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以奔流不息的江河水,比喻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强调“时不我待”,要珍惜光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3),比喻办事学习的态度,不进则止。说明中途而止,功亏一篑;或止或进,责任在己。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4)。孔子以松柏抗严寒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品格应能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由此揭示其“烈火见真金”、“国乱识忠臣”、“士穷显节义”的含义。 子夏问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5)。以美丽的容貌与姿色,仍需要有良好的质地衬托,形象而生动,使学生由此而可以联想到“礼”对于个人行为的重要意义。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 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6)。孔子运用讨论方式,启发学生“言尔志”,师生以对话切磋的轻松方式,讲述各自的志向抱负,孔子也参与发 言,表现亲切随和,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孔子曰:“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可知矣”(17)。以舟喻君,以水喻民,揭示了“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的君民关系的深刻内涵。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多欤(珉石似玉,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18)。以“温润而泽”之玉,“比德”、比喻“仁德”。 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使子貢往問之。而曰:“昔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子贡曰:“何不去乎?”妇人曰:“无苛政。”子贡以告孔子。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暴虎”(19)。孔子“过泰山之侧”,针对眼前发生的悲剧,以“暴 虎”喻“苛政”,教育其弟子“识之”,让其牢记这人间悲惨的一幕。 (责任编辑:admin) |