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和光同尘,“不开窍”也是人生境界(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和光同尘”,这四个字一听就知道好像要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比较低调的方式跟别人相处。这句话出于《老子》,在《老子》的五十六章里面的,有比较长的一段,我们先看一遍。
    老子说,了解的不去谈论,谈论的并不了解;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我们以前念书的时间,念到这一段就是说教道家的老师最好不要说话,他一说话代表他不知道,那他如果知道的话那他就不说话。
    因此教道家很容易,进入教室什么话都不用说,老师跟学生笑一笑就下课了,但是这样一来的话,你不说话别人到底能不能了解你的意思呢?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道家里面的说话,是一种方便法门,也就是我说话的时候,尽量使用比喻,尽量使用描述,很难直接去说到底什么是道。
    所以接着他里面说法上你不要用太多一般的一种聪明才智,在《庄子》里面有一个寓言叫做浑沌的寓言,就是浑沌他对别人很好,别人看他很可怜,没有七窍,就说你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帮你开窍,结果七窍都开了,浑沌就死了。
    庄子有这样的寓言,那么在老子里面这段话他怎么说?他说你要塞住出口,关上门径;就是你眼睛不要到处乱看,不要看太多,耳朵也不要听太多;你看太多听太多,心就乱掉了,欲望就增加了。
    那么接着说,你要收敛锐气,排除纷杂,底下就是我们的重点,和光同尘。什么叫做调和光芒?一个人有才华不要太亮眼,你太亮眼的话别人看了刺眼,他就会对付你。
    他倒不见得是因为讨厌你,其实任何时代都有人上台面,那你上台面的人,你就要知道,这是一个机缘凑巧,条件成熟你就上来,条件一过你完成了阶段任务,你就下台,让别人上来。
    所以你在调和光芒的时候,就代表一种比较正确的态度,能够适当的谦虚;至于混同尘垢,一般人都不喜欢尘垢,我非常爱干净,衣服不能蒙尘。
    但是有时候在社会上,你稍微缓和一下,别人有一些大毛病,你有一些小的毛病,无伤大雅。这样一来的话恐怕相处起来比较容易一点,因为你再怎么清高,也还是活在社会上。
    如果说你别人很容易就影响你,觉得自己很不错,但是别人也可以让你觉得自己不行,因为你的来源在外不在内。所以亲疏厉害跟贵贱,都要记得要操之于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