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孔子爱水 包容智慧(三)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天津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结伴春游沂水
    ——还生命应享的那份闲适
    闲暇时,几个弟子陪孔子聊天。孔子让弟子们谈谈,如果有机会自己选择,都想干什么?子路说,想把一个中等侯国整顿好,让国人勇敢而明理。冉求呢,想治理好一个小侯国,让百姓温饱富足。公西赤想在国家宗庙祭祀和外交场合当司仪。曾点一直在弹瑟,没发言。及至孔子点名问到他,曾点这才停止弹奏,起身答道:我和他们三位想的不一样。我向往的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时节,天气暖和了,换上春装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儿,大家结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点话音刚落,孔子就长叹一声:“吾与点也!”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倒不是子路三人的志趣有啥错,孔子平日教育学生,就一直勉励大家积极为国效力。只是如果任何时候都想大事干大事,不给自己丁点儿闲暇,既不现实,人生也不完整。特别是在这原本闲暇的时刻,更应有点轻松话题。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嘛。生命,既应有事业的诉求,也应有享受的诉求,闲暇和闲适,就是每个个体生命不可或缺的应有享受。正是出于这种对生命对人生的整体把握,孔子在为仁政理想奋力奔波之时,也不忘乐山乐水,爱树赏鸟,在这闲暇时刻,特别赞赏学生对闲适的神往。
    川上叹逝水
    千古撼人心
    《论语·子罕》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啊!昼夜不停。单就字面而言,这句话似乎特别简单,但我个人认为,在《论语》中,没有哪句话能比这句更震撼人心,无论古人,还是今人,谁读到这句话,心旌都会为之一震。河水流动不居,时光流动不居,生命流动不居,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流动不居。此刻之水,已非上一刻之水;下一刻之水,也必然不会是此刻之水。今日之我,已不全是昨日之我;明日之我,也肯定不全是今日之我。一切都在变动,一切都在流逝。
    孔子临河叹逝水,把时间情感化,把情感意象化,把时间与情感的密切结合推向一种高远辽敻绵延无穷的意境,一种华夏人文特有的诗美,就在孔子这临河一叹之际铸就。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论:“孔子对逝水的深沉喟叹,代表着孔门仁学开启了以审美代替宗教,把超越建立在此岸人际和感性世界中的华夏哲学——美学的大道。”
    其实,以水的流动不居,比喻世间万物变化不已,并非孔子的独创。和孔子大体同时的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曾说过:“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但赫氏此语,哲学味有之,美学味则不足。和孔子之叹相较,总觉诗意稍稍淡了点,气象也逼仄了些。这也难怪,赫氏原本不善为文,而孔子则不仅是伟大哲人,同时也是诗学大家、审美大家啊。而且,孔子逝水之叹,本身就是绝好之诗。1956年,毛泽东填《水调歌头·游泳》,就直接援之入词。毛泽东诗词艺术独步古今,其诗词大都是整体既佳,名句也多,但就这首词而言,最好的句子还得算所引孔子这一句。(刘隆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