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玄学总述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南丰公益书院 佚名 参加讨论
一、思想背景
    两汉时期,经学独尊,为朝廷入仕干禄之门,今文经学谶纬之说流行,天人、阴阳、符应等观念大盛,依附政治,而日渐荒诞,深受王充、仲长统、荀悦等人批判;而古文经学则偏重章句训诂,流于繁琐支离。东汉所标举的士人气节,多已陷于虚矫。至汉末魏晋时,儒家经学虽仍为官方学术主流,然玄学风气则随名士清谈逐渐流行,以《老子》、《庄子》、《易经》为讨论张本,喜好讨论有无、本末等玄理,论辨深具理致。
    汉末,由于天下大乱,刘表于荆州,招致士人,当地局势大体安定,文士、学者多前往归附,日渐形成特殊学风,后人研究有称为荆州学派者。荆州学风,逐渐舍弃象数、吉凶等说法,而改以义理内容为主。
    汉代时,气化思想、宇宙生成论盛行,演述阴阳、天人等论题。而魏晋时期,此类讨论渐往形而上学形式发展,以王弼、郭象为其代表。而汉代对人性的讨论,逐步发展成为魏晋时「才性」与「人物鉴赏」等论题,其中以刘劭《人物志》为其代表。当时政治势力更替,局势混乱,原有价值体系面临挑战,「名教与自然」、「圣人论」亦随之而起。
    二、玄学名义
    所谓魏晋玄学,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观念应出自《老子》,王弼注《老子》时,曾提出「玄者,物之极也。」「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乃是探索万物根源、本体等层次的观念。对于当时所流行的相关论题,魏晋人又称为 「名理」之学,详加分析事物观念,考究「形名」、「言意」等论题。
    三、玄学论题
    玄学重视万物根源存有等相关论题,深受老庄思想影响,而有深入发展,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为魏晋玄学重要论著,更为老、庄最首要注疏。而当时名士诠释儒家典籍,如何晏《论语集解》、王弼《周易注》、《论语释疑》、《周易略例》等多以道家思想,援引解释儒家观念。会通孔老」乃为当时重要议题。
    四、玄学分期
    正始玄学(204年~249年) 
    竹林玄学(254年~262年) 
    元康玄学(290年前后) 
    东晋玄学 
    五、玄学代表人物
    王弼 何晏 阮籍 嵇康 向秀 裴頠 郭象 张湛
    在魏晋时期许多玄学人士都擅长谈辩, 因此, “清谈”也成为这一时期流行的风尚, 即: 崇尚辨谈,而玄学则往往成为“严家口实”, 是谈论的主要内容和题材, “清谈”风气的流行, 使玄学的理论得以更普及和大众化。 
    在魏晋时期, 清谈名士代表人物有: 嵇康、阮籍、山涛、阮咸、王戎、向秀、刘伶等, 世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当时司马氏权势尚未巩固,其虽出身于儒学大族, 以名教自居, 然实质上却干着阴险狡诈的篡夺权位的勾当。此举既让玄学之士失望又让其所不耻, 因而他们在行为上表现为放荡不羁, 以自然标榜, 蔑视礼法, 籍此与那些虚伪的名教主义者相对抗。这种思想通过服饰也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图中几个人都近于袒胸, 七人皆赤足, 一个散发, 三个梳 角髻, 几个人都穿着无袖端、敞口的衫子, 头上的裹巾及生活方式也都体现了“相舆为散发裸身之饮”及“肆意酣畅”不为世俗礼节所拘之情形。
    玄学思想对于后世封建社会文人志士的思想、文学、艺术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