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哲学并不远离人,人也不应该远离哲学。哲学和现实密切联系,为时代和民族提供核心的价值观是哲学家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因此,现实生活呼唤哲学,呼唤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的幸福和命运的哲学家。 哲学家不能过于世俗,应该成为真正的哲人 从事哲学研究和哲学教学的人,特别是那些在哲学界颇富影响力的人,本身对哲学的态度,本身所具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身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行举止等方面,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哲学的看法和态度。有些哲学教师照本宣科,讲一些自己也不相信的话;或者自己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却大谈哲学无用,这必将大大影响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一个满身铜臭味的人大谈精神生活的价值和道德的崇高,很多人是不会相信的。哲学家要有哲学家的骨气,过于世俗的急功近利者不适合从事哲学事业。 哲学家应该成为真正的哲人,成为言行一致的人。所谓哲人就是崇尚智慧的人,看问题有独到见解、思想很有深度的人。因此,哲学家不仅要对自己的哲学主张深信不疑,而且要对自己的价值倡导身体力行。古代不少哲学家都做到了,他们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从而成为令人尊敬且影响深远的人。古代哲学与哲学家的具体生活密不可分,哲学家总是不满于世俗的生活,他们竭力追求一种真正值得过的生活,追求极高明的生活智慧。但现代学院派哲学已沦为话语体系、论辩活动或逻辑分析,这是哲学的堕落和悲哀。学者卢风认为,“哲学须回归生活,重新追求极高明的生活智慧,才能对世道人心有所裨益。”②哲学回归生活,一方面要回到时代的主题和人类生活的真谛,另一方面要回归到哲学家自己的生活。哲学家的哲学首先要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生活方式和人生模式。 哲学不能唯权力是从,要保持反思批判的精神品质 哲学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具有高度的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这是哲学的特色之一和生命力所在。可以说,批判精神是哲学的根本精神之一,批判和自我批判的精神贯穿于哲学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哲学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带头亵渎精神的价值和道德的崇高,不能唯权力是从、唯富贵是从。哲学一旦失去了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就失去了哲学的价值和高贵之处。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国,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风起云涌,一些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人用追逐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代替了哲学文化的社会功能,人云亦云,唯利是从,出现了“市场的奴隶”和“沾满铜臭气”的现象,严重地败坏了哲学的形象。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被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包围着,真假难辨,价值多元,不少人在建构物质家园的同时失去了精神家园,灵魂在漂泊,心理在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应发挥其反思精神和批判功能,帮助人们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作者:刘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