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百多年:道家视域里的"中西之辨"(5)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面对经典,中西在解读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陈鼓应:使用西方理论和概念来套中国哲学,有利有弊。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视域下,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但弊端是西方学术有它的文化哲学背景,生吞活剥地抽离出来硬套中国哲学,常出现牛头对马嘴的现象,更常见的是粗糙地扭曲它的内涵。我没看到信广来的书,我看的话,也许可以从里面找出很多西方的东西来。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他可以不用这个词,但是思想不可能那么干净。
    王博:这次会议的主题涉及到中西方对于经典的关系问题。我觉得,在通过经典来思考这方面,中西是一样的。我们中国当然不用说了;西方的话很多人会说,所有的哲学都可以看做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但是他可能未必是说我就一定是通过注释柏拉图的著作,而是什么呢?通过问题,柏拉图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问题。这就跟我们不一样了。我们中国人直接通过跟经典对话的方式,他们是通过跟问题之间对话的方式来进行的。前两天有一个人送了我一本书,是一个谈论爱的问题的。在讨论了所有的人和人关系之后的话,最后肯定会提到人和上帝的爱。要是我们中国人写的话,就不会这样写。但是他一定写,然后放在最后一章。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陈少明:我插一下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西方的传统,我们应该把握更具体一些。比如说,他可能有一个从古希腊,然后跳到文艺复兴以至启蒙运动的传统。还有一个古希腊在中世纪跟基督教结合的传统。基督教的经典文化传统跟中国儒家传统,在通过注经寻找真理方面,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对柏拉图问题的探究是由于不是在宗教的传统里面,所以可以自觉回应问题,可以标榜自我创新的。宗教里面不能标榜创新,只能声称我更接近真理。但是回应柏拉图的问题,是可以做得比柏拉图更接近真理。这是两种传统(叫亚传统吧)。那么这样一来,就可看出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跟西方整体比较,儒家跟道家的差别就没有那么大。应该这么看,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其作用都有些类似于宗教的陶冶人心。当然你可以说道家跟古希腊智者有一定接近。然而中世纪以来的这些东西,跟中国差别就小得多。再谈一下刚才刘老师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就是关于我们现在做中国哲学,可不可以不用西方哲学的术语,同时又体现我们是在现代的哲学学科里面做学问?
    陈鼓应:我在这样考虑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不要太干净。
    刘笑敢:不要太干净是什么意思?
    陈少明:不需要一刀切的。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得澄清,我们现在学的西方哲学有两种学法,一是学他们解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式,一种是学习他们得出来的那些现成理论,后者常表现为一个个的范畴。那一个个范畴是他们研究世界,研究生活所得出来一些概念。这些概念通过理论的方式,已经凝固了他们现成的想法了。当你用这个东西跟中国的思想对比的时候,我们不能说百分之百都不相同。因为有些对应概念的内涵确实有一部分是交叉的,虽然程度不一样,有三分之二,交叉一半,三分之一,等等。但如全部照套,结果便很不自然。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学的,就是西方人怎么解释他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历史,变成他们哲学的。你不用套它的词语,但可以学习那套处理问题的方式。那套方式也许是西方人先用的,起源于西方的也可能是普遍的,可以为中国所用。刘老师提倡的对中国哲学术语描述的尝试,我的理解是试图避免套用现成西哲理论的一种手段。我自己是对西方哲学概念可以不使用就尽量不使用,但是有些使用起来确实很好,为什么不呢?我自己就写《解惑》《明耻》《忍与不忍》,讨论这类没法在西方哲学找到对应范畴的观念。但从分析的方法看,并没有完全排斥西方思考方式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