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老子智慧:在虚静中觉悟人生(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的社会就是这么简单。刘备用了诸葛亮,诸葛亮是怎么死的?鞠躬尽瘁,死后而已,多可怜,诸葛亮如果为了自己可以多活几十年。但是有人说:“你要流芳千古。”诸葛亮不出来哪有《三国演义》可以看呢?这也是一个问题。说实在的,人活在世界上要创造历史效果,真的需要戏剧性的表现。我想到一个人,这个人是魏晋时代的,他念过《论语》,看到一句话,就是子路说的,“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认为他的志向是:“我的车、我的马、我的衣钵棉袍跟朋友一块儿用,都没有遗憾。”这个人要立志超过子路,所以他很有钱,做了一辆马车,是奔驰级的。子路对朋友好,你认为子路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我只见过半个子路。什么叫半个子路呢?我跟你借车,你把车借给我,我把车开坏了,你非常遗憾,你就是半个子路。真正的子路,我跟你借车,你借我,我开坏了,你完全没有任何遗憾。有这种人吗?跟我介绍一下。我们连电脑借给人弄坏了都要赔,我把你电脑弄坏了,你说帮我修好再还我,代表你是半个子路。但是子路只对朋友好,这个人说全县的人,只要是人我都对他好,你们向我借车,完全免费。很多人跟他借车,这个人真好,这么好的车都借。最后有一个人母亲过世,母亲过世的时候,听到这个人有最好的马车,可以借给我办丧事,但是心里想我跟他不认识,他怎么可能借我马车呢?这件事传到马车的主人耳朵里,他说:“我有这么好的马车,别人不敢跟我借,我要它有什么用呢?”于是就把车烧了。烧得好,一烧就变成风流潇洒的故事,这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在老子思想里面提到人的特色在于有认知能力,人要活下去要认知,要去区分,一区分之后带来欲望,后面就后患无穷。第二步,要把认知当做避开灾难,你越是了解别人发生的情况,懂得说我跟他一样会有后患,那我提前避开,我不要跟别人争。
    为什么老子喜欢讲不争?因为到最后即使赢了,还是会输,失去朋友,失去所有胜过你的人。道家思想有很多有趣的比喻来说明。譬如一个外国人,他很聪明,也许听过道家的一些观念吧,他在运动方面并不是特别好,有一天回家跟太太说:“今天是我的日子,因为我今天打败两个奥运冠军。”太太说你这种水平怎么可能打败两个奥运冠军呢?他说我真的打败了,我跟奥运游泳冠军比赛网球,跟网球冠军比赛游泳,所以打败两个冠军。你何必跟别人争最强的部分呢?每个人有优点,你跟最强比你永远是第二,那你何必呢?你设法找到自己最强部分,但是需要跟别人比吗?不需要,第二步是把“知”当做避开灾难。人有理智,确实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从别人的教训学到一些启发,让自己的生活比较安全平静。
    第三步叫做把认知当做启明。启明这个字很特别,比如我说你眼睛不好,去启明学校,如果你耳朵不好去启聪学校,所以听到启明就觉得眼睛有问题。各位同学我们眼睛没有问题,但是描写一个人不能靠眼睛,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你要了解一个人的真相,你用眼睛的话肯定上当。西方罗马时代有一个正义女神,眼睛是蒙起来的,因为你要主持正义,绝对不能让眼睛看到一个人,如果甲去告乙,我是法官的话,我说乙长的跟我很像,这个乙恐怕跟我有缘分,那么我就偏心。这个法官怎么可能不偏心呢?有一个故事很清楚,有法官去审判的时候,只要你是开车超速撞人,肯定判最重的刑法,开车超速关一年,为什么会这么倒霉、这么夸张呢?因为这个法官的太太就是开车超速撞死的。你说被另外一个法官判就比较轻。所以你也不能怪法官,法官也是人,所以有时候讲法律,正义在哪里?罗马时代的正义女神蒙上眼睛,我听两方面的意见,连声音都不能听到,都需要转述,因为有些人声音会骗人的,有些人声音真好听,一讲出来就觉得很善良,声音也可以伪装。演戏的人都知道,所以设法让心也张开来,只有闭上眼睛,认真思考这个人的言行,你才能发现他是什么人,这叫做你能够让自己张开心,也能看清一个人。道家讲启明,有一个原则是从道来看一切,一般我们是从自己看别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