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诠释的目的 在朱熹看来,诠释的目的有三个层次:首先是理解经文的原义,即对本文的意义之把握;其次是理解圣人的原意,即理解作者的意图;第三,乃是读者所悟(接受)之义,在原义的基础上有所发挥。他认为,上述三个层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惟有这三者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对"理"的正确理解。正因朱熹解经兼顾了上述三层意义,他的经说虽用心于文字训诂而不拘泥于经文;虽倡言不泥经文而言之有据,不流于"狂"。这是他的经说超越前人之处。 1、经文的原义 自中国的解释传统之形成的初期开始,在其内部就存在着解释宗旨上的分歧。汉代今、古文学之争的实质,并不在于它们所依据的不同版本的经典,而是在于对经典的解释趣旨与方法之不同。今文学家依据的今文经典,阅读并不困难,其解释的重点则在于,如何发掘在本文之后的作者意图,以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指导意义;而古文学家所依据的古代文本,是用先秦文字书写而成,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学者才能辨认,因此,其解释的重点则在于文字考据,以期解释本文的原义。训诂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古文学的对立持续了很长时间,其间各有兴衰,争论的主题也时有变化,但基本上可视为这种对立的延伸。 朱熹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力图摆脱门户之见,将上述对立的解释方向视为解释的两个方面,任何执其一端的解释都是有失偏颇的,他指责说:"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惟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义,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至于近世,先知先觉之士始发明之,则学者有以知夫前日之为陋矣。然或乃徒诵其言以为高,而初又不知深求其意,甚者遂至于脱略章句,陵籍训诂,坐谈空妙。" 在朱熹看来,本文原义与圣人之原义都应求解,并且应当通过对本文的理解与解释来达到对圣人的理解:"唯本文本意是求,则圣贤之指得矣。" 因此,对本文的意义的解释被朱熹视为解释经典的第一个目标。在他看来,本文的原义只在本文之中,从本文之外来寻求本文原义是不可取的。 因此,"解书须先还他成句,次还他文义" 。这就是训诂的功夫。盖因古书无标点,正确的句读已成为解读古书必要的基础工作。而正确的句读需要扎实的文字学知识,须对字义词性反复详究,环顾前后文,方可定夺。句读过程中已包含了对文字的初步理解,但在句读以后,对文字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若有疑义,乃至上下文义不通,就须重新修正句读。如此反复参详,便可知本文的原义。可是当时很多解释经典的学者以为"章句之学为陋",不肯下这样的功夫,孰不知,在很多情况下,乃因?quot;章句看不成句",圣人之说才被误解或曲解。 所以他解释语孟,"训诂皆存",且"字字思索到",连所谓的"闲慢处"也无不用心。 只要将本文"剖析得名义界分,各有归者,然后于中自然有贯通处" 。正如钱穆所说,朱子解释经典的最大用心处是为每一个重要的字都定界说。 本文之义亦自然明了。朱熹尤反对当时的某些学者,"往往嗜简易而惮精详,乐浑全而畏剖析",这会导致"不见天理之本然,各堕一偏之私见" 。 为能理解本文的意义,上述的训诂学方法作为理解与解释的技术性方法是必须的。但凭这些还不够,朱熹又提出了几条解释的方法:1> 反复阅读。要"逐章反复,通看本章血脉。全篇反复,通看一篇次第。终而复始,莫论遍数。令其通贯浃洽" 。用以把握上下文的关联,以求本文之大旨;2> 每次阅读"只就那一条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 。因本文的内容或所指往往比较丰富,难以一次厘清,诸义兼顾,反而会引起混乱,"固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3> 相互诘难。若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不同,或其他解释者之间各有异见,就应当以相互诘难方式,将各方的见解推论至极处,所谓"穷究其辞",如此,"两家之说既尽,又参考而穷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 。此种"诘难"不仅可以在自己的思考中完成,也可通过与他人的讨论达到目的。 从总体上看来,与其他的经典解释者相比,在朱熹解读本文意义的方法中,具有兼顾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论上特点,比他的同时代人更注意分析方法。由于中国始终未能发展出语法学,所以朱熹的分析中虽然有可以称之为"语法分析"的内容 (如训诂学中的"义训","标点"等) ,但主要还是侧重于个人的阅读经验和体会。也就是说。他所特别注意的是"话语",而不是形式意义上的语言;他关注实际使用着的话语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语法、句法上的意义。 朱熹将对本文的理解与解释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对作者的原意的理解,则是建立在对本文理解基础上的深化,在分析了本文的意义之后必须进入对作者原意的探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