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是反对杨朱和墨子时放的重话。他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就是“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再进一步,杨、墨之论的后果是“率禽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无限上纲,往死里整人,杨朱的“为我”并不侵犯他人的利益,杨朱主张君主要少干涉,并不是无君论。墨子讲兼爱只是主张对别人的父母应像对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孟子认为面对君主不能讲“为我”,必须把君主放在首位。 其四,他的整个政治思想都是在追求“王”、“王道”,并把一切寄希望于王。孟子认为历史的进程是一治一乱。治是“圣人”、“圣王”之功,乱是“暴君”之过。君主暴虐则民背离,君主行仁政则民顺从。孟子认为君主的品质是维系天下的纽带,君主“身正而天下归之”。 对孟子的上述说法,我们应作两面观。一方面,他向君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此对暴君进行了抨击。另一方面,在向君主提出道德要求的同时,又把天下的命运系在了君主的脖子上。孟子斥责当时的君主是率禽兽食人之辈,但孟子教导人民,等着吧,“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五,他自己宣称,他是最“敬王”的。有记载说“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他认为合乎情理,因为“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其六,说庶民失去人性。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说,人与禽兽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即他说的人性善的原始因素——“不忍人之心”),庶民都丢掉了,君子保存下来了。他为了论证等级贵贱的合理性,一反自己的人性相同的观点,这与他说的人都是“同类”以及“民为贵”相去何远! 这六条都是社会结构的制度硬件。他提出的仁政对民众很多同情心,但这属于政策性的软件。把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可以说他的君主专制主义有相当的柔性,我名之曰“柔性的专制主义”。孟子的柔性专制主义比同辈人要高一筹。但不能因此说他不是君主专制主义。他说的“民为贵”不是民主制,而是说民的背向决定国家的兴败,“贵”说的是重要性。一个国家,君主不行可以闹“革命”,换一个,老百姓怎么能换掉呢?“贵”、“轻”只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