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庄子道出人生最高境界(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浙江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逍遥游》:常识以外的另一个世界
    “逍遥”一词,《诗经》里面就已经有了,是散步的意思。但我们说起逍遥,通常情况下,想到的首先是庄子。庄子的逍遥,指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精神状态。所以,用今天的话来解说逍遥游,就是绝对自由。
    常识告诉我们,人只有有所凭借,才能延伸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空间。经验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科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儒家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但道家不这么想。
    我们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没人会去想——你已经在竿头,你再往上爬,不会摔下来吗?
    有限的高度可以依赖杆子,绝对无限的高度不能依赖杆子。任何一个有形之物,本身都是有局限的,如果我们仅仅依赖于他(它)实现自由,我们所依赖的东西的局限性,就会变成我们的局限性。当我们有所依赖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被所依赖之物所束缚,所控制,所局限。
    庄子就看到了这一点。这就叫哲学思维,哲学不是给我们提供现实性,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是可能性;哲学不是让我们有做事的能力,哲学是让我们有想象力。哲学拓展的是我们的智力空间,不是拓展现实空间。所以,用科学的标准去要求哲学,这是完全没有哲学思维的人才会做的傻事。
    读哲学让你有想象力,读哲学让你茅塞顿开,读哲学打通你的智慧,它给你的不仅是知识,是智慧。
    人类不能没有知识,人类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人类也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常识,我们就靠着这些一直走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做事情,靠经验,靠积累,靠常识,这些都没错,但是庄子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的知识还是人类整体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所以,庄子的《逍遥游》就是想告诉我们另外一个世界,一个经验以外的世界,知识以外的世界,常识以外的世界。
    斥鴳——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埳井之鼃——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秋水》)
    为什么斥鴳会认为它的那种蓬蒿之间的渺小可怜的飞翔是天下飞翔的极致?为什么河伯会认为“天下之美尽在己”?为什么埳井之鼃会认为它井底的生活是天下最美好的生活?
    因为生活经验局限了它们。所以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真是说出了人类常常犯的错误。我们常常身处可笑之中却不知觉,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自信自负。
        庄子与孟子同是哲学大家
    庄子与孟子都是我喜欢的哲人。孟子一再让我们有道德上的自信心,庄子一再让我们在认识论上不要有太多的自负。
    孟子是让我们有信心,庄子是让我们不要太自负,孟子是维护我们的自信心,庄子是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孟子告诉我们人在宇宙上是伟大、是崇高的,庄子告诉我们人是渺小的,可怜的。
    两个伟大的哲学家,在同一个时代的数十年里,给我们指出了生活真相的两面。
    我们是人类,我们在过着一种道德的生活,这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这是孟子告诉我们的;但是庄子同时告诉我们,即使是人类,和宇宙相比仍是非常非常渺小的,因此我们真的不能狂妄、自负,你在宇宙面前要有敬畏心。
    孟子告诉我们,我们要做一个道德的人,因为我们的人性是善良的,庄子鼓励我们,我们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因为我们的人性是自足的。
    ……
    孟子为我们的道德找到了人性论上的基础,庄子为我们找到了自由的认识论上的根据。一个民族两大生存基础,一个道德,一个自由,就是在几十年里面,被两个人奠定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