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释迦牟尼虽然所处国度不同,但他们宣扬的理论是相通的,都是劝谕大家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而不是“作秀”式的捐钱捐物。 《论语 雍也》第六篇第二十八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一章的提问者是端木赐,我们现代所说的“儒商”的始祖。在这一章里,孔子确定了“儒商”的定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端木赐,字子贡,出生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三十一岁。他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一位,与贫穷的颜回形成了两个极端。当然,端木赐的富有不是来自于父母的馈赠和遗产,是靠自己敏锐而老到的经商才能赚得的。孔门学说之所以能够传播得如此深远,在一定程度也都得益于端木赐的慷慨解囊,是他用自己的财力去支持并推广孔子学说。 孔子活着的时候,子贡非常尊重孔子。孔子死后,有学生逢迎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没有子贡高,并表示愿意跟着子贡学习。子贡很严肃地驳斥这些人,说,贬低孔子是无知,毁谤孔子如同毁谤日月一样不自量。孔子死后,子贡在孔子的陵墓前筑庐守墓三年,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为孔子守孝。 如何行“仁” 子贡能言善辩、口齿伶俐,有外交才能,而且深谙低买高卖的商业之道,所以有些自视清高。但他非常认同孔子的学说。所以,当他致富后,便想实现老师所说“仁”的境界。于是有了这段经典的对话。 子贡问孔子:“假如有这样一个人,广泛而无条件地救济民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算得上是您说的仁人了吗?”子贡在这里说的这个人,很可能是暗指自己,其含蓄的意思是问:“老师,如果我拿出钱来帮助大家,而且不要好处,那我是不是就具有了‘仁’的品德呢?” “仁”是孔子学说的本源,是孔子所认为的君子人格的首要表现。那么,“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单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说,“仁”是一个“人”加上一个“二”,可以理解为是要处理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处理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家里有父母、夫妻、孩子之间的关系,单位里有同事、上级、下级之间的关系,社会上有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所谓“做人”,就是要处理好上述种种关系。人做到位了,自然有人愿意帮助你,扶持你,提拔你,喜欢你,尊重你…… 所以,“仁”的本质,就是做人。孔子把做人进行了可操作性的划分:子女对父母的关系重在孝,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重在亲,夫妻的关系重在顺,兄弟之间的关系重在悌,和上级的关系重在忠,和下级的关系重在敬,等等。处理好这些关系的逻辑层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这就是修身;把自己管理好了,才可以齐家,用服众的方式,让家庭和和睦睦;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具备治国的能力,进而平天下。但是,做人的根本首先要明理,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仁”的德行,但“仁”的内涵又是极其丰富的,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所以,当颜渊、仲弓等弟子向孔子求问“仁”的时候,孔子的回答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但其本质却是一样的。 而子贡的这个问题,是从施与的角度求解“仁”的,话里话外有一种有钱人的高人一等的自我炫耀感,但大方向是正确的。所以,孔子并没有打击子贡的这种显摆,反而幽了一默,说:“能做到这种地步,何止是达到了‘仁’!那一定是圣人了。我做不到!就连唐尧虞舜那样拥有绝对威望和权力的明君也做不到啊!”在不落痕迹地批评了子贡的想法之后,孔子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仁”者的标准:“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于天地之间创一番事业,首先一定会帮助别人达到目标;要自己通达,首先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能够从帮助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仁的方向了。” 巧合的是,在佛教典籍《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与其最年长的弟子须菩的对话录中也有类似问答。须菩提向释迦牟尼提问:“请问世尊,如果有人把非常非常多的最贵重的宝贝布施给大家,救济世界上所有的众生。这个人福报和善报应该很大吧?”释迦牟尼回答:“如果这个人从自己开始,多做好事和善事,多多帮助其他人,度化其他人,他所得的福报和善报要胜于单纯的捐钱捐物。” 看来,孔子和释迦牟尼虽然所处国度不同,但他们宣扬的理论是相通的,都是劝谕大家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而不是“作秀”式的捐钱捐物。 如何做“儒商” 近几年,中国的商界向西方淘来了一个新词汇——商业伦理。与此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被众大牌企业领导人频频挂在嘴边,好像不如此就是落伍。 子贡如果生活在今天,也应该是一位卓有见地的企业家,兴许也能进个什么百强的。相比子贡,我们今天的企业赶上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水平,但最大的遗憾是,缺少像孔子这样能够教他们做人做事的好老师。当子贡有了钱、成了富人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包二奶、换豪车、办移民,也不是给自己的老师施舍一点钱财,让老师成为自己的应声虫,或为自己谋个红顶子或者教授头衔戴戴。子贡思考并追求的是,在自己拥有了社会财富后,如何去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