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按指莱布尼茨所谓“这个世界是一切万能的世界中之最好者”之说。 45、《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第63页。 46、同上。 47、参J·希克《宗教哲学》论“恶的难题”的一章(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莱布尼茨以及其他思想家的“神正论”,包括“最好”说,其主旨恰恰是为恶之存在作出解释。 48、参阅保罗·蒂里希(P.Tillich)《系统神学》关于实存之“悲剧性”的分析。 49、余英时也指出新儒家伦理的哲学根据有“理论上的困难”(参见《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第64页注释。) 50、《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第536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51、例如P·蒂里希的《系统神学》第四部(P·Tillich's Systematic Theology,PartIV)。 52、《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第537页。 53、这已经开始引起批评和争论(参见冯耀明、杜维明、刘述先等人最近在“当代”杂志第84期到第96期发表的文章)。 54、李杜:《中西哲学思想中的天道与上帝》,第6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55、《儒学思想与现代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10页。 56、同上书,第65页。 57、同上书,第300?11页。 58、《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第86页。 59、同上书,第87页。 60、《明儒学案·卷三二》。 61、《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第90页。 62、《传习录》三一三条。 63、《传习录拾遗》第十四条。 64、《传习录拾遗》第十四条。 65、前引书,第9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