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什么呢?因为“道”就好比一条无边无际的汹涌洋流,它裹携着世间万物向着它的方向奔流。“弱者”是相对“无力”的一群,不管主观意志如何,总不可避免地随波逐流,这个随波逐流的过程就叫“同于道”,因此“道”会“乐得之”,他也能够更清楚地看明白“道”,更容易地遵循“道”;而“强者”是相对“有力”的一群,他的主观意志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己的实力去达到的,他可以去追逐那些世俗热衷的东西,那些东西往往是离“道”最远的东西,因此,这个追逐的过程就是“非道”的,最终会让他“同于失”,因此他是属于“失”的一类的。
    “弱者”是习惯于屈服的,顺从的,循道而行的人也是善于屈服和顺从的,只不过真正的有道者只会真正屈服和顺从于“道”。说他屈服顺从,是因为他必须把他所有不符合“道”的东西全部抛弃,不管他当时是多么留恋;必须把他所有不符合“道”的思想和观念舍弃,不管当时他曾经是那样的执着。让自己完全服从于“道”,完全投身于“道”,完全客观、完全顺其自然。所以这个只服从于“道”的弱者才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这个“强”是和其他“人”比较而言的,而不是与“道”相比的。这个“强”是因为他能够服从于“道”——宇宙中最强大的、真正主宰一切的力量而得来的,是因为他抛弃和舍弃了很多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而得来的,是他不断战胜自己的恶劣习性和陈腐观念而得来的。因此,这个“强”才是真正的“强”。在这个世界上把这个“弱”做到最好而最终到达真正的最“强”的就是——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就是“道”的本质和核心,“有”就是“道”的外在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第一章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无”和“有”根本上是一回事,都是“道”。只不过“道”是有着宇宙中最丰富的内涵和形态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同的名称。“有”可以说是“气”、“无极”、“朴”,“无”就是宇宙根本法。
    有生于无,其实是说物质之所以成为物质是因为它的客观实在性。
    天下万物生于有,说的是三层意思:第一,万物得“气”而生,失“气”而死;第二,万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从“无极”中化生;第三,万物回归的归宿就是“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