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他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素材运用点拨】 立意一:别让新鲜玩意蒙蔽你的眼 【运用示例】将素材作为文章的开头,以此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苏格拉底受学生的鼓动逛完集市后,对集市的“新鲜玩意儿”不禁感慨:“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是的,在现代社会中,“新鲜玩意儿”更是层出不穷,要想像苏格拉底般保留自己的本真,能够有坚定的信念,就要记住“别让新鲜玩意儿蒙蔽你的眼”。 (卢怡月《别让新鲜玩意蒙蔽你的眼》) 立意二:无欲则刚,心灵至上 【运用示例】根据自己的立意,简要概括素材,将人物与名言结合起来,体现人物品格,并将同类主题的人物名言进行混搭,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能使文章底蕴大增。 苏格拉底逛完了世人眼中所谓有无数新鲜玩意的地方,只轻描淡写:“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从大师的角度鸟瞰,为这些身外之物奔走的人简直就是笑话。他一语就足以推翻人们经之营之的欲望之都,建立强者的秩序:无欲则刚,心灵至上。几个世纪以后的托尔斯泰与之琴瑟和鸣:“人的欲望越小就越幸福。” (《无欲则刚,心灵至上》) 立意三:在知足中感受幸福 【运用示例】运用名言,佐证观点。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告诉我们,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而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拓,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是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主要是指在金钱、物质生活方面,而在学习、知识、能力、事业、学问等方面,又另当别论。正如苏格拉底所指出的:“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立意四:看清自己的内心 【运用示例】先提出观点,再以时事素材进行佐证,并能联系实际,进行正反对比。 看清自己的内心,需要学会拒绝诱惑,从内心沉思、反问自己。苏格拉底在新奇怪异、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仍不忘对内心的思考、对自我的反问:这个东西是我真正需要的吗?他审视自己的内心从而使自己不像学生们一样醉心于新奇的商品之中。而现实生活中,过多的物质包装导致我们对一切有美丽外表的事物有着无法言喻的喜爱与追求,然而,这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吗?看清自己的内心,拒绝这些光鲜亮丽的诱惑,反问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满足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