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家贤能政治思想与中国贤能推举制度的发展(3)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哲学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荀子的人性理论在出发点上与孟子不同,但荀子对人的本质共同性问题的看法与孟子是一致的,并更加突出个体“有为”的重要意义。荀子把人性看作是纯粹的自然产品,是天然生成的人的素质材料,“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这种本始素质的“性”就是人生而具备的能力,如“目可以见,耳可以听”(《荀子·性恶》),也包括人的思维认知能力:“凡以知,人之性也。”(《荀子·解蔽》)概括言之,人性是人的天赋的各种能力。这种天赋能力是人人都有的,人人相同的,“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荀子·性恶》),“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荀子·荣辱》)。这就是说,从人的本质方面来看,人与人是没有区别的。那么,圣人君子、庶人百姓的区分是如何形成的呢?荀子认为是人的后天努力开发自己的能力,积善修德,提升人性所造成的,“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荀子·性恶》),“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荣辱》)。由此看来,圣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只是努力追求的过程差异,而不是人的能力差异,这就使一切人都能追求完美理想成为可能。“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荀子·儒效》)从而荀子就提出了与孟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命题:“涂之人可以为禹”,因为“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荀子·性恶》)。圣人有一定的品格规范,这些品格规范具有可被掌握了解的道理,普通人、百姓皆有掌握了解这些道理以及实行的基质力量,因此一切人皆可以成为圣人。这段推理的逻辑是清晰严谨的。荀子认为,只要人们自己积极努力,“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荀子·性恶》)。
    以上概略地阐释了儒家关于人性本质的共同性的理论。儒家的这种人性理论从哲学的角度论证了贤能圣人理想可以为一切人所追求,一切人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奋完善自己,这就为贤能政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
    儒家不仅积极提倡贤者在职、俊杰在位,而且对贤能政治的施政内容作了充分讨论。具体包括身正、公平正义、以民为本、以道事君等,对如何防止君主个人专权也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孔子认为参政(即在政权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首先要做到“身正”,具体表现是“忠信”守职。孔子曾用一双关语说明政治特征,“政者,正也”(《论语·颜渊》),“正”即指为政者自己身正:“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施令于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孟子、荀子也都以“修身”作为从政的基础和起点。孟子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荀子说:“闻修身也,未闻为国也。”(《荀子·君道》)就是把修身作为“为国”的关键。儒家认为只要身正就能令行治隆,不免有些简单化,但对于当时许多其身不正、聚敛暴虐的统治者来,却具有矫正时弊的意义。身正就是自我调整,端正自己,这实际上是贤能君子的自我品格的政治运用。儒家“身正”的传统在现代得到继承与发展。当代中国执政党要求领导干部起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作则,正己然后正人,就是对儒家这一传统的认同与继承,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身正由忠信来体现,忠即忠于职守,并不具有效忠君主个人的意义(但含有对国君负责的意思),而是具有突破氏族宗族框架的社会性的公的行政意义。忠在先秦儒家中的主要含义是对一切人以诚相待,并不具有效忠君主或只事一主的意思,孔孟荀都与许多君主打过交道,一旦政见不合,即去之他国,从来不效忠某一君主。儒家有时把君臣关系看似朋友关系,可疏可密,并可选择。所谓忠君的观念实萌芽于墨家(见《墨子》之《尚同》、《鲁问》篇),由韩非落实为纲(见《韩非子·忠孝》等篇)⑤。孔子一再言及“主忠信”,孟子、荀子也屡言忠信,即“致忠而公”(《荀子·臣道》)。
    忠是儒家内在方面或自我方面表现的严守职责,信则是从外在方面表现的对士君子的视听言动的忠的证实与信赖。信是从政的重要品德,“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对于其他执政者要“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反而起副作用。对于百姓方面执政者应该“信而后劳其民”(《论语·子张》),“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荀子以为官员应该“忠信而不谀”(《荀子·臣道》),信之与否关系到政治的兴衰,“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议兵》)。
    忠信作为身正的表现,首先是执政者的道德品格,运用到政治上就成为从政准则,由此可见贤能的自我追求陶冶与道德、政治是一线相连的。儒家认为从政应该力求人际关系充满和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无原则地讨好取媚他人,君子应该以“贞”、“直”、“忠信”立身,“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反对“巧言令色”,不搞虚假表面的一套。对于那些不得罪人的滑头“乡愿”,孔孟都斥之为“德之贼也”⑥。
    儒家在一视同仁地平等宽厚待人的同时,又要求在政治活动中坚持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和正义性,坚持公平公正,不搞小山头,不拉帮结派。贤能政治本身要求唯才是举,不偏不倚,这表现在从政者的活动光明磊落,不依附他人,“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不与某部分人结成小集团,而是保持个体交往自主性,君子“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孔子所指的党就是指某些人结成的小集团,构筑起把集团外的人区分开来的狭隘限制关系。这样就可能阻碍行政的公平公正,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能“群”,即与一切人保持正常和谐的关系,无偏无党,只以公正为原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这样君子就不会成为“狭隘人群的附属物”,而是凝社会性与社会关系总和于一身,在广泛的社会联系中保持主体性,即自主和自由的品格。荀子把这种品格描述为“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荀子·不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