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中国传统“和”涵义探析(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民俗网 佚名 参加讨论
7.和美的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秩序,和洽的政治关系,上下同心同德,这是儒家政治哲学的基本目标。 
    庄子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庄子·天道》)他所说的与人和,是指“均调天下”,即调和社会矛盾,取消对人们的压迫,创造一个自由的世界。荀子从哲学上说明了“和”内含巨大的力量的原因,他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就是说和能保持统一,从政治上说,就意味着有共同的目标,统一的领导和一致的行动,这自然会产生无坚不摧的强大的力量。 
    8.停止斗争,结束战斗,商议处理双方的矛盾和分歧,谈判中止敌对态度,化解纷争。由此出现了“和好”、“讲和”、“议和”、“和谈”、“和约”等一类词语。 
    9.睦邻的外交政策,亲和的民族关系,和平的世界秩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时变雍”,这成了后世中国人处理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指导方针。 
    10.个人行为的温和,讲话和气,对他人态度和善,同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儒家认为这是在教养的表现,是君子必须具备的品德。“和气生财”的俗语则表达了中国普通百姓的价值观。 
    11.尊重别人的人格、意见、善于吸收他人有价值的思想,同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观点,不盲从他人,不随意附和他人的意见。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据此,在为人处世方面,应当既与人为善又坚持原则。 
    “和”和意义层出不穷,实际上是无限的,随着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它的新意也在逐渐涌现,“和”的概念就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人们越来越感到,“和”的观念对于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英
    参考文献: 
    [1]王恩来.人性的寻找——孔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04. 
    [2]宁新昌.境界形而上学及其限制——由先秦儒学谈起.齐鲁书社,2003,03. 
    [3]刘大钧.儒学释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03. 
    [4]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6,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