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国学与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二,对西方文明进行批判性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我们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我们开始反思西方文明的缺陷,重新审视中国文明的优长之处。对西方文明开始了重新审视,不再毫无怀疑地接受。对中国自己的制度与文化也不再一味地怀疑、批判、乃至否定。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论争、东西方文化论争、科玄论战等就是对西方文明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表现。1929年1月钱基博在《国光》第1卷第1期发表《今日之国学论》指出,第二次国学思潮是在反思欧化的“物质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古典主义”基础上创新的,其主旨是“人文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促使中国学者开始反思西方文明的缺陷,也迫使东西方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缺陷进行反思,罗素、伯格森、杜里舒、斯宾格勒、托尔斯泰、泰戈尔等人的思想与学说就是这种反思的产物。他们也愿意重新认识东方文化,并对东方文化复兴予以倡导。东西方学者的这种言论传入中国,对中国学者很有影响,使得中国学者不再把自己的文化弃若敝屣,视如无物。 
    第三,寻找中国自己的民族认同,寻找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国学派一直相信保存国学不是固守国学,不是保守,而是在吸取消化融会贯通西学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国学复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国学要与西学相互比较、相互发明,国学要有包容性、开放性;第二,国学要面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符合现实需求,寻找救国方案;第三,国学研究者要率先垂范,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准。 
    第二次国学思潮是新文化运动开启的,是对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西化思潮的一种反思,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明危机的一种反思,也是对长期以来学习西学与西方文明的一种消化融合。与第一次国学思潮一样,第二次国学思潮实际上也与西化派是分不开的。不仅东方文化派推动了国学运动,西化派也推动了国学运动,虽然他们的目的并非复兴国学,而仅仅是如解剖尸体一样解剖国学,但他们也期望通过重整国故,再造文明,尽管他们可能是以西方文明为模板来再造中国文明。但当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候,西化派也不再盲目崇拜西方文明,对国学也有所认同,也进行了创造性转化。 
    三、第三次国学思潮:从现代化道路反思中寻找中国的现代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又迎来了第三次国学思潮。20世纪80年代中国吸取前30年学习苏联和关门搞现代化的严重教训,虚心地向西方学习,向世界开放,如饥似渴地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中国的现代化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也在开始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的其中一个结果,就是西化思潮盛极一时,中国也不例外。但为什么在又一次强劲的西化思潮袭来之后再来一次国学思潮呢? 
    中国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吸取教训高瞻远瞩所作出的战略抉择,而这离不开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支持。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巨大的成功的背后,学界一般认为存在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的支持。这就是第三次国学思潮为什么在中国坚定地选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之后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 
    第三次国学思潮也是我们不再盲目相信西方文明、自觉反思西方文明,要求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的新战略选择。现代西方文明重视科技、重视物质、重视理性、重视人权、重视信仰,也重视个人道德,是一种空前伟大的文明,世界历史由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毫无疑问,现代西方文明也是一种具有严重缺陷的文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无止境地掠夺大自然,科学万能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痼疾。既然已具有晚期现代性特征的西方文明本身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我们就不能指望西方文明来拯救自己,拯救自己只能依靠自己的文明,但又不能复古,只有依靠自己文明的创新发展。由此,我们应该严肃认真地反思传统的西方中心论,反思西方发展模式,反对对西方道路亦步亦趋,旗帜鲜明地坚持开辟中国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第三次国学思潮既要反思西方文明和人类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危机,也要反思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矛盾、突出问题和各项实际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决定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到了90年代当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战的阶段,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这不是复制他国模式、学习西方经验所能够完全解决的,必须有中国自己的探索。到了21世纪初中国经济现代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深层次的制度问题、道德信仰问题的负面影响却日益彰显。这需要借助国学重整我们的制度文化、道德风俗、宗教信仰、企业文化、政治文化。因此,第三次国学思潮的宗旨是立足中国现实,适应当代社会,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助于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全人类的良性发展。 
    与前两次国学思潮一样,第三次国学思潮也是对第三次西化思潮的反思,更是对近代中国以来整个西化思潮的反思,也是对从西方兴起扩展到全球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同时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反思。第三次国学思潮是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流不是复古的、保守的、封闭的、封建的,而是包容的、开放的、创新的、现代化的。 
    国学与西化两种思潮在近现代中国的不断轮回,说明了我们还没有走出文化的“三峡”,还没有完全融化西方文化,走出自己的发展大道,还没有完成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但也说明中国从被迫走出“中世纪”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寻找适合自己文明发展的现代化之路。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而全面的,一个宜居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而非千篇一律的社会,因此,传统文化是多元的,现代文明更应该是多元的,多元一体才是文化现代化的大道。  作者:和爱国,严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