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論朱子的「心不即理」義(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淡江大學中文系 佚名 参加讨论
四、「心不即理」的消極義與積極義
    本文所謂消極義,乃是指「心不即理」一義其做為治療或對治義而言。易言之,「心不即理」的正面意義及價值可說是積極義,而其可能對治或治療之義,便是其消極義。
    (一)消極義
    1.避免心的空洞化、封閉化、靜態化,並與禪宗相區別。‍
    「心即理」直指良知本心,使人當下立本挺拔,此自是一大優點。然而,此心之理既是先驗之理,是以不具經驗內容,亦甚容易使人誤將心之虛靈義視為心之整全義與完成義,由是而造成心之理之空洞化、封閉化與靜態化,一切似乎只要有本心即可,從而忽視了其間的種種歷程及其相應之內容。尤有進者,是「心即理」之義一旦理解失當而造成空洞化、封閉化、靜態化,便極接近禪宗之論心,以佛教畢竟重出世間,是以人間之歷程俱是執見也。然對儒者而言,是生之謂易,一切存在並非遍計所執之妄,而為充滿道德意義之價值世界也,是以此中之創造性及其實際之內容便具十分重要之地位。牟先生在書中屢屢指出朱子對「心即理」說,尤其是象山,批評其流於禪,而認為朱子對非分解說之圓融義排斥,以朱子之心態畢竟是一實在論、重分解之心態也,是以對圓融義及非分解義以至於禪,皆多有忌諱也。試舉二例說明之:
    <答林擇之書>:
    此因朋友講論,深究近世學者之病,只是合下欠缺持敬工夫,所以事事滅裂。其言敬者,又只說能存此心,自然中理。至于容貌詞氣,往往全不加工。設使真能如此存得,亦與釋老何異?又況心慮荒忽,未必真能存得耶?程子言敬,必以整齊嚴肅、正衣冠、尊瞻視、為先。又言:「未有箕踞而心不慢者」。如此乃是至論。而先聖說克己復禮。尋常講說,于禮字每不快意,必訓作理自然後已。今乃知其精微縝密,非常情所及耳。
    案:「能存此心,自然中理」。此所存之心是孟子所說之本心。「自然中理」是就行為之道德的意義說。至于應事接物、或某種特殊問題之解決,自須知識之補充,乃至須容貌詞氣種種條件來助成。人非萬能。但若能存此心而有精誠,則己不知,自能詢及他人,乃至詢及芻蕘,何況容貌詞氣之恭敬辭讓乎?此心是道德的、實體性的本心,此正與釋、老之所以不同之本質的差異處。何言「設使真能如此存得,亦與釋、老何異」?釋、老豈不講「正衣冠、尊瞻視」者耶?此皆只任聯想,不加諦審之語也。【註[2]】
    又,
    <答汪尚書書>:
    又蒙語及前此妄論平易、蹉過之言,稱許甚過,尤切皇恐。然竊觀來意,似以為先有見處,乃能造夫平易。此則又似禪家之說,熹有所不能無疑也。
    聖門之教,下學上達,自平易處講究討論。積慮潛心,優柔饜飫,久而漸有得焉,則日見其高深遠大而不可窮矣。程夫子所謂「善學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亦謂此耳。今曰:「此事非言語臆度所及,必先有見,然後有以造夫平易」。則是欲先上達,而後下學,譬之是猶先察秋毫而後睹山岳,先舉萬石而後勝匹雛也。夫道固有非言語臆度所及者,然非顏、曾以上幾于化者,不能與也。今日為學用功之初,正當學問思辨而力行之,乃可以變化氣質,而入于道。顧乃先自禁切,不學不思,以坐待其無故忽然而有見,無乃溺心于無用之地,玩歲愒日,而卒不見其成功乎?就使僥倖于恍惚之間,亦與天理人心、敘秩命討之實、了無交涉,其所謂有得者、適足為自私自利之資而已。此則釋氏之禍橫流稽天而不可遏者,有志之士所以隱憂浩歎,而欲火其書也!【註[3]】
    牟先生接著案語謂:
    若如朱子所言,吾人只可通過空頭的下學上達以企及之,不可「先有見」以為下學上達端正其方向,夫如此隔絕,道將「黑淬淬地」永置于彼岸,而永不可企及也,此豈孔、孟之教之本質乎?于以知否認「必先有見」之本質的關鍵必無是處,此皆因忌諱心理而形成對于智慧之障蔽,顧面對真理而不敢認,而必欲多方責斥之也。而亦可知凡朱子之所責斥為禪者,皆是指此本質的程序而言也。有是理乎?【註[4]】
    牟先生所言皆是可有之論,然而如果我們將朱子之用心理解為對良知空洞化之對治上,則朱子之批評仍是有其意義的。朱子未必完全反對對本心良知之察識,而是反對將此良知本心之察識,視為一充足之理,據以排斥其他進一步之修養活動也。因此,筆者在此較主張將朱子之說,視為是一種治療義與對治義,而非一本質之否定義也。
    2.避免工夫義之空泛,此義可與劉蕺山之「歸顯于密」說相呼應。‍
    承上所論,避免良知之空洞化的另類表達,便是避免工夫義之空泛。此義亦非朱子之專利,明末大儒劉蕺山有「歸顯于密」之說,亦即是針對王學末流之空疏而起,今日思來,此義亦可與朱子之重工夫義相呼應也。試舉一例:
    <答林擇之書>:
    前日中和之說看得如何?但恐其間言語不能無病。其大體莫無可疑。
    數日來玩味此意,日用間極覺得力。乃知日前所以若有若亡,不能得純熟,而氣象浮淺,易得動搖,其病皆在此。湖南諸友,其病亦似是如此。近看南軒文字,大抵都無前面一截工夫也。大底心體通有無,該動靜,故工夫亦通有無,該動靜,方無滲漏。若必待其發而後察,察而後存,則工夫之所不至﹝者﹞多矣。惟涵養于未發之前,則其發處自然中節者多,不中節者少。體察之際亦甚明審,易為著力,與異時無本可據之說大不同矣。用此意看<遺書>,多有符合。讀之,上下文極活絡分明,毋凝滯處。亦曾如此看否?【註[5]】
    牟先生接著案語指出:
    若如朱子所論,只于空頭的察識外,知尚有未發時,故復補之以空頭的涵養,此雖亦可得力,然所養成者只是不自覺的好習慣,以此為本只是外部的空頭涵養工夫之為本,非內部的性體本心之實體自身之為本也。此非諦實之見,及其一旦有事,仍未必定得住也。至少此是與真正的道德行為不相應之見,對于真正的道德行為之知見決不能止於此。朱子若只對一般人作勸誡說,則可,若必據此而反對本體論的體證中之先察識,則成對于真正道德行為的本質之知見問題。澈不澈、諦不諦、實不實,俱在此見,非細事也。【註[6]】
    一如前論,朱子在此指南軒「無前面一截工夫」,應是指其涵養用敬之工夫,此義亦有其意義,一如劉蕺山之歸顯于密,亦是要在致良知之前,更有一段工夫也。再觀下例:
    曰:某平生便是不愛人說此話!<論語>一部自「學而時習之」,至「堯曰」,都是做工夫處。不成只說了「與點」,便將許多都掉了!聖賢說事親便要如此,事君便要如此,事長便要如此,言便要如此,行便要如此,都是好用工夫處。通貫浹洽,自然見得在面前。若都掉了,只管說「與點」,正如喫饅頭,只撮個尖處,不喫下面餡子,許多滋味都不見。向來此等,無人曉得,說出來也好。今說得多了,卻是好笑,不成模樣!近來覺見說這樣話,都是閑話,不是真積實見。昨廖子晦亦說「與點」及鬼神,反覆問難,轉見支離,沒合殺了。【註[7]】
    前例是指前面一截工夫,此例則是指中間一段修養,所謂饅頭的「餡子」,正是指其間之工夫之不可廢也。總之,朱子之重工夫,其真正用心不在對「先立其大」之否定,而在對「玩弄光景」之批判。此間雖然與其「心即理」與「心不即理」之說有關,然此不害朱子「心不即理」之正面意義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