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5)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老子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
    道者,天地之始,豈得而名?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樸以喻道之全體,形名而降,大則制小,道之全體,不離於性,小而辨物,莊周所謂其有真君存焉。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道足以為物之主,則物將自賓。莊子曰:素樸而民性得矣,服萬物而不以威刑,幾是已。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純素之道,守而勿失,匪特物將自賓,上際於天,下蟠於地,上下與天地同流,則交通成和,而萬物咸被其澤。甘露者,天地之和氣。《傳》曰:帝王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大寧,中及萬靈,則甘露降。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大道之序,五變而形名可舉,有形之可名,則道降德衰,梟淳散樸,而莫之止。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不仁之人,決性命之情,而饕貴富。聖人不然,始制有名,則不隨物遷,淡然自足,孰能危之?故云知止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同川谷之與江海也。
    天下,一性也。道之在天下,以性而合,由川谷之與江海,以水之聚,同焉者得,類焉者應,聖人之臨蒞,何為哉?因性而已矣。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
    《傳》曰: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察人之邪正,若辨白黑,是智之事知人而已。
    自知者明。
    《易》曰:複以自知,《傳》曰:內視之謂明,智以知人,則與接為構,日以心斗,複以自知者,靜而反本,自見而已,天地之鑒也,萬物之照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至人尚德而不尚力,務自勝而不務勝人。智者詐愚,勇者若怯,此勝人也。而所恃者力。勝己之私,以直養而無害者,自勝也。出則獨立不懼,處則遁世無悶,無往而不勝,所以為強。
    知足者富。
    有萬不同之謂富,知足者務內游而取足於身,萬物皆備,國財並焉。
    強行者有志。
    自強不息,斯志於道。
    不失其所者久。
    立不易方,故能久於其道。與時推移,與物轉徙者,可暫而已。
    死而不亡者壽。
    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聖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死之未始異於生,故其形化,其神不亡,與天地並,而莫知其極,非壽而何?此篇之義,始於知人,所以窮理,中於知足,所以盡性,終於不亡,所以至於命,則造化在我。非夫無古無今,而入於不死不生,孰能與此?
    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泛然無所系□,故動靜不失,往來不窮,左之右之,而無不可。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居。
    往者資之,求者與之,萬物自形自化,自智自力,而不尸其功。譬彼四時,功成者去。
    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
    道複於至幽則小,而與物辨;顯於至變則大,而與物交。與物辨,故常無欲,與物交,故萬物歸焉。覆露於萬物而不示其宰制之功,故不為主。鼓舞乎群眾,而莫能窺其歸往之跡,故不知主。夫道非小大之可名也,云可名者,道之及乎物爾。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故業大而富有,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夫大而能化,則豈有為大之累,所以能成其大。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象如天之垂象,無為也,運之以健,無言也,示之以文。聖人之御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民歸之如父母,故曰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
    陰陽和靜,鬼神不擾,群生不傷,萬物不夭,民雖有知,無所用之,何害之有?
    安平泰。
    安則無危亡之憂,平則無險陂之患,泰者通而治也。
    樂與餌,過客止。
    悅聲與味者,世之人累乎物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故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故淡乎其無味。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故視之不足見。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故聽之不足聞。若是者,能苦能甘,能玄能黃,能宮能商,無知也而無不知也,無能也而無不能也,故用之不可既。
    將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為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萬物之理,人倫之傳,其斂散也,其盛衰也,其僨起也,其虧盈也,幾常發於至微而莫睹其兆,惟研幾之聖人得先見之吉,賢者殆庶幾而已。陽盛於夏,而陰生於午,陰凝於冬,而陽生於子。句踐欲弊吳,而勸之伐齊,智伯欲襲仇由,而遺之廣車。此聖人所以履霜而知堅冰之至,消息滿虛,不位乎其形,故勇者不能弱,智者不能奪。
    是謂微明。
    其未兆為微,而其理為甚者,楊雄曰:水息淵,木消枝,賢人睹而眾莫知。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
    積眾小不勝為大勝者,惟聖人能之。經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莊子》外篇論夔蛇風之相憐曰:指我則勝我,酋(加足旁)我則勝我,而折大木,蜚大屋者,惟我能也。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淵者,魚之所以藏其身,利器者,國之所以制人。吞舟之魚,□而失水,則蟻能苦之,故不可脫於淵。君見賞則人臣用其勢,君見罰則人臣乘其威,賞罰者,治之具,且不可示,況治之道乎?聖人所以操利器而不示,非用其強也,蓋有妙道焉。能窮海內而無智名,威服萬物而無勇功,不蘄於勝物,而得常勝之道。陽開陰閉,變化無窮,馭群臣,運天下,而莫之測,故制人而不制於人。本在於上,要在於主,而天下治。
    道常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水之與形接也,不設智故,而物之方圓曲直不能逃也。侯王守道御世,出為無為之境,而為出於無為,化貸萬物,而萬物化之,若性之自為,而不知為之者,故曰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民惟上之從化,而欲作則離道以善,險德以行,將去性而從心,不足以定天下,惟道無名,樸而未散,故作者鎮焉。救者莫若忠,為是故也。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季真之莫為,在物一曲,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雖然,寡能備天地之體,故亦將不欲,此老氏所以祛其惑,解其蔽。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水靜則平中准,大匠取法焉。不欲以靜,則不失其正,先自正矣,故天下將自正。《易》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乾道變化,則無為也,各正性命,則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也。以道治天下,至於各正性命,此之謂治之至。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卷之二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卷之三
    德經上
    道無方體,德有成虧,合於道則無德之可名,別於德則有名之可辨,仁義禮智,隨量而受,因時而施,是德而已。體道者異乎此,故列於下經。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物得以生謂之德,同焉皆得,默與道會,過而不悔,當而不自得也,是謂不德。孔子不居其聖,而為聖之時,乃所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認而有之,自私以失道,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行而至,上德也。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不思則不得,不勉則不中,不行則不至,下德也。德有上下,此聖賢之所以分歟?離形去智,通於大同,仁義禮智,蓋將簡之而弗得,故無以為。屈折禮樂,籲俞仁義,以慰天下之心,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故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堯舜性之仁,覆天下而非利之也,故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列敵度宜之謂義,以立我以制事,能無為乎?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禮以交物,以示人以節文仁義,其用多矣。莫先施報而已,施之盡而莫或報之,則忿爭之心生,而乖亂之變起。春秋之時,一言之不讎,一拜之不中,兩國為之暴骨,則攘臂而仍之,尚其患之小者。聖人厚於仁而薄於義,禮以履之,非所處也。故上仁則同於德,上義則有以為,上禮則有莫之應者。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道不可致,故失道而後德。德不可至,故失德而後仁。仁可為也,為則近乎義,故失仁而後義。義可虧也,虧則飾以禮,故失義而後禮。至於禮則離道滋遠,而所失滋眾矣。凡物不並盛,陰陽是也。理相奪予,威德是也。實厚者貌薄,父子之禮是也。由是觀之,禮繁者實必衰也,實衰則偽繼之,而爭亂作,故曰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
    道降而出,出而生智,以智為鑿,揣而銳之,敝精神而妄意度,茲謂前識。前識則徇末而忘本,故為道之華。心勞而智益困,故為愚之始。億則屢中,此孔子所以惡子貢。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在彼者,道所去,在此者,道所尚。道所尚則厚而不薄,實而無華,非夫智足以自知,返其性本而不流於事物之末習,其孰能之?《易》曰敦複無悔,中以自考也。敦者,厚之至也。人生而厚者,性也。複其性者,處其厚而已,此大丈夫所以備道而全德。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
    《莊子》曰,通於一,萬事畢。致一則不二,抱一則不離,守一則不遷。能知一,則無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則無一之能知。昔之得一者,體天下之至精,物無得而耦之者,故確然乎上者,純粹而不雜。聵然乎下者,靜止而不變。至幽而無形者,神也。得一則不昧,至虛而善應者,谷也。得一則不窮,萬物以精化形,故得一以生,侯王以獨制眾,故得一以為天下正。自天地以至於侯王,雖上下異位,幽明散殊,而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寧,侯王之所以為天下正,非他求而外鑠也。一以致之而已,故曰其致之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為正而貴高將恐蹶。
    天職生覆,地職形載,裂則無以覆,發則無以載。神依人而行者也,歇則無以示。谷受而不藏者也,竭則莫之應。聚則精氣成物,得一以生故也。散則游魂為變,失一以滅故也。惟正也,故能御萬變而獨立於萬物之上,無以為正而貴高,將不足以自保,能無蹶乎?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賤者,貴之所恃以為固,下者,高之所自起。世之人睹其末,而聖人探其本,世之人見其成,而聖人察其微,故常得一也。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孤寡不□,名之賤者也,而侯王以為稱,知所本而已。侯王所以貴高而不蹶,其以此乎?
    故致數譽無譽。
    自高以勝物,自貴以賤物,強而不知守以柔,白而不知守以黑,以求譽於世,而致數譽,則過情之譽暴集,無實之毀隨至,所以無譽。
    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玉貴而石賤,一定而不變,聖人乘時任物,無所底滯,萬變無常,而吾心常一,是真得一者也,故不可得而貴賤。孟子曰:所惡乎執一者,謂其執一而廢百也。不欲□□如玉,珞珞如石,非知化之聖不能及此,是謂上德。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之理,動靜相因,強弱相濟,夫物蕓蕓,各歸其根,則已往則返複乎至靜,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動無非我,故曰反者道之動。柔之勝剛,弱之勝強,道之妙用,實在於此。《莊子》曰:積眾小不勝為大勝者,惟聖人能之,故云弱者道之用。四時之行,斂藏於冬,而蕃鮮於春。水之性至柔也,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其此之謂歟?然則有無之相生,若循環然,故無動而生有,有極而歸無,如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也。彼蔽於莫為,溺於或使,豈道也哉?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士志於道者也,上士聞道,真積力久,至誠不息。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中士則有疑心焉。疑心生則用志分,其於道也,一出焉,一入焉。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下士則信不足,以守智不足與明也,故笑。夫道無形色聲味之可得,則其去耳目鼻口之所嗜也遠矣。莊子曰大聲不入於俚耳,高言不止於眾人之心。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若日月之光,照臨下土者,明也。豐智原而不示,襲其光而不耀,故若昧。
    夷道若□。
    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進道若退。
    顏淵以退為進,莊子以謂坐忘。
    上德若谷。
    虛而能應,應而不竭,虛而能受,受而不藏,經曰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大白若辱。
    滌除玄覽,不睹一疵,大白也。處眾人之所惡,故若辱。
    廣德若不足。
    德無不容,而不自以為有余,故若不足。秋水時至,河伯自喜,所以見笑於大方之家。
    建德若偷。
    聖人躊躇以興事,以每成功。
    質真若渝。
    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大方無隅。
    大方者,無方之方也。方而不割,故無隅。
    大器晚成。
    大器者,不器之器也。不益生,不助長,故晚成。
    大音希聲。
    動於無方,而感之斯應,故希聲。
    大象無形。
    托於窈冥,而視之不得見,故無形。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自明道至於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謂隱矣。欲明之而不可得也,聖人得也道,故予而不費,應而不匱,曲成萬物,未嘗擅而有之,亦且而已。道之體,隱乎無名而用,乃善貸且成,故勤而行之,則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其余事猶足為帝王之功,傳曰:學始乎為士,終乎為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