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老子告诉人们如何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捕捉其本质。他认为,所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事物都有它的萌发时期,萌发时期的事物正处于柔弱阶段,如果人们善于把握事物的这种规律,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把不利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事就会注意把握“提前量”,就会避免出现“事后诸葛亮”的局面。 起初,当霍氏家族日益奢侈骄纵之时,茂陵徐生就说:“霍氏家族一定会灭亡。须知骄侈就会不谦逊,不谦逊就会欺骗主上,欺骗主上,就是走向叛逆的道路。而且,高居众人之上的,众人就会寻机谋害他。霍家独览朝政的时间太久,寻机谋害他的自然比比皆是。天下人本来就想谋害他,而他们自己又倒行逆施,不遭灭亡,还会怎样?” 于是,徐生就给皇帝奏书说:“霍氏家族的权势太隆盛了,皇上既然钟爱厚待他们,就该随时对他们有所节制,不要使他们走向毁灭。” 三次上书,他都是只报与皇帝,而没有反应。后来霍氏家族由骄横而造反,受到诛灭,告发霍氏家族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于是,有人特为徐生上书皇帝说:“小臣听说,有客人到主人家,看见他的炉灶烟囱是笔直的。旁边又放了一大堆柴禾,客人便向主人建议,把直烟囱改成拐弯的,把柴禾挪远点,否则容易发生火灾。主人不以为然,没有及时采纳。不久,家里果然失火,周围邻里齐来扑救,幸而把火扑灭。于是,主人杀牛买酒,设宴酬谢乡邻在救火中烧得焦头烂额的被安置在上席,其余按其出力救火的情况,依次列坐,却没有邀请建议改造烟囱的人。有人对这位主人说:‘当初假如听了客人的建议,就不需要今天杀牛买酒、大排谢宴,就可以避免火灾。如今根据功劳而设宴谢客,而焦头烂额者反为上宾吗?’主人才忽然醒悟而快邀请先前建议的客人。如今茂陵徐生几次上书,提到霍氏家族将走向叛逆,应该趁早提防杜绝。当时如果徐生的言论得到采纳,那么,今天国家就不会用土地、爵位封赏功臣的浪费,而霍家也不会有谋反受诛的败亡。过去的意见已经得到证明,而徐生单单不被看成有功而受赏。希望陛下能够鉴察,应该看重改造烟囱、搬开柴禾、防患于未然的妙微,使其功劳列于焦头烂额、临时救火之辈的上面。” 于是,皇上赐给徐生十匹帛,以后又提拔他为郎官。 很多人羡慕那些将车开得飞快的人,觉得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神驰目眩的感觉,德国车王舒马赫却不这样认为。 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继续从事这项运动还有其他目的,我希望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让这项运动超越国界,超越一切界限,甚至超出人们想像的极限。” 不过舒马赫并不是那种喜欢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莽夫,他追求的只是速度的极限,但并不是生命的极限。“从理论上来说,车手的任务就是将车的各项技能发挥到极至,但不是将自己的生命也燃烧到极至。所以每当遇到弯道或者有人发生事故的时候,我都会减慢速度,因为我知道,这一定就是那个地段的极限了,我不可能再超越他们。不过为了体验到赛车的性能极限,我总是将车速提升到看起来根本不可能达到的一种速度,但我始终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