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和”作为审美生态观的核心 “亲和”作为审美生态观的核心,具体体现了美学对于生态现象及其诸多现实问题的把握要求。 著名生态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何塞·卢岑贝格在《自然不可改良》中的一个看法,应该对我们大有启发。在这本书中,卢岑贝格提出“该亚定则”以纠正那些错误的世界观、环境观,强调指出:“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在宇宙空朦辽远的地平线上显得何其渺小,现在也应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它。我们现在认识到,生命的演化过程实际上是一曲宏大的交响乐,它并不仅仅是生命体相互之间生存竞争的过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发展演变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的星球——该亚形成了自身生机勃勃、顺应自然的完整体系。它与我们这个星系中已经死亡、静若顽石的其他行星完全不同,它远离统计学和化学意义上的平衡状态,确切地说,它是一个生命”。很显然,卢岑贝格提出的这条“该亚定则”,其实正揭示了一种崭新的生态观——作为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该亚(Gaea)被视为人类的祖先;如同热爱与尊奉该亚一般热爱、尊奉人类生活的地球,就是要求人类视地球为伟大的生命之神、无限美丽可爱且赋予人类以活跃生命的有机体,给予虔敬的关怀和爱护——这既是为了保证地球本身的生命得以延续,同样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命发展的持久前景。③ 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美学。它要求人类以亲近生命的方式,亲近地对待女神般美丽而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球,在关注、尊重与热爱地球的过程中,倾情表达对于人与世界一体的生命存在的关注、尊重与热爱。这种美学,在视生命为神圣存在的同时,把人重新引入了一个同世界相亲相和的价值体验领域。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各种外部存在形式,不再作为人的技术实践对象而外在于人的生命感受,而是构成为人的生命体验与关怀的内容;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某种“对象性”的存在,而成为一种“亲和性”的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生态领域内,美学的基本目标就在于构建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生态观。这样的审美生态观,一方面是一种对于生态存在的新的美学认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价值体验方式,一种建立在生命体悟过程之上的美学价值论。 第一,在美学认识上,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生态观,重在把“生态”理解为人与世界的特定关系形式,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外部存在形式的审美肯定。不过,与一般自然审美方式有所区别的是,审美生态观并不是从外在的观察、审度立场上肯定自然所具有的美学形式,也不把自然审美的过程当作为一个“主体”的精神外射活动——在这种“外射”中,“自然”仍然是在主客二分、被“对象化”的意义上成为美学认识对象的,它只是“主体实践”的产物,因而“主体”精神外射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以取消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整体性为代价的“主体”权力的自我肯定。而审美生态观之成为一种新型的美学认识,在于它强调了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各种外部存在形式的内在意义,主张“和”而不是“分”,主张“整体性”而不是“对象化”。换句话说,审美生态观之“亲和”要求,是从人与世界关系本有的内在一体性上来看待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各种外部存在形式的性质。就此而言,在生态领域内,美学的认识指向,是人与世界在相互内倾过程中保持相互的和谐与肯定:人的存在并不以“对象化”世界为前提,世界的意义也不是建立在人这个“主体”的实践意志之上。 只有这样,在生态领域里,美学才有可能区别于一般生态论,实现自己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把握;审美生态观才有可能超越一般伦理生态观,成为现时代人类的特殊意识。 第二,在美学价值论层面,审美生态观所追求的,是实现一种人与世界之间相互的“亲和感”。这表明,在美学视野里,一切生态现象及其存在都鲜明地呈现了特定的情感意味。面对生态领域的一切,人不是抱着某种实践的意志,而是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感受它、体会它、触摸它;感受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人在自己的生命行程中体悟全整生命意味的过程。在这样的感受中,人获得了一种与自我生命交流的情感满足;在这样的体悟中,人沉潜于世界生命的最深底,在人与世界的整体性发展中获得了生命的升华。一句话,人与世界的相互“亲和”,诞生了生态存在对于人的生存满足的内在美学价值:生态完整性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表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谐和,而且表现了人自身的生命谐和。 在这样一种审美生态观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性消弭了,人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对抗性破除了,人的内外隔阂打通了。世界是人的生命世界,人则是世界中的生命。生命无待于外的追求,而就在人的感受与体验过程之中。 当然,要完成这种审美生态观的价值构建意图,人首先必须培养起自己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外部存在形式的亲和力,养成一种对于生命整体的直觉与敏感。而正是在这里,美学具有了它独特的功能。如果说,技术的进步曾经让我们沉湎于物质的生产与积聚而麻木了对生命的心灵感动,“创造”的迷恋曾经使人类幻想着对外扩张的无限性而丢失了对自然的崇敬,那么,现在,美学的意义便在于重新唤起人对全整生命的信仰与热情,重新弭合人与世界关系的裂隙,以审美的价值体验方式面对人自身、世界生命运动的壮景。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曾经无限向往地描绘了一个在群山峻岭中永恒、和平与宁静的“香格里拉”④ ——雪山环抱中的神秘峡谷,附近有雪峰、湖泊、草甸,有喇嘛寺、尼姑庵、道观、清真寺和天主教堂。在那里,人们不分种族、男女、宗教,与大自然相和谐,彼此和平共处,生息繁衍:阳光下,“香格里拉”的寺庙金碧辉煌,寺内园林典雅;黄昏中,传来悠扬乐声,琅琅书声。美丽的“香格里拉”不仅是一片和谐的景观,也是一种审美的意境、美的召唤,展示了人与世界关系真正“亲和”的美学本质,也体现了审美生态观的价值旨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