时警醒,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轻易沉沦。
    三、人生并不颓废:人生的超越面
    不知人生的正面,有人便会走向纯粹的避世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而不知人生的负面,有人又会走向纯粹的世俗主义、乐观主义和享乐主义。它们,都是颓废,是不知人生真面目的虚假体验,是“未经检验的人生”。唐君毅强调,只有把人生的正面和负面有机结合,辨证施治,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
    唐君毅对人生有著无限的悲凉、孤独的感觉,有著与佛家相类似的空苦意识,但他毕竟不像佛徒那样,以出世为归宿,也不像道家,以避世为归宿。他虽然认为人生有著无限的困苦和艰难,但他还要哀乐相生,在艰难困苦中去求得内心的欢愉。他虽然感到人生是虚妄不真的,但他目的还在“去除其存在中所包涵之虚安的成份,以成就人生之真实化。”[12]他虽然以为人生无处不在颠倒之中,但他是意在“人生之复位”。因此,唐君毅并没有走上佛道的出世避世的路径,而归为儒家的成己成物之道。在他那里,对人生负面的认识和对人生正面的认识是相反和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他对人生正面的认识,在对人生向上性的肯定中,使人从“一切现实烦恼中翻出来”。[13]而对人生负面的认识,则在於“转化为人生之上达之阻碍之反面事物,以归於人生正道。”[14]因此,从总的方面来说,唐君毅是在求现实人生的超升之道。这一超升之道,可以使人生从俗情社会中超拔而出,以达到真实的人生境界。
    唐君毅认为,人生超升的关键在立志。所谓志,古人训为心之所之,指对人生理想的向往和达到理想的决心。唐君毅认为,人的立志,并不是心理学上的意志活动。心理学上所说的意志,是指实现一特定目的的一贯的行为趋向。所以,一切有目的的活动,无论善恶,都可称为意志的活动。换言之,心理学上的意志是与价值判断无关的。而他所谓的立志,则是与价值判断相连系的。它是经由知以贯注於行。是使自己的实际的存在成为一理想的实际存在的东西。唐君毅所谓的实际存在是指俗情社会中的自我存在,即《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书中所谓的“现实自我”。所谓“理想的实际存在”,是指到达人生理想境界中的自我存在,即《道德自我之建立》一书中所谓的“道德自我”。因此,志是内在於人而由内心发出超拔於俗情社会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决心。能否立志,这就是人生能否超升的关键所在。
    在唐君毅看来,要实现志,既要使自己超拔於俗情世间,又不能完全脱离俗情世间。也就是说,立志超拔於流俗,不是离世避世,如佛、道那样进人另一世界。而是要在一观念的支配下,纯化俗情世间的生活。他认为,人生的种种努力都应是实现一种价值。唯以价值支配自己的生活,才能拔乎俗情,超升自己的精神,进入人生理想的境界。此如说饮食,在俗情世间,饮食只被视为求生存所需。其实,饮食绝不只是满足食欲,保存生命,而是为“使他生命的意义,贯注到食物里面”。或者说,是在使“产生一种身体与食物之间之互相渗融。”[15]使低级的简单的食物构造,变为高级的复杂的生命构造。知此,就会使自己的日常饮食生活,变得有价值和和高尚。又如男女之爱,在俗情社会中,男女之爱只被视为延续生命所必须,其实,男女之爱不是单纯的生理性的要求,也不单以传种为目的,而是在实现两性间生命精神与生命精神之和谐价值。要不,就不能解释有男女不能结合而殉情的事实。知此,就会使男女之爱变得有价值和高尚,而不陷于俗情社会的贪恋色相之中。又比如求名、求位,在俗情社会中,人们常常把求名求位视为个人谋取利益的手段。其实,人的求名,“是因为希望人能认识你人格之价值。”[16]知此,你在发现他人人格的价值高於你时,你就要去努力宣扬他人的名誉。而不能象俗情世间中常见的那样,去打击别人,提高自己。而“要求权威之本质,在使人奉行你自以为有价值之意旨。”[17]知此,你就会在要求权位时,让最大的权位,归於其意旨最有价值之人,而不会以自己一己之私,如同俗情社会中常见的那样,去不择手段地谋取权位。总之,人生饮食、男女、名誉、权位的要求,都是一种实现价值的要求,推之於人生其他的一切活动、一切努力,也无不如此。科学、哲学在实现真,艺术、文学在实现美,道德、伦理在实现善,宗教在实现神圣,政治在实现国家中的和谐,经济在实现社会的公平。因此,人们只有以价值观念,支配自己的生活,以价值观念去看人间社会,使自己的日常生活充满了价值的实现时,才能丰富自己的生活,超化自己的精神,成己成物,进人理想的人生境界。
    唐君毅还依据人生不同阶段、不同职业、不同理想提出了人生生长途程中的十种生活内容的形态,或者说十层人生境界,这就是:
    一、“婴儿之自言自语。”这是指人生打破混沌的婴儿时代的境界。
    二、“为什麽之追问与两重世界之划分。”这是指人生知识日开的童年时代的境界。
    三、“爱情之意义与中年的空虚。”这是指人生追求爱情的青年和有了孩子後中年时代的境界。
    四、“向他人之心投影与名誉心之幻减。”这是追求名誉权位的壮年时代的境界。
    五、“事业中之永生与人类末日的杞忧。”这是指对人类有所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伦理学家、宗教家的人生境界。
    六、“永恒的真理与真理宫中的梦。”这是指追求真理的自然科学家的人生境界。
    七、“美之世界与人格美之创造。”这是指追求美的艺术创造者的人生境界。
    八、“善之高峰与坚强之人格之孤独与寂寞。”这是指追求善德的伦理学家的人生境界。
    九、“心之归来与神秘境界中之道福。”这是指追求圣洁的宗教信仰者的人生境界。
    十、“悲悯之情的流露与重返人间。”这是指追求天人合德的中国懦者的人生境界。[18]
    在这里,从一至四是指人生生长不同阶段上的人生境界。这是凡人都要经过的人生境界。六至十是超凡人的人生境界。五是由凡人到超凡人的人生境界,是前面四种境界到後面五种境界的过渡境界。在後五种人生境界里,後一种境界都要比前一种境界高。而最高的人生境界,便是追求天人合德的中国儒者的人生境界。依照唐君毅的观点,成就自己的人格,超升自己的人生精神,当以中国儒者的人生境界为目标。这十重境界论,反映了唐君毅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和追求,反映了唐君毅作为一个现代新儒家的人生理想。
    唐君毅的人生哲学的时代意义是鲜明的。对人生正面的揭示,为我们认识复杂的人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路标而不至于空虚和无聊;对人生负面的揭示,为我们认识表面的人生提供了一面把握本质的镜子而不至于浅薄和虚浮;而对人生超越的揭示,则为我们攀登崎岖的人生之路提供了一幅指示方向的地图而不至于坠落和颓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所必然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商品的丰富性,也必然是人生的丰富性。市场在相当意义上是一种人生体验,里面有酸、甜、苦、辣,有坑、洼、崎、岖,有利、真、善、美,有害、假、丑、恶。如何在这样一条人生路上行走,是我们每一个想经历“检验过的生活”的人必须认真思考、认真对待、认真选择的。唐君毅的人生哲学为我们的思考和选择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参考坐标。
    


    [1]唐君毅:《人生之体验》,51页。
    [2]唐君毅:《人生之体验》,52页
    [3]唐君毅:《人生之体验》,52页
    [4]唐君毅:《人生之体验》,33页
    [5]唐君毅:《人生之体验》,36页
    [6]唐君毅:《人生之体验》,33页
    [7]唐君毅:《人生之体验》,187页
    [8]唐君毅:《人生之体验》,137页
    [9] 唐君毅:《道德自我之建立》,98页
    [10]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151页
    [11]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140页
    [12]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17页
    [13]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139页
    [14]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8页
    [15]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9页
    [16]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97页
    [17]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100页
    [18]唐君毅:《人生之体验续编》,16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