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敬告本届大学部及研究所毕业同学书〈节选〉

http://www.newdu.com 2018-01-03 新亚生活双周刊 唐君毅 参加讨论

    在十年前,每当同学毕业之时,我总为毕业特刊写一文,对毕业同学表示若干希望,并予以若干鼓励。但在此十年中,则于毕业特刊山,我却每年之写一二句格言,表示祝贺同学毕业之意,而更提不起写文之兴趣。对毕业同学们,似觉很难表示甚么希望,亦不如说甚么鼓励的话。今又逢本届同学毕业,陶振誉先生屡要我于此新亚将离农圃道,而迁如新校舍之时,对本届之毕业同学说几句话。我仍觉无甚么话可说。但又觉应当多少说一点。然则说甚么呢?我于是试自己反省,在此十年中,何以在毕业特刊上不再写告毕业同学的文章之原因说起。
    此十年中,我之所以对毕业同学说甚么话,其原因自很多。偷懒,当然是一原因;不过我写其他文章,并不偷懒,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对整个之毕业同学说话,无多大意义,不如只对少数之同学当面谈谈。何以我会觉对整个之毕业同学说话无多意义呢?我反省出的结论,是在此十年中,似已无所谓[整个新亚],亦似无所谓[整个的毕业同学]。新亚书院与其他二校联合后,新亚师生的的精神,即好似落在与其他二校及中大本部之[相互关系的夹缝]中,而亦未有一更高的理想,足资向往。于是此[相互关系的夹缝],即如一[深谷],新亚师生的精神,即向此[深谷]陷溺沉堕,而再提不起。新亚师生之间的[相互希望],亦逐渐转变成为[相互失望];而社会人士,对新亚与中文大学的失望,细细一看,亦皆逐渐在增加。以我个人来说,我亦知道有不少同学同事对我失望;但翻过来说,我亦有对大家失望的地方。此不互相希望,而只互相失望,当然不是好的现象。但是事实俱在,亦不容掩饰;而种种事实之所以成,亦是势已成,而不可挽。亦不当由任何个人负责。责备任何人,皆是不应当的。不如直接说出此相互失望之原因,所失望者在何处,再看能否由失望中开出一真实的希望。同学们对我个人有甚么失望,或再有甚么希望,亦可以说。我今天就不客气先说我十年来对同学的一些失望,再说对大家的一些希望吧。
    我十年来对同学的失望,是觉同学们常是入学时程度很好,亦很天真纯洁,但在校数年中之进步,恒不很大。此与以前之同学,入学程度不必好,但在校四年中之进步却比较大者、不同。又此十年来之同学,因考入不易,而大学毕业后,又有学位为政府社会所承认,于是似乎恒自以为要较其他大专同学、香港青年高一等,并自觉其毕业后有若干职业的保障、留学的方便等,而缺乏一独立、奋斗、上进的精神。此亦与十年前之同学之情形不同。这不是说十年前的同学,便都有独立、奋斗、上进的精神。时间上十年前的同学,初颇具独立、奋斗、上进之精神者,亦常在其在社会取得一地位,如得一政府学校之教职,或得一中大之教师的地位,而成家立业后,其精神即趋于疲缓退堕。这原亦是人所共有的缺点。天之生人,资质亦原不同。如树木之种子之不同。又环境对人之催折力量亦很大。孔子常慨叹[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我们对每一人,都要望其精神以及学问、事业,皆一直向上生长,如松柏之长青,而高摩霄汉,亦似是不可能的。但依新亚书院原来的教育宗旨,却是希望同学们,都成一精神不断生长、进步的人格与人物,而不之以得一职业,社会地位、成家立业自足;更当随时以学问之功力,补天生资质所不足,以自求其精神之生长进步。则做一新亚的同学,无论毕业了多少年,若我发现其精神已趋于疲缓退堕,皆会同样的使我失望难过。而在此十年中的同学,责因其毕业后,有若干职业的保障、留学的方便等,其毕业后,实更难有精神之生长进步,而使我更难抱很大的希望。在此十年中,我虽亦多少对若干毕业同学,写一些介绍信,帮助其觅职业或升学等,但我并不必因此而对这些同学,皆一一抱很大的希望。……
    …………
    即此祝诸位前途无量。  <节选>
                       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五日
                                    ——摘自《新亚生活》双周刊第十五卷499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