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群雄逐鹿,战乱连绵,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士人阶层)的“英雄时代”,也可以说是他们悲剧的第一幕。当时私学并起,百家争鸣,诸子纷纷标新立异,成一家之言。其中显学首推儒墨。道家创始于老子,庄子① 加以发扬。司马迁认为,庄子之学“无所不窥”[1]。确实,诸子百家无一不是在批判和吸收各家的基础上才有所创新的。但是,除老子外,庄子之学所窥以何家为最多呢?儒耶?墨耶?抑或其他?一部《庄子》,谈儒,谈孔子,谈孔门弟子之处比比皆是,篇篇都有。孔子屡屡出场,达130次,孔门弟子也纷纷登台,子路达23次,子贡达17次,颜回达15次,曾参达12次,冉求达3次,而谈墨家、墨子处仅30次,且大都是儒墨并称,先儒后墨,其它各家,谈得更少,均是连类而及,没有系统反映出其思想。很明显,庄子与儒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庄出于儒”这个说法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庄子思想师承于儒家思想;第二层含义是指:庄子思想和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材料来看,很难确定庄子是孔门后学,但从庄子对儒家思想典籍的熟悉程度看,可以肯定庄子与儒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人对此作出了种种论述。大致说来,以“庄出于子夏之门”和“庄出于颜氏之儒”两种学说较有代表性。 明确提出庄子学说渊源于子夏儒学的,是唐代韩愈,继之有清代的章学诚和姚鼐。韩愈和章学诚都是从师承关系上入手的。“盖子夏之学其后有田子方,子方之流而为庄周。故周之书喜称子方之为人。”[2] (P344)“荀庄皆出子夏门人。”[2] (P345)姚鼐也接受了这种论断,但他不是简单地从师承关系上而是试图从学术思想内容的某种关联上证明这一点。他写道: 子游之徒述夫子语……子夏之徒述夫子语,以君子必达于礼乐之原,礼乐原于中之不容已而志气塞乎天地。其言礼乐之本亦至矣。然林放问礼之本,夫子告以宁俭宁戚而已。圣人非不欲以礼之出于自然者示人,而惧其行和而不以礼节也……韩退之谓庄周之学出于子夏,殆其然与!(《庄子章义·序》) 他曾说:“庄子传颜氏之儒,述其进学次第。”[2] (P346)这是从师承关系上说的,而郭沫若的论述则从两方面着手,十分明确地发挥了章太炎的观点。他在《庄子的批判》一文中详细地谈了两点论据:第一,《庄子》中记述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很多,“这种文字必然是出于颜氏之儒的传习录,庄子征引得特别多,不足以考见他的师承渊源吗?”第二,颜回是有出世倾向的人,庄周是位厌世的思想家,在思想倾向上也是接近的。 崔大华先生的《庄学研究》详细分析了“庄出于儒”的这两种学说,证明其理由的不充分,认为“无论是从师承关系或理论渊源上说,把庄子思想,归于子夏之门或颜氏之门,都是困难的”。[2] (P350) 一 庄子对儒家经典内涵的昭示 众所周知,儒家或儒学是脱胎于殷周宗教观念、西周《诗》《书》文献和“礼”的行为规范的思想体系。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丘生活在春秋末年,约早于庄子200年。既然儒家思想形成在庄子思想之前,又是显学之首,庄子不可能不接触并熟悉它。事实也是如此。“六经”、“十二经”这些后世儒家专用名词,不见于《论语》、《孟子》,却首见于庄子的《天运》、《天道》,《论语》中的人物、故事、思想多次重现于《庄子》之中[2] (P357-364)。 翻开《天地》、《天运》、《天道》、《在宥》、《秋水》诸篇会发现其中融汇儒术之处颇多;《天下》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部“先秦学术思想史”,庄子先六经而后各家,把儒家放在第一位,充分肯定儒家经典的巨大作用,准确概括了儒家君子风范是“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并且言简意赅地总结出儒家要旨是“内圣外王之道”,成为不易之论,以至于后世儒家均以“内圣外王”为最高目标。再考察后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轨迹,不难辨认出荀子思想,《易传》、《礼记》以及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这三个儒学理论形态,对庄子思想都进行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吸收,庄子思想中的许多名词概念(如气、太极、大一、自然、理)、命题、意境等都丰富了儒家理论,无怪乎苏轼曾感叹:“庄子盖助孔者”,“其尊之也至矣”[2] (P68)。 我们还可以举出几条重要材料,来揭橥庄子同儒家联系密切: 1. 《庄子·齐物论》(下引《庄子》皆只注篇名):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辩。 杨伯峻先生认为:“只有庄子懂得孔子……庄子所说的‘圣人’无疑是孔子,由下文‘《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可以肯定。”[3] (P9)孔子不大言性与天道的,“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只讲现实的事,不讲虚无渺茫的事,避免答复死和鬼这些属于“六合之外”的存在,所谓“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可见庄子是充分学习并领会了儒学思想内核的。 2. 《田子方》: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者知天时,屦句履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 3. 《说剑》: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所谓“必儒服”,就是坚持穿儒服的意思,庄子不仅身着儒服,平时以儒士自居,而且十分明白儒家服饰的象征意义,俨然一位深谙儒术的大儒。纵然这里面有寓言的成分,但是寓言的主人公为什么要设计为庄子本人?是否表明:庄子的内心深处是赞同儒士,特别是真儒士的?无论怎样说,这两则故事中,儒服之儒士是被肯定的正面形象,是庄子心目中的理想儒士。 4. 《列御寇》:孔子曰:“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向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这里的九征之法的标准:忠、敬、能、知、信、仁、节、则、色,完全是儒家的尺度,而这种方法,也正是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的察人方法的发挥。 5. 《天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姓之家,时或称而道之。如果不是深入研读这些儒家典籍,恐怕不能扼要精当地概括其内容和作用。 6.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 司马迁具有“良史之才”,《史记》被称为“信史”,他视庄子为不走正道的儒士,应该有其理由,但不管他的说法是否正确,至少可以证明庄子与儒家有密切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