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这种审美教育表现在现代教育中,与教育界强调的 “音乐可以促进个体成长”有一定联系。现代教育观认为,音乐教育能使人具有宽阔平和的胸襟,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相互交流的需求,能有效塑造个体的健全人格,树立个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能激发个体的创造冲动,开发智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有效地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教育还是使人轻松愉快的最佳途径,它不仅能使个体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其影响将伴随个体的整个人生,使生活更加美好。对于个体来说,不接受音乐教育,其所受的教育是不全面的,其发展是畸形的;没有音乐伴随的生活,其所过的生活是苍白的,其人生的意义是难以真正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教育界对音乐的这些价值定位正是在强调音乐的审美教育意义,音乐的这一“促进个体成长”功能和孔子的“内在人格审美的愉悦体验”和“审美人生境界”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正是孔子对音乐审美价值的定位影响了现代音乐教育的价值定位,这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3.强调教学的灵活性 孔子强调教学的灵活性,表现在乐教中主要是他的“因材施教”和教学方式上。孔子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由于他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对于学生所问的同一问题,他主张要依据发问者的个性给予不同的回答。在教学方式上,孔子并不一味地采用讲授的方式,他希望他的学生对于学问始终保持一种“如之何?”的研究精神,师生可以聚在一起,自然而然进行交谈,各无所隐、畅所欲言,他的“循循善诱”使学生对于学习极感兴趣。孔子虽严格要求学生,但从不轻易指责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孔子注重教学灵活性的表现。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由于音乐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孔子的“教学灵活性”观点就有了其特殊意义。目前教育界对于如何实现音乐课程的有效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讨,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研究上。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势必要求教学的灵括性。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得出以下实现现代音乐教育有效教学的四个途径:其一,正确认识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现代教学观普遍认为,遗传是有作用的,但更重要的是环境和教育。不管先天音乐条件好坏,我们都可以灵活地为他们制定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其二,正确认识外因和内因。音乐是一门抽象性的非空间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只注重外因而盲目地授教,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并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内因的作用。其三,正确认识量变和质变。音乐学习包括纯知识和各种技艺的学习,而这一学习过程往往是相当漫长的,特别是技艺(包括钢琴、声乐、舞蹈等)的学习。教师要避免拔苗助长、盲目施压,要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由易到难的教材,使学生逐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正确认识个体差异。学生相互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教师不能忽视这些差异的存在。教师应该分析学生各自的优势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起特长,这正是孔子 “因材施教”思想的表现。现代音乐教育追求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恰恰需要“灵活性”,孔子的“教学灵活性”思想赋予了现代音乐教育重要的启示。( 作者:张应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