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道者,万物之奥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是天下万物的共主,是善良人们的珍宝,而不善良的人也可以依靠道来保全自己。美好的语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他人仰慕而跟从。遵循道的教化,就算是原本不善良的人也可以被感化而走上正道,哪里还有什么没有用的人啊?所以就算是帝王的尊位、三公的厚禄、再加上前有稀世宝玉后有驷马乘驾的厚礼重仪,也比不上真正投身于道。以前的人为什么把道看的很珍贵呢?不是因为说道有求必得、有事必应、有祸可解、有罪可免吗?所以它才赢得了天下的推崇和重视。
    “道者,万物之奥。”
    “奥”是核心、内在的部分。“道”是万事万物最核心的东西,万事万物一层又一层地剥离它们有形的外壳,最后就到达了它们共同的核心——“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万物都是从“道”这个共同的源头发展而来的,这个源头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有”的不同层次上被裹上了种种外衣,所以最终的表现就显得千差万别了。但尽管彼此之间千差万别,它们还是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本质。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善人是遵循“道”的人,善就是循道而行。循道而行不仅对自己长久有利,而且最终造福于人群、社会。所以“善人”最大的宝物当然就是“道”。
    不善人就是不能遵循“道”的人。第二十七章上说“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又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不善人在“道”的角度来看也是“潜在”的善人,是未觉醒的“善人”。不善人违反“道”所以当然会招来种种灾祸,但只要他能够及时醒悟,用“道”来保护自己,也能减轻甚至消除灾祸对自己的影响。
    “道”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根本法,它是无偏私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遵循“道”就会得益,违反“道”就会遭殃。不论原来是“善人”或是“不善人”,只要愿意服从“道”,就可以得到“道”的保护。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这一段说的是对待“不善人”的态度。
    对不善人来说,“美言”是更重要的事情。尽管“道”本身是“信而不美”的,但是为了教化的方便,就得使用“美言”。美好的语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信任,从而愿意听、能够接受,因此才能产生有效的思想和语言的交流。
    在教化“不善人”上,是“身教重于言教的”。不但要有美好的语言去开导他们,更用美好的行为去引导他们。有“道”的人自己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他人仰慕而跟从,让迷失的人们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人生的方向。
    “不善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他们先天的因缘和后天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最根本的还是因为长期没有接触“道”的机会而迷失了本性。已经拥有“道”的人相比而言是幸运的,而还没有拥有“道”的人是不幸的。对待那些不幸的“不善人”我们怎么可以抛弃他们呢?抛弃他们只会让他们越来越不幸,有“道”的人是不忍心看他们继续沉沦于无边生死苦海的。因此,通过教化引导让他们回归到“道”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世俗的功名富贵又哪里能和“道”相提并论呢?那些东西和“道”相比不过是镜花水月、过眼烟云。追逐世俗的名利哪里比得上真正投身于“道”呢?“道”所能成就的不但有世俗的一切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成就超越世俗的福德和智慧。“道”是“入世法”和“出世法”完美的统一。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为什么自古以来都以“道”为贵,原因何在呢?
    一是“求”就能“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想得瓜,显然是不可能的。从“道”上面来说,任何收获必须有付出,而且必须是符合“道”的付出。只要真正明白并能切实地按照“道”的方法去付出,那么有什么“求”不能“得”呢?
    大多数人都喜欢财物,喜欢财物对于普通人来说本身不是什么坏事。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什么“财”都能取,不是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来敛财的。取财、用财、守财都是各有其道的。
    二是“有罪”能“免”。所有的“罪”都是因为违背了“道”这个宇宙根本法而产生的。一旦产生了“罪”,当然就要接受“道”的惩罚。只有明白了“罪”的来源,真心忏悔永不再犯,并对以往所犯的“罪”积极地去以“道”的方式去补偿,才能从根子上消除“罪”。这才是“道”的“免罪”之法。
    有求必得,有罪可免,这就是“道”为什么历来都被看得很珍贵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